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核心保护区概念规划汉嘉设计集团园林设计院2011.07总目录设计说明第一章现状分析第二章设计总则第三章总体设计第四章启动区详细设计第五章非启动区意向第六章专题设计区域位置上位规划解读现状分析资源现状解读设计范围划定原则综合分析设计理念设计定位规划原则设计目标案例解析总平面图鸟瞰图空间结构景观结构交通组织水岸线改造开发强度开发时序启动区景观结构启动区交通组织A秋水烟雨景区B苇风如絮景区D水生杨林景区E荷风醉月景区H旅游服务区C绿波春浪景区F菱港柿野景区G鹭影秋波景区道路设计道路材料意向栈桥设计活动策划种植规划乔木意向水生植物意向生态,河网、丘陵、飞鸟,是构成富有生态魅力的自然山水风貌。这里不但是中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生态休闲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发展西拓,强化自然山水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人类生存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环境保护,已成为城市扩张、开发建设中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无法回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就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微波粼粼…湖光山色…阡陌港汊…水草肥美…设计目的1、对水源地的有效保护2、对生态资源的有序利用一、现状分析区域位置区域位置浙江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长兴县泗安镇西部,距长兴县城25公里,离杭州85公里、上海170公里、南京200公里。上位规划解读主核心—仙山湖现状湖面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是整个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最为核心和最大生态价值所在。湿地公园总面积为55平方公里,根据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本次规划以仙山湖库区为主,向周边辐射40-400米,包含仙山北湖湿地保护区的全部,及半边塘湿地展示区,仙山湖湿地环境治理区和服务管理区的部分区域。设计范围:核心区块湿地现状湿地公园现状以农田、鱼塘和大水面为主,现状水体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常水位为14米。资源现状解读现状湖面及周边区是整个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资源条件最完善的所在地。设计范围划定原则本次设计位于总体规划范围内沿泗安水库周边地带,离水岸线40-400米不等,规划总占地面积10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约430公顷。范围划定原则1、生态最大价值体现区2、涵盖洪水淹没区3、资源条件相对完善4、周边交通相对便利5、项目建设的成效性、便捷性12.67米淹没线13.97米淹没线规划范围现状道路线现状农田现状鱼塘现状水系现状建筑综合分析仙山湖环境优美,水质量好,但是其不足之处:1.水域周边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熟的鸟类栖息地环境。2.人为干扰较强,破坏较多,如游客未带走的垃圾都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3.农业、渔业以及周边农居点对湖区环境的影响较大。具体措施(1)水域分类保护包括大湖面、浅滩湿地、离岛、岸坡边际、河道港汊,以此形成点线面、立体交织的保护体系。(2)水岸线改造退田还湖,扩大水域面积,提增优质水环境的面积堆土离岛,为动植物构建一个良好生态栖息地挖沟通河,建立外围游览通道,更好的保护中部湿地区域,将人的干扰降到最低(3)减少人为影响此外,对,尽量开发建设的规模须控制在一个较低的、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力求以人为本减少人工痕迹,将对生态栖息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二、设计总则灵感来源千顷蒹蕸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鸥凫栖水高僧舍,鸪鹤巢云名士楼。瞻葡叶分飞鹭羽,荻芦花散钓鱼舟。黄橙红柿紫菱角,不羡人间万户候。“白云、青溪、飞鹭、浮萍”,对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思绪随着眼前的景象飘散……这是何等超尘脱俗的意境,幽静而淡雅的居住生活,于是乎,一个想法渐渐明晰起来……她犹如一块镶嵌在广袤土地上的,在自然中成长、在风景中呼吸的……设计理念“绿叶”理念深化这片绿叶深深扎根在泗安这方美丽的土地上,纵横交织的叶脉不断渗透,与东边的主城区遥相呼应。