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钟表文化钟,古之雅乐,自周视为八音之首,常奏鸣于宗庙典仪及宫廷宴席之上。钟鸣而鼎食,历来是皇家、贵族生活的首要典征。宋时,自西洋舶来的大型计时仪器,因其精湛的铸造工艺和精准的音律特性,被赋予了“钟”这一颇具华夏文化意蕴的尊贵名称。时至今日,稀有名贵的落地钟因其承载的特殊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仍被欧洲皇室视为身份与荣耀的象征。钟,佛界十大神器之一,有钟声觉醒,纳福避祸之功,将“天、地、人”三才富贵收纳袋中,将“财、官、禄”四吉三奇聚于其内。钟声是德音,“闻钟磬之声,能生善心,能增正念。”钟声也是福音,能祈福纳寿、驱邪祛病。因此钟又被誉为“吉祥物”,可吸纳八方财源,经高僧开光加持,更增强了其助财旺运的法力,配合生肖的流年运势来摆放,会无形中增加生肖的力量,促进各方面的健康吉祥发展。故人云:“钟能辟邪,兼有镇宅之能。”“钟”是每个家庭的必备之物,除了其本身之作用外,还可用来做室内的装饰物。在风水学上,钟都是动的,有转动之意,有去旧迎新之功用,也有反覆变动之效应。在中国传统里,钟具有八卦的功能,又有风水轮的效应,在运用时显得极为自然和不露痕迹,时钟的摆动可以提振和清新家中的气能。办公室、商铺、商场等场所放置钟表,则象征着生意如轮转,财源滚滚而来。古代皇室首选的豪礼自古以来,钟就与主人的身份地位联系在一起。象圭表、日晷、漏壶等早期计时器,多是在宫廷皇室贵族中使用。第一台传入我国的大型钟是1580年经过澳门送给当时广东官员的礼物,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向两广总督及其他官员赠送自鸣钟,从而获得了传教的合法化。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明朝万历皇帝献了两台自鸣钟,得到了让其留住中国的“恩准”,也开了向中国皇帝“送钟”的先河,清朝关首任皇帝顺治就欣然接受了德国传教士“送钟”;康熙多次接受前来朝贺的俄国使臣“送钟”;乾隆皇帝大寿时,英、俄等国使节的祝寿贺礼均为自鸣钟;这些皇帝对钟无不是爱不释手。为了方便给清朝皇帝“送钟”,有的外国使馆索性在广州建立自鸣钟组装厂。看到皇帝老子如此爱好钟表,投其所好的广东地方官员借地利之便大量购洋钟,后来成立了制作钟表的专门作坊,其钟表也只有皇亲国戚高官才能使用。这就使钟表生来具有高贵的身份和昂贵的价值。自鸣钟不但受到皇帝的喜爱,同时也为后妃所热衷的陈设品。因此赏赐后妃钟表是常有的事。如道光元年二月初八即令太监从库中取挂瓶表壹对赏给皇后。清代后妃生前拥有的钟表数量相当可观,如乾隆帝的一个妃子的遗物中就有钟三架、大小表十个、冠架表一个;嘉庆皇帝的一个贵妃竟拥有钟九架,戒指表一个,表二十七个。钟表在清宫的普及程度令人讶异,这从故宫现存的大量表套也可以得到证明。不仅在古代自鸣钟是受到皇宫贵族王侯将相的青睐,就现代也毫不逊色!以钟为礼品赠送亲友或单位已司空见惯。例如:1921年,武汉交通银行(601328,股吧)大厦揭幕时,当地工商界人士集体定制了台落地式苏钟作为贺礼,并将赠送者的名字写在钟身上。1927年,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宋的亲友所送的贺礼,竟是只瑞士尊皇表厂生产的闹钟,钟的背面赫然写着:“介石先生美龄女士结婚?I喜”。1934年,烟台永业造钟厂工人专门制作台印有龙凤案的座钟,作为送给老板夫人的生日礼物。1938年,烟台盛利造钟厂试制出50台世界时落地钟,大部分被买去作祝贺商家开业的贺礼。1946年春夏之交,周恩来副主席写信给解放区的中共烟台市委,要求烟台组织生产批优质时钟送往延安,作为赠送给国际友人的礼品。199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出访苏联,选用了“北极星”牌石英钟表作为国礼。之后,时任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出访印度,时任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出访哥伦比亚,分别选用了牌落地钟作为赠送对方的国礼。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全国许多地方,“送钟”成了大禁忌。如果你到网上咨询“送钟”的事儿,就会有大批帖子告诉你,送钟暗喻“送终”,万万送不得。更有甚者以误传误,不少人以为钟也是个不吉利的东西。这个荒唐规则的形成根源出自于国人讲究谐音的传统。从明代朱洪武到清代康雍乾的“文字狱”中好多冤案都是谐音惹的祸。其实历史上的钟从来就是祥瑞的象征、皇室的最爱,如此文字上的牵强附会实在是令人扼腕。【钟表送礼的寓意】:送恋人:一见钟情、情有独钟送老公/老婆:“钟”爱一生、始“钟”如一送领导/朋友:“钟”心耿耿、“钟”肝义胆、“钟”声幸福放置家中,则叫“钟鼎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