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物学重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二名法(拉丁文):属名、种名1969年美国学者惠特克(R.H.Whit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原核生物界(Monera):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原生生物界(Protista):单细胞的原生动物(如变形虫、草履虫)、藻类、粘菌类。真菌界(Fungi):真菌植物界(Plantae):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界(Animalia):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3、水是细胞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极性分子分子之间形成氢键液态水中的水分子具有内聚力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能缓和温度的变化冰比水密度低。水是良好的溶剂。水能够电离具有α-氨基和α-羧基是各种氨基酸的共性其中,有10种是体内无法合成而必须由食物供给的,称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或称甲硫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又称羟丁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组氨酸(仅小儿时期必需)。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一级结构:多肽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二级结构:一级结构中部分肽链的卷曲(α螺旋)或折叠(折叠片),邻近几个氨基酸形成的一定的结构形状。三级结构:一条多肽链总的三维形状,即整条肽链盘绕折叠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形状。如纤维蛋白和球状蛋白。四级结构:组成蛋白质的多个肽链(亚基)的空间构像,即各条肽链之间的位置和结构。所以,四级结构只存在于由两条肽链以上组成的蛋白质。DNA双螺旋的特点如下:1、多聚核苷酸链的两个螺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轴旋转,为右手螺旋。2、螺旋中的两条链方向相反,即其中一条链的方向为5′→3′,而另一条链的方向为3′→5′。3、嘌呤碱和嘧啶碱基位于螺旋的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基位于螺旋外侧。碱基环平面与螺旋轴垂直,糖的平面又几乎与碱基的平面垂直。4、双螺旋的直径为2nm,相邻碱基之间相距0.34nm,并沿轴旋转36゜角。因此旋转每隔10个碱基之后,即相距3.4nm之后又转回原位。5、两条链是由碱基之间的氢键连在一起的。腺嘌呤(A)与胸腺嘧啶(T)结合,鸟嘌呤(G)与胞嘧啶(C)结合。A和T之间形成两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三个氢键6、长链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受任何限制。碱基对的准确序列携带着遗传信息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生物膜骨架;蛋白质或嵌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整个脂双层;流动镶嵌模型突出了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l组织:是由一种或多种细胞组合而成的细胞群体,构成动物机体的四大组织。器官(organ):由多种组织按一定规律组合构成不同的形态,并执行特定生理功能结构。皮肤的基本功能l(1)保护身体是其基本功能,避免有害的机械性、化学性、冷热、辐射、生物等刺激因素的损害。l(2)防止体内水分的丧失或过度的吸水。l(3)感觉功能:各种感觉小体能分别感受冷、热、触、痛压等刺激。l(4)还有排泄(汗腺)、分泌(粘液腺、皮脂腺、乳腺)、呼吸、运动等功能。营养素是指食物中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l消化(digestion):把摄入的食物通过机械作用粉碎和化学作用分解,最后成为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的过程。人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肠腺l口腔:牙齿-咀嚼、舌—味觉l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分泌唾液淀粉酶:淀粉→麦芽糖l作用:主要是物理消化和淀粉的初步消化。l咽:吞咽,食物、气体通道。l食管是肌肉管道,通过反复收缩和舒张,可以将食物挤压至胃,食物通道。胃l主要的消化器官:贮存食物并消化部分食物和吸收的功能。小肠l消化食物与吸收营养素的主要器官。消化腺唾液腺:有三对,腮腺、舌下腺、颌下腺。分泌唾液淀粉酶。胃腺:是胃壁粘膜内陷,可产生盐酸、粘液、胃蛋白酶原。胰脏:分泌胰液,胰液呈碱性,含消化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酶。肠腺:位于小肠粘膜中的微小腺体,分泌肠液呈碱性。肝脏:最大的腺体,分泌胆汁,储于胆囊。胆汁呈碱性,无消化酶,有乳化脂肪的作用。大肠的功能:吸收水份、电解质部分维生素;形成粪便l细胞外液:(内环境)组织液:16%,管内液:4%(淋巴、血浆)血浆蛋白清蛋白:分子量最小,而含量最多。球蛋白:α1、α2、β、γ四种球蛋白。(γ几乎全部是抗体,又称免疫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分子量最大,而含量最少。血浆功能运输功能——结合蛋白营养功能——白蛋白形成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参与凝血和抗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缓冲功能——pH免疫功能——γ球蛋白白细胞功能:防御和免疫生理性止血过程血液凝固l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三个步骤,即:l第一步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l第二步在凝血酶原激活物作用下,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l第三步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作用下变成纤维蛋白Rh血型抗体:主要是IgG,属免疫性抗体,故可通过胎盘。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当Rh+的RBC进入Rh-的人体内,通过体液性免疫,产生抗Rh的抗体。临床意义:1.输血: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血型是否相同2.妊娠:Rh-的母亲若输过血,怀孕后其孕儿为Rh+者,孕妇的抗Rh+的抗体,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1)体循环(大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全身各部之间的循环路径。循环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和各级动脉分支→全身各器官的毛细血管→小、中静脉→上、下腔静脉(大静脉)→右心房。功能: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2)肺循环(小循环):血液往返于心和肺之间的循环路径。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及肺内各级分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肺静脉→左心房。功能:完成气体交换。