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省级耕地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5年度省级耕地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概述(一)项目立项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及山东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山东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山东省耕地质量提升规划(2014-2020年)》,2015年,我省继续实施耕地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项目。(二)项目预算2015年耕地质量提升计划资金包括耕地质量提升和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两部分,省级项目预算11410万元,其中:耕地质量提升项目7000万元、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项目4410万元。(三)项目计划实施内容1、耕地质量提升项目主要包括土壤改良修复工程、农药残留治理工程、秸秆综合利用工程、地膜污染防治工程、畜禽粪便治理工程和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等六类建设内容。2、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项目以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包括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等四类建设内容。(四)项目组织管理该项目由省农业厅会同省畜牧兽医局、省财政厅共同组织管2理,市级农业(畜牧兽医)、财政部门为项目管理主体,县级农业(畜牧兽医)、财政部门为项目申报组织主体,相关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为项目实施主体。(五)项目绩效目标1、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绩效目标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耕地可持续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技术集成模式更加科学完善,服务运行机制更加切合实际。项目区在建设任务完成后,应实现以下对应目标:建设内容绩效目标土壤改良修复工程化肥使用量减少15%以上,酸化土壤pH值提高0.3个单位以上,设施菜地退化土壤面积减少15%以上。农药残留治理工程农药使用量减少10%以上,利用率提高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秸秆精细还田和快速腐熟还田面积占总还田面积的80%以上。地膜污染防治工程可降解地膜推广使用量占地膜总使用量的40%以上,不可降解标准地膜推广使用量占不可降解地膜总使用量的40%以上,不可降解标准地膜的回收率达到80%以上。畜禽粪便治理工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85%以上,粪污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比率达到85%以上。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重金属污染修复区域内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含量降低15%以上。32、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项目绩效目标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项目任务完成后,应实现以下对应目标:建设内容绩效目标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年新建生态循环农业基地面积1500亩以上,基地成方连片,每片规模不低于300亩。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已达90%以上的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90%以下的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农村沼气建设建设大型沼气工程或联户沼气工程,每处新增沼气用户100户以上,沼气正常使用率达到90%以上。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推广生态循环技术和生态循环模式,实现资源保护与节约利用、投入减量与生产清洁、污染治理与废物转化、产品优质与环境改善。二、评价基本情况(一)评价思路本次评价采取第三方机构独立评价模式,由具有丰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经验的注册会计师、造价工程师、资产评估师(房地产估价师)、会计师及行业专家等共13名专业人员组成绩效评价工作组,采用非现场评价和现场评价两种方式,对山东省2015年耕地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项目投入、过程、产出及效果进行全面评价。(二)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根据山东省财政厅制定的《山东省省级预算支出项目第三方绩效评价工作规程(试行)》,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设计了44项一级指标、6项二级指标、20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对耕地质量提升项目六类工程和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项目分别进行评价;评价体系涵盖项目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绩效评价标准采用山东省农业厅、财政厅下发的《关于组织实施2015年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的通知》、《关于组织实施2015年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项目的通知》规定的计划标准。(三)评价方法及评价过程1、评价方法针对不同评价内容分别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专家评议法和公众评判法等评价方法,书面评价和现场评价相结合,对每个项目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进行全面评价。2、评价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一是前期准备阶段,包括成立评价工作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拟定评价实施方案等;二是组织实施阶段,包括提报绩效评价通知书、收集评价资料、进行非现场评价、对抽样范围内的项目进行现场评价、综合分析形成项目绩效评价结果及问题清单;三是撰写与提交绩效评价报告阶段,包括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初稿,征求委托方、项目相关单位和行业专家意见后修改形成绩效评价报告终稿,向委托方提交绩效评价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三、评价结论情况(一)评价综合得分及等次5山东省2015年耕地质量提升计划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综合得分88.07分,其中:耕地质量提升项目综合得分89.10分、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项目综合得分87.03分,综合评价绩效级别为良。(二)主要指标得分情况分析1、投入指标分值20分,评价得分17.70分。其中:项目立项满分12分,评价得分12分,整个项目立项规范、绩效目标合理、指标明确;资金落实满分8分,评价得分5.70分,部分项目实施进度较慢,导致资金未及时到位。2、过程指标分值30分,评价得分27.99分。其中:业务管理满分15分,评价得分13.48分,整体项目业务管理比较规范;财务管理满分15分,评价得分14.51分,整体项目财务管理比较规范。3、产出指标分值20分,评价得分18.90分。截至评价基准日,项目实际完成量与计划完成量基本相符,整体项目质量达标率较高,多数项目在规定时间内完成。4、效果指标分值30分,评价得分23.48分。整体项目实施内容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影响某些方面不明显,造成扣分较多。项目实施主体满意度较高。(三)项目取得的成效1、经济效益方面通过项目实施,耕地质量提升、生产能力增强,项目区农产品产量提高、品质提升、收入增加,同时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6生产投入减少,部分项目直接带来的种养增产、节本增效及农民增收方面的效益显著。2、社会效益方面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实施主体综合实力增强,部分项目农产品种养规模、农产品转化和深加工规模扩大,增加了社会就业,使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改善,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3、生态效益方面通过项目实施,解决了项目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使农业生态环境、农村生活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同时得到改善,项目生态效益非常显著。4、可持续影响、社会满意度方面通过项目实施,部分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农业主体增加资金投入、提升耕地质量的意愿增强。整个项目实施主体满意度非常高。对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广大农民广泛参与的耕地质量提升长效机制,对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环境持续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1、部分项目档案归集不及时、档案内容不完整。2、部分项目县、示范县对项目政策宣传力度不够、舆论导向不强。3、部分项目未严格按时间要求组织实施,导致项目进度缓7慢、时间拖延,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4、耕地质量提升是一项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直接经济效益低,社会生态效益高,土地使用者自筹资金提升耕地质量意愿普遍不强。四、意见建议1、针对耕地质量提升直接经济效益低、社会生态效益高的特点,一方面要持续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强化舆论导向,努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及广大农民广泛参与的耕地质量提升长效机制。2、耕地质量提升必须防治结合,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首先要加强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控,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使用,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其次要注重农业技术科研成果的转化,集成推广经济实用、科学有效的农业发展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3、根据全省耕地质量现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重点区域,抓关键环节、解决重点问题,集中统筹使用省级预算资金。4、市、县级农业(畜牧兽医)部门要制定专门的项目考核管理办法,重点加强项目产出、效果方面的考核评价工作。5、要加强政策宣传力度,实施主体选择要公开透明,按规范程序统一组织考核评选。不仅要关注项目完成情况,还要持续关注项目后续管理使用情况,充分发挥项目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