随着城市的发展,时代赋予这片绿叶更多的色彩,绿叶变得更加绚丽多姿。于是,她是——传统的绿叶——有活力、有吸引力、有融合力生态的绿叶——犹如触角,将绿色带入城市,将自然融入城市文化的绿叶——有感染力、有亲和力的多元文化设计理念设计总则3、设计定位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长三角地区大中城市游客为主要客源市场,底蕴深厚的江南农耕湿地文化为内涵,引人入胜的湖湾苇荡、叹为观止的水上森林、如诗如画的水乡风光为特色,集湿地生态保护、科教观光、利用示范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4、规划指导思想以湿地的保护理论、景观生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区域湿地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湿地生态旅游为市场导向,充分发挥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名山、名湖、名人”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使之成为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效益全面,全国一流的国家级湿地公园,为保护太湖流域湿地生态系统,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做出贡献。5、设计目标(1)近期目标以生态保护为主,增加游览项目,完善游览设施,将仙山湖北区作为核心保护区,提升环境品质和旅游形象,为形成整个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打下坚实的环境基础。(2)远期目标“望之生情、览之动色”,发扬以佛教为文化特色,具有湖泊湿地特征,兼有农耕湿地特色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湿地;融合生态、科教、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生态湿地公园。使之成为长兴城市建设方面有影响力的品牌形象,区域连锁旅游中的重要一环,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现代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6、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原则。湿地公园的建设应突出生态保护主题,在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适度安排湿地旅游项目,严格控制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范围和游人规模,达到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2)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分期建设的原则。根据湿地公园的地域特点和环保要求合理布局,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分期建设。(3)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的原则。根据本湿地公园周邻湿地公园多的特点,开发湿地旅游资源时,应突出自身特点,充分挖掘、利用和体现湿地的自然风貌与历史文化,突出特色,提高湿地旅游市场的竞争力。(4)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注重实效的原则。湿地公园的项目设置既考虑不同游客的兴趣和需要,充分体现人类接触自然、回归自然的参与式理念,又考虑当地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困难,充分保障他们的利益,使之成为湿地旅游的重要参与者。(5)承前启后,协调统一,便于实施的原则。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应与《长兴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泗安镇城镇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协调统一,以便实施。设计总则西湖周边绿地及景点西湖景区分布与仙山湖有十分相似性。环西湖自东往西为湖滨路、南山路、杨公堤、北山路,这四条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环,串联起西湖周边的景点。西湖的景点散落在西湖周边,岛屿点缀其中。从湖滨路开始有一公园至六公园形成湖滨公园,至南山路柳浪闻莺、长桥公园、雷峰塔景区、太子湾公园,往北转向杨公堤上的景点为花港观鱼、杭州花圃,至北山路上的曲院风荷,孤山公园等。案例解析西溪湿地及周边地产项目溪西湿地东面和北面分布不少居住区,溪西湿地的环境效应带动了周边地产项目的发展。