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系别教育学院专业数学教育姓名朱玲学号201330711353指导老师高爱平职称数学教师2015年4月28日说明一、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包括1、题目2、摘要3、关键词4、正文部分5、参考文献二、装订用A4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格式、字体以专业要求为准。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朱玲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学院,阳江529566摘要:数学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兴趣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老师。数学学科特点决定了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就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新课程理念对发挥学生主体性提出新的要求,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要求。所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数学、兴趣、新课程理念、目录1绪论1.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必要性1.2新课程背景要求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3学生心理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和方法2.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2.2引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的注意力2.3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景2.4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游戏吸引学生2.5亲近学生,适时鼓励,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3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1抓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性进行教学,开放数学课堂3.2课后反馈并及时更改创新教学方式第1页共13页1.绪论1.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必要性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数学学习兴趣是指渴望获得数学知识,探索数学问题的倾向性。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兴趣可以使学生的认知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从而注意力集中并积极地进行学习。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学习的最好动力。特别是知识膨胀的时代,如果大多数的学生都不热爱数学,不深入研究数学知识,那么很多科技创新技术就难以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纸上谈兵。现在,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太枯燥、太难懂,视数学学习为一种苦役,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知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所以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才能,才能使学生“要学、会学、乐学”。1.2新课程背景要求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必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必须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中,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指出一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他们有效学习的重要变量。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们总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相反,如果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不会第2页共13页产生智慧和灵感。《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孜孜不倦,全神贯注地沉浸于求知的境界中。1.3学生心理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年龄对兴趣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小学生的思维尚处在具体形象的思维阶段,对抽象、复杂的事物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具体化,引入图画、游戏、故事等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捷斯基在《中小学数学能力心理学》中说:“数学能力实际上只能在对于数学活动有爱好或明显需要的情况下才能发展.”这就是说,能力的发展,爱好的产生,有赖于兴趣的推动。初中学生年龄小,意志薄弱,行动容易受情感支配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注入新的刺激,才能推动学生的学习行为。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和方法2.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使每节数学课都在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氛围中度过,这样就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学生初步认识分数时,教师可从有趣的故事出发,分别从猪八戒、孙悟空、唐憎三人分西瓜出发,借助多媒体在显示屏幕上展现多种分西瓜的分法,问生1这样子分公平吗?再展现另一幅不均分的西瓜图,问生2这样子分公平吗?生答:不公平;再展现另一幅平均分的西瓜图,问生3,这样子分公平吗?生答:公平,因为是平均分成3份,每人分得相同大小的一份。教师通过展现不同的图片,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做平均分,从生活中初步认识什么是分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2.2引起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的注意力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发学生的思考。例如:第3页共13页“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如果此时老师问学生“究意什么叫做圆”,他们很难回答上来。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效果比较理想。2.3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景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象语文具有描述性,美术具有的直观性,体育具有的身体参与性。各种概念的描述既枯燥又无味。要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以生动的实例,描述枯燥的概念,使比较抽象的内容变得通俗形象。《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我们经常说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尽量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能从生活中引入的,尽量从生活中引入。如:在学到有关比较分数大小时,教师先由学生讲出生活中的分数有哪些,再要根据学生所举例子中的两个生活中的分数直接引入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虽然使用的不是课本给出的两个分数,但这样却让学生感觉到这是我们身边的“数学”,而不是老师的“数学”。这样的引入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有着浓厚的生活色彩,有着学生乐于参与的空间,让学生们去思考、去想象、去创造。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感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进行教学的。分数大小的比较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活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实际上,小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对分数大小的比较已经有了丰富的体验。这是小学生比较分数的大小的重要基础。又比如,在讲概率这一内容时,我就采取了这样的方法。上课铃声一响,我手拿着一个包装得很精致的小礼品盒走进了教室,学生们立刻好奇起来,我笑着说:“这是个小礼品盒,里面装了一份神秘的礼物,同学们猜一猜我为什么带这份礼物来?”有的同学说:“今天是您的生日”,我摇了摇头。还有的同学说:“那准是您女儿的生日,要不就是您的结婚纪念日。”,我仍然摇头,同学们哈哈大笑。我说:“今天是我的幸运日,我给同学们讲讲我第4页共13页的幸运日的来历。今年元宵节,我和我的父母亲吃过晚饭后,一起出去散散步,发现一辆大汽车上装满了自行车,走近一看,原来他们在抓奖。我也忍不住想碰碰运气,于是花了2元钱买了一张奖券,结果我真的很幸运,我中了一辆自行车。”通过这个小小的事件,我就巧妙地渗透了随机的概念。2.4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游戏吸引学生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手段。教师的语言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亲切自然,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鼓励和陶冶。数学这门学科系统性和抽象性较强,更需要教师能以精湛的语言艺术,并赋以优美恰当的表情、动作、手势、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声为有声,变无形为有形,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艺术氛围,使他们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的童话故事,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发问:“同学们喜欢过生日吗?”学生们都高兴地回答:“喜欢!”接着又问了几个学生:“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学生依次回答后,教师说:“同学们,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几岁,就过了几个生日?可是小明满12岁的时候,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油然而生,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又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我先让两名学生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在教室里作演示,让其他同学观看、分析、判断他们做的是哪一种情形,判断对的也可以让他们俩人一组做同样的演示,从而加深认识。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进行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又比如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再如教学“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时,教师先请学生汇报课前购买商品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概念及三者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出要研究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第5页共13页2.5亲近学生,适时鼓励,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师有时应将学习数学的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和学生一起平等相处。有时让学生走上讲台做“小老师”,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实践证明,让学生当老师,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让学生站在了学习的主动地位上;其次,学生必须对教材理解得更深刻,否则就讲不出道理;再次,学生要讲出道理,要灵活运用旧知识。基于这种思想,对于一些适宜学生讲的教学内容,我们大可以采取师生角色互换的形式,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大胆讲述自己的解题思路。一学期下来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这样的机会,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3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1抓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性进行教学,开放数学课堂例如,王老师在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王老师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把思考的时间留给了学生。然后出示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对小操场进行了改建,如果宽减少5米,面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求改建后的面积?(原操场宽20米)”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自己动手画一画图,看看可以怎样思考,有哪些方法?学生思考,操作后纷纷举起了小手。生1:“我先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