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帖《兰亭集序》表达的古代文学价值的意蕴摘要:柳宗元有一句话语千古流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而著”的时即为时代之意也。“为时而著”,对于读书人而言,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关注,对于改造现实,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兰亭集序》看似是王羲之和一帮文人雅兴之作,没有关于国家社稷的方面,但是其中的春游至景,生死观的看法见解,千百年来,引起无数人为之着迷。本文就《兰亭集序》书帖创作手法,书帖内容,所创年代,社会背景,创作起源,文学价值发展趋势等等方面阐述笔者自己某些方面的浅见。关键词:《兰亭集序》;古代文学价值在谈及《兰亭集序》的时候,古往今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相当的文献已经数不胜数。尽管这样,依然阻挡不住我们对于《兰亭集序》的研究和探索。一、《兰亭集序》的创作手法王羲之身为一代书圣,其《兰亭集序》作为行书的典范流传千古。就就行书的其原来说,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张怀《书断》说:“行书者,乃后汉颍川刘德升所造,即正书之小讹,务从简易,故谓之行书。”由此可知,所谓“行书”是由“正书”转变而来的,其二由王僧虔《古来能书人名》:“钟繇书有三体,一曰铭石之术,最妙者也;二曰章程书,传秘书,教小学者也;三曰行押书,相闻者也。行书出现时间和创作形式和八分楷法及以后的正书非常接近,这相当于从隶书中演变而来,在汉末出土的文简中,已经可以见到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所谓”行书”形式,在汉末,行书并没有普及开来,知道晋朝的王羲之的出现,行书才开始真正的大行其道。王羲之师从卫铄,史称“卫夫人”,而卫夫人师从钟繇,结合自身气质特点自成一格,这样,王羲之在学习书法之初,就有良好的书法熏陶。钟繇瘦劲飞扬,卫夫人清婉灵动,钟繇主要是以隶书为主,但是卫夫人做出了创造和发展,由此,慢慢繁衍而来,在王羲之这一时代,王羲之博采众长,集大家之长,从而其行书洒脱随意,恣意汪洋,即使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集序》的临摹帖,仍然可以感觉其中的随性自由。在书法艺术上,卫夫人所阐述的“骨力”说,提及“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表明书法中包含的“骨”同“自我超越”型人格的个性特征联系,是人独特的个性风度之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集中体现了笔与意、骨与肉、形与神、刚与柔均衡中和的古典审美理想范式。其中的字极尽变化,无一雷同,又自然天成,完整统一,显得笔格骨遒肉润,意态逸清雅,情致富厚深远,气韵灵秀飞动,在笔随意辗转处,足以见其潇洒风度和高逸情怀。王羲之风格洒脱,集隶,草,楷,行于一体,其草书老师为张芝,张芝书法自有:“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对王羲之书法创作的形式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曹植有《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世人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传说王羲之小时候由于苦练书法,日久,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可见的墨色。后人誉之为“书圣”。足以可见其书帖之美。二、《兰亭集序》的景与情的相互交融《兰亭集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早春景色,引人入胜;第二部分主要为王羲之自己对人生对生死的看法,寓情于景,文辞优美。在开篇简洁地介绍了实践地点人物后,王羲之便开始运用明快的笔调描述一幅精美的画卷: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澈的小流水遇石则激流略起,环绕在我们的左右。我们便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尽管没有丝竹管弦的盛大欢畅,但是我们喝着酒咏着诗,也是可以充分表达我们内心的情怀,看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暖风悠扬。这样的至美画卷随着王羲之的笔调缓缓延伸开来,简洁有力,不徐不疾,神采飞扬,令人读来神清气爽,仿若身临其境,不由自主便令人身心愉悦。于此景中又可见王羲之作为魏晋时代的代表人物,自然流露出的一段魏晋风骨,洒脱,随性,向往自由美好。在这样的怡人景色中,极易引发人的思绪,古往今来,心境安宁,自然思绪奔涌,王羲之于此时便有感而发,引而作序,引发第二部分的深思。“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首句就点明了“俯仰”二字,这样在上文至美景色的承接下,俯仰之间,人世已换,不免觉得悲从中来。而后又提出几种人不同的“俯仰”于世的方式,归结为不管何种方式,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满足于暂得于己的快乐,没有想到时光悠悠,如白驹过隙,倏忽而过,心境也随着世事变幻,而不管怎么样,所有人最后的结局都逃不过“死生亦大矣”的命运。