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概论一、采访对象的群体心理和个性心理群体心理:普遍在其成员的头脑中存在,反映群体社会状况的共同或不同心理状态与倾向。社会生活条件是采访对象对待采访态度的主要来源。个性心理:个体在特定条件下身上表现出来的一切心理现象和特点。二、采访对象的常见的几种心理状态: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消极对抗型、虚假合作型三、影响采访对象心理的因素1、社会群体心理影响2、个性特征的影响3、记者能力的影响4、新闻事实与采访对象之间利害关系的制约四、对采访对象的心理控制A:“控制”要有针对性(一)采访对象乐意接受采访而又善于同记者交谈(二)采访对象乐意接受采访,但不善于同记者交谈(三)采访对象不愿意接受采访:1、从提供信息调整拒绝采访的认知入手改变其态度。2、从拒绝采访对象的情感矛盾入手改变其态度3、用社会舆论的威慑力改变拒绝采访的态度B:善于运用心理“控制”手段五、采访对象良好心理状态的表现:1、需要的意识:新闻需要和新闻动机2、信任感:信任心理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是出自对新闻机构的信任,另一方面是对记者本人的信任。3、稳定的心境情感可分为心境、热情与激情。(心境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感,如绵绵柔情、闷闷不乐、耿耿于怀等;)4、清晰而完整的记忆、连贯的符合逻辑的思维,遣词达意的口头语言表达。六、创造采访对象的最佳心理状态:1、千方百计地寻找与采访对象的共同点2、以恰到好处的物象或意象为“桥”3、注意了解受访者的心理特征4、排除干扰采访对象心理场的其他因素(如:慎重对待第三人提倡记者放单飞选择适当的采访地点选择适当的采访时机)5、对采访心理场的随机调协(注意消除采访对象的心理忌讳,注意将采访对象的兴趣往新闻事实上引,注意矫正采访对象“心理事实”的偏差,注意对采访对象情绪的调整)七、干扰采访对象的因素1、旁观人员的干扰——电视、广播记者会经常在采访过程中遇到群众围观甚至在旁边插嘴、抢镜头、起哄等情况2、话筒、镜头运用不当,对采访对象形成干扰3、记者个性张扬,言谈举止分寸失当4、内容本身的干扰——事前对事实的了解是否正确全面?5、交通、天气、环境噪音、采访对象情绪波动甚至记者本身的情绪状态等等。八、霍桑效应:“宣泄效应”霍桑效应表现在新闻采访上就是,采访对象由于受到关注,而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行为。如何规避霍桑效应?1、记者在采访中要树立平视意识、求证意识和场所意识2、使用特殊的采访方法3、提高提问的艺术和平衡报道的艺术十、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1、记者访问满足对象社会需要的程度,制约着访问的局面。(马斯洛的需要理论)2、“第一印象”和“晕轮”效应首因效应: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是我们在认识他人时经常出现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自己人效应:是指对方把你与他归于同一类型的人。“自己人效应”是指对“自己人”所说的话更信赖、更容易接受。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及构成智力因素(智力与能力)非智力因素(情绪、情感、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新闻记者应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新闻敏感心理、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与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新闻工作者的智力因素1、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5个基本因素,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2、对智力的理解:第一,智力与认识过程有关,但并非认识过程本身;第二,构成智力的各种认识特点必须比较稳定,那些变化无常的认识特点不能称为智力;第三,智力不是五种因素的机械相加,而是五种因素的有机结合;注意的概念一、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活动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指向性和集中性。二、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三)有意后注意三、注意的品质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四、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感知和感觉感觉就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最基本的反映形式。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借助于已有的知识经验,经过大脑的加工(选择、组织和解释),对客观对象整体属性的反映。知觉包含觉察、分辨、确认三种相互联系的作用过程。知觉的特性选择性→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整体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性→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记忆的概述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或者说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记忆的种类1、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这是根据是否有预期的目的和任务来分类。)2、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是根据记忆信息在大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来分类。)思维与想象思维是人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综合、推理的过程。思维是人的认识活动的最高阶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想象的概念:是人脑对通过感知得来的、并通过记忆保留下来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非智力因素:指除智力因素之外,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那些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气质和性格等。)了解情绪与情感的概念:人类在认识外界事物时,会产生喜与悲、乐与苦、爱与恨等主观体验。我们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称之为情绪情感。情绪情感与新闻工作1.情绪与学习效率2.情绪、情感与智力活动3.情感的品质与新闻工作情绪情感的培养1、了解自我2、管理自我3、自我激励4、识别他人情绪5、处理人际关系意志的概念是人所特有的,它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对新闻工作者的作用1.增强自控力,使新闻活动更加广泛、深入A、克服和抵制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B、激发和保持为实现目标的积极进取的心理状态和活动机制。