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备课:《地理》(七下)第六单元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师:时间:集体备课内容简析本章是学习区域地里的开篇之章,在初中地理知识结构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将上册所学地形、河流、气候、居民、经济等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区域,同时也为继续学习下面的地区和国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在本册教材中只安排了这一个大洲的学习,其寓意是通过这一个大洲的学习,教会学生学习其他大洲的方法,即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大洲、如何通过相关地图和资料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区域特征、如何分析一个大洲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等。所以本章既是在对亚洲的学习,更是对区域研究方法的学习。教学目标一、自然环境1、学会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分析亚洲的地理位置。2、了解亚洲的地形和地势特点。识记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及其分布。3、理解亚洲的气候主要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4、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分析亚洲地形、气候、河流间的关系。二、人文环境1、识记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理解东亚、东南亚、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2、理解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3、理解亚洲多样的地域文化及其与自然条件的关系。4、理解亚洲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重点、难点1、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地理位置、地形、气候)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掌握地形地势特点;阅读亚洲气候图分析气候特点;会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2、学习大洲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总结方法: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课时安排第一节自然环境约1课时第二节人文环境约1课时复习课约1课时改进建议单元备课:《地理》(七下)第七单元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教师:时间:集体备课内容简析本章主要是通过对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学习,学习研究区域地里的方法。本单元共四部分: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第一节日本1、自然地理特征2、经济特征3、民族与文化特征第二节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2、热带气候与物产3、地形与城市分布4、华人华侨集中地第三节印度1、世界第二人口大国2、地形和气候3、发展中的工业4、工业城市及工业中心的分布第四节俄罗斯1、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2、地形特征3、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4、主要的河流和湖泊5、自然资源丰富6、以铁路为主的交通7、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8、主要的城市和港口教学目标1、日本的地理位置。2、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以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3、印度的工业与农业。4、俄罗斯的自然环境特征、经济特征、主要城市和港口。重点、难点1、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2、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说明某地区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4、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并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特征。课时安排第一节日本第二节东南亚第三节印度第四节俄罗斯复习课改进建议单元备课:《地理》(七下)第八单元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教师:时间:集体备课内容简析本章是在上一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会学习国家和地区的方法。在本章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辅之教师适时恰当的指导。本单元共四部分: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第一节中东本节围绕中东是长期的热点地区,从以下四个方面学习:1.东西方的交通要道——三洲五海之地。2.为石油而战——丰富的石油资源。3.为水而战——水资源匮乏4.宗教纷争——文化差异第二节欧洲西部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欧盟:主要国家、首都地理位置,对成员国的影响,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2、发达的工业——以制造业为主:进口原料,出口制成品,主要工业区分布。3、发达的农业——传统的畜牧业:自然环境条件。4、发达的旅游业:多种多样的自然条件,居民、文化、风土人情,丰富的旅游资源。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黑种人的故乡2、经济特点: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3、人口、粮食与环境第四节澳大利亚1、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特有的动物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发达的农业3、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发达的工业教学目标1、了解一个地区对当地和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2、了解某一区域性国际组织在地区或世界中的影响。3、学会说明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或其他产业的优势。4、理解一个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不协调带来的问题。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6、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及人地协调观念,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重点、难点重点:中东和欧洲西部。难点:人口、粮食与环境。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课时安排第一节中东第二节欧洲西部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四节澳大利亚复习课改进建议单元备课:《地理》(七下)第九单元西半球的国家教师:时间:集体备课内容简析本章的重难点在于开发学生综合分析运用地图的能力,学习过程要引导学生灵活选图多层次多角度读图用图,通过小组交流分工协作,自主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教学目标1、美国,巴西的人种构成与民族2、说说美国,巴西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临国位置。3、美国,巴西的农业发展4、巴西热带雨林危机5、美国的农业发展6、巴西热带雨林危机重点、难点1、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2、巴西的自然环境;人种构成特征;经济特征及主要经济作物;热带雨林的作用、开发保护;主要城市及分布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课时安排第一节美国第二节巴西复习课改进建议单元备课:《地理》(七下)第十单元极地地区教师:时间:集体备课内容简析“极地地区”是世界地理分区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区,也是《世界地理》的最后一章。教材从三个方面,重点以“南极洲”为案例,结合图示、图片、阅读材料、课堂活动对该地区进行了概括性阐述。其中第一个方面“冰雪覆盖的地区”向我们介绍了该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特殊性,后两个方面“科学考察的宝地”与“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则阐述了在两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和加强环境保护的原因。教材这样安排既符合知识的层次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掌握极地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特有的自然景观。2、让学生通过看书及有关资料归结出极地地区成为科学考察的宝地的原因:资源丰富——天然实验室——科考价值及考察站。3、结合“目标2”,使同学们了解加强极地保护与和平、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因及措施。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读图分析、创新探究等综合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感情及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冰雪覆盖的地区”;极地地区丰富的资源——“科学考察的宝库”。难点:极地地区特有的生物。课时安排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