生命之痛,千古一同,由此而出。在随后的“故知一死生为虚妄,齐彭殇为妄作”中,王羲之的生死观依然明确,在一种自然而然的氛围中看世事变迁,内心安定,接受天命。这种观点与庄子思想有点相似,虽然不及庄子完全强调“无为”,但是,其中自由散漫乐安天命的思想异曲同工。而后念及后世之人,其实每朝每代,文人骚客的情怀总是相似,“亦将有感于斯文”正是如此。以这样的感慨收尾,既摆脱了在谈及死生不由己时光倏忽过的带来的浓厚的悲伤怅惘情怀,又能同时带领其他来“修葺事也”的人进入一个安宁平和的心境,从而为随之而来的“觞咏”奠定良好的氛围。在细细品读第二部分之时,不得不感慨王羲之笔法的传神。始读之下,未免觉着不论以何种方式度过这短暂的人世,最后谁都免不了的走上死亡这一道路,不免悲从中来,细思之下,几乎忍不住泣涕相接,凄怆无比,几乎令人不忍逐读;然而,再看之下,王羲之很自然的收起那种悲怆的笔调,开始以一种豁达的的笔法细细吐露出其自身的生死观:都知道和彭祖相比是不可能的,又念及后人,文风豁然,不再盈满凄凉无处不在的氛围,豁达的指出,我们今天看古人,就像后来之人看我们一样,何必固执的念这些生死不放,不如豁达的应对人生,淡定看岁月静好。三、《兰亭集序》的时代背景谈及魏晋时代,一来想到的就是乱世,政治黑暗,文人无门报国,不少人尸位素餐,占居高位而不为国尽心;而来就直接念及千古年来影响深远的“魏晋风骨”,这个时代,除了王羲之,赫赫有名的如阮籍,嵇康,王戎等等名士享誉千古。政治的混乱和黑暗:魏晋时代,朝代更迭频繁,一旦新朝确立,统治者一方面大肆招揽人才,另一方面有极力绞杀对前朝念念不忘的文人,这就导致文人的政治环境十分严峻,而且,大多数能够对国家产生影响的政策根本得不到重用,真正有才华的人被埋没,高位贵职被世家大族把持,普通文人根本没有报销国家的机会。这样苦闷的环境下,文人大多都或寄情于山水,或肆意洒脱奔放,以排遣不得志的苦闷。古老文人济世思想的影响:自古以来,文人就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说法,这个时期的文人,一方面,承接过来的文人思想本想济世为怀,尽心为国为民,内心理想膨胀,另一方面,当时的现实又完全不给学子这样的机会,两相矛盾,可以说来,当时文人内心应该都是极为痛苦的,及谈及国事社稷而言。文化趋势:当时玄学的一度繁荣,士大夫大都以“清谈”博得声名,而清谈于普通人来说,又是完全两两相隔的,这就造成一种局面:本应该关心国计民生的士大夫的角色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不敢彻论国事,只会满口清谈,士大夫阶层和百姓阶层脱节严重。四、《兰亭集序》中体现的古代文学价值意蕴在谈及《兰亭集序》中的文学价值,首先最浅显的就是对书法的巨大影响。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流传开来好时期,行书的创作基本定型,此时此刻,行书特有清俊随意,不似正楷班板正,也不像草书般汪洋无边,行书好比古代的苏州园林,百二十楼,错落有致,所有的都各有其意象,没有完全相同的,但是又不显得杂乱,看来令人心旷神怡,看行书如行云流水般走下来,不得不感慨行书之魅力。尽管《兰亭集序》的真迹已经遗失,但是从其临摹本看,及后世对其行书形式的推崇备至,也可以看见其对中国书法界所创造的的巨大影响。《兰亭集序》中生死观和文人骚客的山水情怀魏晋南北朝时代诗歌与山水的结合,恰如其分地表现谢鲲崇尚老庄以命清高的情怀。晋以来最具代表性的山水画的繁盛,重视追求自我精神上的自由洒脱,实现个人内心的安定满足,追求一种至高至美的品质。这个时期魏晋的很多诗词歌舞,不只是简单地勾勒大自然,而是透过山水绘画来抒发个人的情志。《兰亭集序》中自然流露之美有词序可以看出,王羲之在创作之时,随性而为,说通俗一点,就是想到什么就自然流露出什么,没有丝毫雕逐的痕迹,追求真实之美、朴素之美,于是《兰亭集序》中就体现出自然清丽的特点。但这些都是作者真情的流露,内心的表达。在后一部分更是由客观美的表现转为展示内心世界,将心灵活动外化成艺术形象。传达出内心独和苦闷。正始诗歌在追求自然真情的同时,还将关注的视角转向主观世界,以得到心灵的慰籍和思想的解放。在委婉中释放了心灵和感情,寻求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结束语:《兰亭集序》在风格上,它追求自然本真,不事雕琢,有天真朴淡之性,沟通的心灵与感悟人生相结合。这与当时的哲学理念审美情绪和社会环境都有一定的联系,其中有一种清醒而自觉的意识,魏晋名士在“物”与“我”的关系上建立了一种贵“自我”轻“物质”的理想范式。“心”为本的“感心”、“赏心”、“悟心”等审美意味。以魏晋名士知名的“魏晋风骨”值得我们细细探索和品味。参考文献:[1]刘长焕,.书法名帖《兰亭集序》文学欣赏层面长期被忽视的问题讨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5).[2]程丽芳,.深于情者的生命恋歌——王羲之《兰亭集序》与《兰亭诗》解读[J].名作欣赏,2008,(1).[3]胥加美,.兰亭禊事与魏晋风度——读王羲之《兰亭集序》[J].科技创新导报,2008,(18).[4]程金城,李向辉.文学价值论的哲学特性及其几个重要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3,(3).[5]张利群,.文学价值论建构对文学观的更新和转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6]吴家安.文学价值论:危机与建构[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