2.增强心理承受力,调节新闻工作者的情绪、情感3.意志对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自我修养具有重要意义性格定义: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态度的定义: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一种反应倾向性,是在后天生活中习得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因素组成。性格对新闻工作者的影响1、性格对智力活动起到有力的制约作用2、性格上的弱点容易成为新闻工作者智力表现和发展的障碍3、性格特点有可能补偿智力的某些弱点新闻敏感的心理机制(一)感知和思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1.感知、思维与新闻敏感2.直觉、实践与新闻敏感(二)人格与感知、思维的关系智力因素(执行操作系统):感觉、知觉、想象、思维、理解、记忆——对所接受的信息起着接受、加工、处理、掌握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动力调节系统):动机、信念、需要、兴趣、意志等——对智力活动起着驱动、定向、维持、调节的作用。新闻敏感的特征明确的目的性——力求从本质上发现新闻价值强烈的求新性——反映人们欲知应知而又未知的新闻。超前的预见性——预见新闻事件的发展趋势高度的敏捷性——力求运用直觉对某一新闻事件产生顿悟。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1.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2.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否吸引较多受众3.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4.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迅速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5.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从哪里来?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深入实际,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胸中要有全局,手中要有典型学会比较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二、新闻采访心理的特点1、新闻采访心理离不开对新闻基本特征的认知2、新闻采访心理离不开对采访环境的认知和把握3、采访心理是在人际互动中产生的4、采访活动中的互动属于角色互动思维对采访活动的影响1、思维对输入信息处理的策略思维策略是认知心理学思维方式范畴的一个概念2、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的每次都用的相同方式(相同知识结构)的倾向。)印象整饰的概念印象整饰是人在交往中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具体在新闻采访中,是指记者运用恰当的语言、表情或身体动作以及仪表风度等使采访对象对记者产生自己人的效应,从而缩短采访对象与记者的心理距离,使记者顺利实现采访的目的。印象整饰的内容:1、按社会常模或以对方的好恶整饰自己的外表。人的外表最容易为他人所知觉,因而个体往往留意修饰外表,尤其在异性面前更加如此。2、隐藏自我。个体的真实自我也许不受他人和公众欢迎,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印象,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个体常常把真实自我隐藏起来,好比戴上一副“面具”。3、有意地抬高自己。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4、因人而异,投人所好。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形成良好印象,往往投其所好,采取自我附和、施惠等手段。印象整饰的必要性1、印象整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和结果。2、印象整饰是调整传播者与受众关系,确保传播效果的一种必要手段。3、印象整饰是适度调整记者的个性特点以符合节目定位、节目内容的关键。新闻写作主体素质1、主体的品质素养2、主体的思维素质3、主体的构思能力4、主体的传达能力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形象思维是指运用感性形象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具体可感性、非逻辑性和整体性。抽象思维是指运用逻辑推理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理性的、逻辑的和分析的。创造性思维指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的具有创见的思维即创造性思维。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具有新颖性、独创性、突破逻辑思维。新闻写作的几种意识:1、分形意识2、参照比较意识3、用数据说话意识4、滚动式报道意识5、质疑意识6、关注细节意识7、关注边缘意识直觉的概念:直觉是人在解决问题时,不经过逐步的分析和推理,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和猜想的思维方式。直觉的特征1、表现的突发性2、结构的跳跃性3、认知的整体性4、结论的或然性灵感的概念即长期思考的问题,受到某些事物的启发,忽然得到解决的心理过程。灵感的基本特点1、引发的随机性:“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2、出现的瞬间性3、目标的专一性(专注性)4、结果的新颖性(创造性)5、内容的模糊性新闻写作的要求:求新、求短、求活一、求新(一)、新的含义:一是报道及时,二是内容新(二)、为何要求新1、刺激物的新颖性容易引起注意2、人们打破惯性的需求3、从信息论的观点看,是为了寻求和反应事物存在的不确定性,并设法减少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三)、如何求新1、在理论上有三个表征第一要表现与其他同类事物的差异第二要体现这一事物的状态特征第三体现这种特征的意义2、在实践操作中求新的五个环节(1)、采编人员的时间观念要加强(2)、简化审稿制度(3)、采写、传播技术设备要更新(4)、要善于找新闻根据(5)、改进导语写作二、求短三、求活1“活”的体现形式—新闻的现场感(能见度)实度:即新闻事件现场的实景、实人、实话。细度:新闻中的细节、轶事,片段的分辨程度(少用属概念,多用种概念)。活度:新闻要有“动”感2、“活”的心理学基础——唤起受众的表象表象的概念:人们在头脑中以形象的形式对物体进行操作和加工,是物体不在面前时关于物体的心理复现。3、新闻写“活”的三个重要因素动作:让人感觉到空间的位移色彩:可以微妙地表现事物的层次和变化,赋予新闻现场的立体感。声音:包括现场音响和人物对话,使人与物生动活泼,扩大人们的感知范围。实践中的运用:1、结构的形式不拘一格2、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3、让细节说话4、抓住新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5、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