《一棵小桃树》说课稿一、说教材《我的小桃树》选自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文章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来反映作者对美好未来、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二、说学习目标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继续运用旁批的方法学习。2、比较小桃树的成长和“我”的人生经历,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3、体会作者追求人生美好理想的勇气和信心。三、说学习重难点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学习阅读技巧。(重点)2、领会小桃树的深刻内涵,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难点)四、说教法导入法、诵读法、读中感悟、点拨法五、说学法1、朗读法:“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欣赏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朗读;2、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圈圈点点,勾画标记,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3、自主研讨、合作探究法六、说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板书课题由每个人对往事的情感体验引入作者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回顾,从而切入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知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七年级的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我让学生梳理结构,复习记叙的顺序。(三)精讲点拨深层探究首先,精讲点拨:直接给学生提出学习的目标,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设置主问题,了解小桃树受到的委屈。了解小桃是可怜的。(学生思考:作者认为小桃树的“可怜”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瘦小、单薄、弱小、无助的生命,遭遇风雨时小桃树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应的句子,细读细品。”这两个过程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探究、扶放结合,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尊重学生个体阅读体验,适时给予点拨提示,使课堂环节自主、高效。)然后,深层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思考:作者对小桃树的精雕细刻,仅仅只是为了突出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吗?细读7、8段,梳理作者作者的人生经历。填写表格。学生在组内探究的同时,我再补充作者的人生经历。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我再引导学生分析明线和暗线这两条线索和托物言志的写法。接着,体悟情感:设置问题,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感谢小桃树?”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小桃树与我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谢小桃树就是为了写我的经历和感受,进而了解作者写作目的。又让学生如理解文章结尾“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这句话,从而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最后,品析语言:请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小桃树的句子,用“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修饰词,写出了桃树的(),表达我对桃树()的情感”句式说话。这一教学环节就是带领学生深入品析文本语言,加深对文章情感的体会,感受小桃树的不屈精神和它带给作者的希望与信心,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学生谈启示和感受,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是学习语文的基本要求,但作为教者,我们还有义务让美好的情感得到提炼、得到延伸。小桃树的不屈精神给予了作者面对挫折的希望和信心,作为读者的我们,也能从中吸取养分、获得力量,将这种感悟写下来的过程就是一种体会情感,提炼情感,深化情感,传播情感的过程,不仅充分体现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更加凸显了语文学科本身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总之,本科教学注重朗读,注重对重点语段的赏析,可以让学生在读读说说中轻松自主的完成学习目标,突破重难点。同时阅读的同时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适时圈点标注,理解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词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七、说板书文章借小桃树的生长来比喻“我”的成长,通过对小桃树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表达了“我”对美好未来、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的坚定信念。因此板书中体现出小桃树和“我”成长历程这两点重点。这样设计板书,中心突出、简洁明了,使板书与课文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一棵小桃树贾平凹(明线)小桃树柔弱——历经磨难——绽放生命之花托物(暗线)“我”蓄梦——梦想受挫——再续旧梦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