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国际政治联合国与可持续发展193个主权国家,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一、联合国的建立1.联合国建立的背景①国际联盟瓦解,呼唤新的国际组织诞生;②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成果,反法西斯盟国相互妥协的产物;③人们对和平的向往2.联合国建立的准备①1941年8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共同签署《大西洋宪章》。②1942年1月,26国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表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宣言中首次使用“联合国家”。③1943年10月,苏、英、美、中政府在莫斯科签署了一项《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即莫斯科四国宣言)。④1943年11月,美国、英国和苏联领导人在德黑兰的会晤。⑤1944年8月至10月,苏、美、英3国和中、美、英3国先后在华盛顿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由中、法、苏、英、美五国担任常任理事国。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室创建联合国的第一个具体步骤。提出了“联合国”这个名称。⑥1945年2月11日,雅尔塔会议上,宣布于1945年4月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制宪会议,即表决“五大国一致”的原则,使安理会各常任理事国因此而享有“否决权”二、联合国概况1945年10月24日,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每年的10月24日为联合国日。1.联合国歌2.联合国的徽记和旗帜3.联合国总部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瑞士日内瓦、奥地利维也纳设有办事处4、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1)联合国的宗旨: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②发展国家间的友好关系③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④协调各国行动(2)联合国的原则:①权利平等②国家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不容侵犯③不干涉他国内政④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⑤各国和睦相处5、联合国的组织与机构(1)主要机关(6个)①联合国大会:联大下属机构——人权理事会:2006年3月15日成立。中国成为人权理事会的首届理事国。②安全理事会:③经济及社会理事会④托管理事会(自1994年已经不工作,机构保留)⑤国际法院⑥秘书处(2)联合国的专门机构(15个)(3)联合国的相关组织(4个)三、联合国的作用1、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2、联合国在协调国际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3、联合国在裁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4、联合国成为各国、各地区的协调中心四、中国与联合国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1.9.21第26届联大召开)1.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地位:作为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作用: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完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五、联合国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年)(一)全球人口问题更加突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2、普及小学教育3、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4、降低儿童死亡率5、改善产妇保健6、与艾滋病和其他疾病作斗争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8、全球合作促进发展(二)全球整体自然环境持续恶化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1.原始社会时期,环境问题并不突出。2.农业社会时期,环境问题逐渐突出。3.18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4.20世纪3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性问题。全球性主要环境问题——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引起的环境变化:1.气候变暖2.海平面上升3.水分失衡和生态变化4.热带气旋北移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隆重召开。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目标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②减少人为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害:③减缓气候变化;④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⑤确保粮食生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巴黎协定(2016年4月22日)意义1)推动各方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2)促进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提供财力支持:3)通过国际间合作,推动所有缔约方共同履行减排义务。(三)自然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1)森林衰退问题(2)土地退化问题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从1995年起将每年的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3)淡水不足问题思考题1、联合国建立的背景2、联合国的宗旨与原则3、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4、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5、《巴黎协定》的意义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目标7、自然资源短缺的主要表现8、千年发展目标的主要内容专题二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一、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1.为什么台湾问题会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1)朝鲜战争爆发(主要原因)(2)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以上两点使得彻底失去解放台湾的机会2.中国领导人对台湾的态度毛泽东:我们要解放台湾,我们一定能解放台湾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江泽民:江八条胡锦涛:胡六点习近平:四个方面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的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携手实现民族复兴3.