案例解析西溪湿地范围西湖范围西溪湿地范围西湖及周边绿地本案——仙山湖湿地核心保护区范围案例解析总平面图鸟瞰图空间结构空间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域、四区”。一心:即中心湖区,是仙山湖湿地公园景观核心。两域:以东西向堤坝为界分南北湖,以此构建两大景域,北湖以静为主,南湖以动为主。四片:根据水系的形式及规划的路网分成四片风格各具特色的主题区:湿地风光游览区、特色湖湾休闲区、郊野滩林游憩区和观光农田体验区。景观结构F菱港柿野景区面积约90公顷此区为河谷,溪流冲击形成斑驳的地块,设计结合溪流的自然弯曲形成溪径。沿溪两侧成片种植梅花等乡土植物,形成梅林探水、花溪寻幽等特色溪流景观。E荷风醉月景区面积约85公顷此区以河漫滩为主,水岸关系良好,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溪流、湖湾等自然生态环境,打造以荷花为主题的景区。D水生杨林景区面积约85公顷日本三蕊柳林集中分布于水陆交界处,设计通过离岛建设,扩大该景域面积,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柳林特征的生态群落关系。C绿波春浪景区面积约110公顷现状以农耕地为主。设计借助对现状农田的进行改造形成“湿地花园”,满足普及湿地植物学知识和研究、探讨湿地公园湿地植物引种栽培管理技术的需要。B苇风如絮景区面积约100公顷现状有小部分鱼塘水系,以及大面积芦苇浅滩,湿地形态优美,也是良好的生物栖息地。设计以保护为主,对内部河道进行梳理,以亲湿赏景、湿地探秘、科教观光等为主要功能。A秋水烟雨景区面积约40公顷现存大片鱼塘,及部分农耕地。设计将利用现有鱼塘开挖疏浚成自然式的生态湖岛、环堤、内湖构成独立、幽静、高雅的小游园。H茗香饮绿/旅游服务区面积约70公顷此区外接省道和国道,紧邻显圣寺,提供旅游、休闲、住宿、餐饮、商务等主要服务,并开展票务提供、导游、旅游用品、区内游览车等相关服务,同时也是景区的配给中心。G鹭影秋波景区面积约70公顷此区有大面积鱼塘,设计以自然式的溪流、沙洲、成片的树林、乡土地被、草花以及丰富的水生植被形成自然幽静的景观游憩区,强调自然野趣。陆地交通组织仙山湖片区道路现状是对外通过318国道西至安徽,东至长兴;对内各支路环绕湖面,将村庄相互连接。规划区域内设10米环湖道路作为分界线,分隔保护区与周边区域;同时环通湿地核心保护区,作为主要道路,并且沟通各个景区。景区内设3米园路,景区道路各自形成独立系统。各个景区各设主要主入口和停车场。318国道水上交通组织仙山湖湿地公园内设水上游览路线,主要交通工具为电瓶船和手划船。电瓶船环通整个湖面,连接各个景点;手划船以摇橹形式为主,在各景区内部通航。水岸线改造开发强度开发强度分析除中心湖区外,周边用地引入禁建区、适建区与限建区。湿地的开发应立足于有效的保护之上,进而完善功能,丰富其多样性,最终做到环境保护、面向大众、合理开发的时代特征。这就需要我们综合地形地貌,通过强度等级叠加分析,从而提出分级建设的构想,即:禁建区、适建区、限建区,以此强调循环可持续性。规划区域视觉敏感度生态敏感度有利条件开发项目开发度开发规模中心湖区高高优质水资源开阔的大湖面游船弱弱禁建区高高保存完好的浅滩湿地众多鸟类栖息地湿地科普观鸟观鱼认知体验弱弱限建区中高较好的植被资源难得的休憩场所生态旅游疗养健身特色美食中小适建区中低平坦的地势可借鉴的景源开阔的景观视线文化沙龙艺术创作会议度假商务会所休闲娱乐户外活动强中区域用开发强度表开发时序八、开发时序1、经营思路我们提倡科学的发展观,即以生态带动旅游,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而促进生态保护这样一种循环的、自我完善的发展模式。发展模式循环图:(围绕)生态保护—(开发)旅游产品(挖掘市场潜力)—(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高)—(促进)生态保护2、经营时序开发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期、开拓期和成型期。根据分期的不同条件,确定范围、目标和建设项目。(1)近期(启动期2011年5月----2013年12月)(2)远期(成型期2014年元月----2015年12月)四、启动区详细设计景观结构E荷风醉月景区面积约85公顷此区以河漫滩为主,水岸关系良好,设计充分利用现有的溪流、湖湾等自然生态环境,打造以荷花为主题的景区。D水生杨林景区面积约85公顷日本三蕊柳林集中分布于水陆交界处,设计通过离岛建设,扩大该景域面积,从而最大限度的保护柳林特征的生态群落关系。B苇风如絮景区面积约100公顷现状有小部分鱼塘水系,以及大面积芦苇浅滩,湿地形态优美,也是良好的生物栖息地。设计以保护为主,对内部河道进行梳理,以亲湿赏景、湿地探秘、科教观光等为主要功能。A秋水烟雨景区面积约40公顷现存150亩鱼塘,及部分农耕地。设计将利用现有鱼塘开挖疏浚成自然式的生态湖岛、环堤、内湖构成独立、幽静、高雅的小游园。H旅游服务区面积约70公顷此区外接省道和国道,紧邻显圣寺,提供旅游、休闲、住宿、餐饮、商务等主要服务,并开展票务提供、导游、旅游用品、区内游览车等相关服务,同时也是景区的配给中心。ABDEH陆路交通启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