两岸关系发展的阻力:①美国、日本的支持②台湾是美国的重要贸易伙伴③美国想利用台湾制约中国④确保台湾的存在能够确保美国在亚太的地位⑤日本统治台湾将近五十年⑥地理位置近⑦李登辉的母亲有日本血统⑧台独势力4.九二共识1992年11月,“汪辜会谈”中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台湾问题1.两岸关系的未来展望①维护共同的政治基础——“九二共识”②继续深化两岸经济合作③继续增进两岸同胞互信,加强青少年交流2.影响两岸关系未来走向的因素①美国的不统不独不战不和的台独政策②台湾岛内以民进党为首的分裂活动③大陆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在增强给台湾人民带来恐慌④台湾岛内民众的国家认同感不强⑤台湾岛内的政局不稳定3.为什么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①台湾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②台湾曾多次沦为西方的殖民地③台湾蕴含着丰富的资源④台湾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美国:①台湾是美国国债的最大买主之一②台湾外汇储备的50%存放在美国③台湾还是美国军火的第三大买主④“台独”分裂势力在美国借力庇护下发展壮大⑤美国出枪出钱,支持国民党打内战,与中国人民为敌⑥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实现国家统一⑦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从法理上阻挠中国人民实现国家统一4.国际事务中涉及台湾的几个问题①与中国建交国同台湾的关系问题:凡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允许与台湾建交②国际组织与台湾的关系问题:凡是中国以国家身份加入的国际组织,不允许台湾以国家的身份加入,只能以地区的身份③与中国建交国同台湾通航问题:凡是与中国有建交关系的国家通过台湾海峡,必须照会中国政府④与中国建交国向台湾问题出售武器问题:凡是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不许向台湾出售武器5.台湾是中国不可分的一部分①台湾自古属于中国②海峡两岸中国人为反对外国侵占台湾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③国际社会公认台湾属于中国6.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点: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和平谈判7.美国在台利益分析①政治考虑:试图利用台湾的“民主化”来影响亚太地区的“政治民主化”进程②安全利益:美国要确保台湾的安全,实际上就是要显示它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影响力③经济利益:目前台湾是美国十大贸易伙伴之一。美国也是对台投资的第一大国,占台湾外资的1/4左右④外交策略考虑:利用台湾牵制中国,制约中国的发展8.我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一句话)不允许台湾独立中美关系1.中美关系3份公报1972年2月28日《上海公报》1978年12月15日《中美建交公报》1982年8月17日《八一七公报》2.中美关系的5个阶段全面对抗(1949-1972)解冻建交(1972-1979)正常化交往(1979-1989)重重危机(1989-1996)风波迭起(1996-2001)爱恨交替(2001年至今)3.中美关系的3个严峻问题人权、宗教、对台4.目前中美议题(前三个可谈,后三个不可谈)①汇率问题②能源清洁问题③气候变化问题④台湾问题⑤人权问题⑥西藏问题⑦5.特朗普上台后的中美关系①增进了两国元首相互了解和信任②确认了中美关系发展方向和原则③规划了双边合作优先领域和机制④加强了国际地区事务沟通和协调6.中美摩擦与冲突①对台军售②南海撞击事件2001年4月1日③美国轰炸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1999年5月8日④“银河号”轮船事件1993年7月23日⑤中国威胁论⑥对华人权报告7.中美共同利益①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②保持亚太地区的稳定与成长③促进国际投资与贸易发展④防止人类环境恶化⑤解决贫困和油价稳定等⑥台湾问题上维持现状⑦新能源开发⑧反恐⑨朝鲜半岛局势8.中美关系的不确定因素①人权问题上的对抗与对话②“经济型政治化”驱动下的愈演愈烈的中美贸易争端③中国的崛起和地区安全问题④最容易引发直接冲突的台湾问题⑤战略互相信任⑥南海问题日益成为中美关系的突出问题(美航母访问越南)⑦中美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互动先抑后扬9.中美关系的影响因素①经济因素:中美关系的“稳定器”②安全因素:中美关系的变量③政治因素:台湾问题-中美关系的雷区10.中美四个高级别对话机制①外交安全对话②全面经济对话③执法及网络安全对话④社会和人文对话11.习近平十个中美关系的评判①中美存在分歧,但不是两国关系的主流②宽广的太平洋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③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④加强对话与合作是唯一正确选择⑤不能在根本问题上犯错误⑥世界稳定压舱石、世界和平的助推器⑦中国梦与美国梦相遇⑧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能停留在概念上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点滴实践和积累⑩不能被问题牵着鼻子走12.中美关系展望①经贸问题②朝核问题③美国国内政治2018专家策略:(1)要继续发挥元首外交的引领作用(2)要充分发挥中美四大对话机制的作用(3)要让新的改革红利成为稳定和推进中美经贸关系的正能量思考题①为什么说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②如何认识中美关系中的经济因素?③一国两制的基本点是什么?④中国对待台湾的基本战略是什么?⑤中美关系发展经历哪些阶段?⑥中美关系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有哪些?⑦中美关系中存在哪些共同的利益?⑧影响两岸关系未来走向的因素有哪些?⑨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全球化战略有哪些变化?⑩中美关系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总结问题1.海峡两岸关系的历史由来2.台湾问题上中国的底线3.台湾问题上两岸的共识4.关于台湾在国际事务中涉及的问题5.中美共同利益基础6.中美关系的不确定性7.美国在台利益分析(在台为什么难舍)8.为什么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核心问题(中、美)9.2018年中美关系未来前景10.影响中美关系的领域(经贸、朝鲜半岛、台湾、美国国内政治)专题三从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世界大国(强国)的界定①必须有强劲经济基础和综合实力②要有整合的国家制度和社会结构③有吸引力的文化和精神特征④能够在全球施加国际战略影响二、大国兴衰的历史三、大国兴衰的历史启示1.创新的概念、理论:①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有三层含义:更新、改变、创造新的东西。②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③改革本身就是伟大的创新。2.制度创新——“原动力”创新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制度创新:①英国:资本主义制度、市场经济体制②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计划经济体制③德国、日本:后发国家实现快速崛起的路径创新④美国:更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