心脏的传导系统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潜在起搏点——房室结等传导系统l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l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l功能:实现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l毛细血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内皮细胞之间存在裂隙,成为物质交换的孔道。毛细血管处物质交换的方式扩散(diffusion):毛细血管内外水分子及水溶性物质靠物质分子的热运动,通过毛细血管壁的小孔,实现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条件:物质的分子直径毛细血管壁上的小孔特点:不耗能的被动过程l肺泡是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地方。3、肺通气肺通气:外界的空气被人体经呼吸道吸入到肺内,此过程只是一个气体进入肺的过程,并不包括气体的交换。l呼吸运动:由于呼吸时不同肌肉活动,可以将呼吸运动分为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l肺活量:最大吸气后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肺活量是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肺换气: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与肺泡上的肺毛细血管内的气体交换,即新鲜的氧气进入肺毛细血管参与血循环,而肺毛细血管内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内随呼吸被排出体外。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内呼吸组织换气)(1)交换部位组织细胞、体毛细血管(2)交换条件—浓度差体毛细血管O2浓度组织细胞内O2浓度体毛细血管CO2浓度组织细胞内CO2浓度(3)交换过程(4)交换结果动脉血变成静脉血CO2的运输物理溶解——5%,化学结合的占95%。化学结合形式:碳酸氢盐(88%)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7%)。神经机制:l随意控制系统:大脑皮层、皮层脊髓束、呼吸运动神经元,有意识地控制呼吸。l自动控制系统:延髓是呼吸的基本中枢。通过吸气神经元、呼气神经元作用。延髓呼吸调节中枢通过神经信号控制保持了呼吸节律的平稳.ll内稳态是人体内部在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的一种可变而又稳定的状态。l行为性体温调节:机体在不同环境中通过姿势和行为的改变,特别是采取人为保温和降温措施,使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称为行为性体温调节。体温调节机制“调定点”学说发热有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内生性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第二环节是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移;第三环节是调温效应器的作用,产热增加,散热减少,由于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乃相应上升直至与调定点新高度相适应。l排泄(excretion)是机体将物质分解代谢的终末产物和它不需要的或过剩的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l人排泄的途径:l呼吸器官:CO2和水;l大肠:胆色素、无机盐等;l皮肤:水、盐、尿素等;l肾脏:含氮废物、水、盐;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尿的形成l包括超滤、重吸收、分泌3个过程。l超滤:当血液经过肾小体时,血浆中除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外,其余成分均可经过滤过屏障被滤至肾小囊腔形成原尿;l重吸收:原尿经过肾小管各段中,一部分(约99%)有用的物质和部分水分又被重新吸收入血液循环(肾小管近曲小管是重吸收最主要的场所);l分泌:原尿又收纳肾小管分泌的K+、H+、氨等最后形成终尿排出体外。从皮质到髓质内层细胞间液渗透压越来越高。lU型髓袢就像一个逆流倍增器,升降支内液体流动方向相反。l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的通透性不一样l(1)降支透水l(2)升支透钠l(3)集合管对水有一定的通透性l(4)髓质内层集合管对尿素的通透性很高水重吸收的控制-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l下丘脑垂体分泌l作用:主要是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增加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抗利尿)。l血量少、血浆渗透压高lADH分泌增加,吸收水多,排尿少。l血量多、血浆渗透压低l抑制ADH分泌,排尿多。补体: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约20种)具酶活性的血浆蛋白系统,被称为补体蛋白。l干扰素: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所产生的能抵抗病毒感染的一组蛋白质。中枢免疫器官有骨髓和胸腺。胸腺是T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地方。淋巴系统与循环系统配合,有三方面的功能:l淋巴管将细胞间隙中多余的组织液转运回血液循环中;l在肠绒毛中的毛细淋巴管吸收脂肪,并将它们转运到血液循环中;l淋巴中含有大量免疫活性细胞,在身体对抗感染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第三道防线l抗原:可以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等。l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机体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物质发挥免疫效应,将抗原破坏、清除的整个过程叫免疫应答。l免疫细胞负责特异性免疫。l包括B细胞产生的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特异性免疫的过程l感应阶段:识别异己l反应阶段:淋巴细胞增殖l效应阶段:效应细胞、记忆细胞抗体由成熟的B淋巴细胞合成的,能与特定抗原结合的蛋白质分子。单克隆抗体:由单一克隆B细胞或者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作用于某一种抗原表位的高度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机体刺激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物质发挥免疫效应,将抗原破坏、清除的整个过程叫免疫应答。(1)特异性,即T、B淋巴细胞仅能针对相应抗原表位发生免疫应答;(2)获得性,是指个体出生后受特定抗原刺激而获得的免疫;(3)记忆性,即再次遇到相同抗原刺激时,仍存在于体内的记忆细胞产生免疫效应,出现迅速而增强的应答;(4)可传递性,特异性免疫应答产物(抗体、致敏T细胞)可直接输注使受者获得相应的特异免疫力(该过程称为被动免疫).(5)自限性,可通过免疫调节,使免疫应答控制在适度水平或自限终止.l静息膜电位的产生机制l(1)膜内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带负电荷。l(2)细胞内K+的含量多于细胞外K+的含量,细胞内Na+的含量少于细胞外Na+的含量。l(3)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透性低,而对K+的透性高,此时,细胞外的Na+很难进入细胞内,而细胞内的K+却可以扩散出去,膜内负离子不能扩散出去。这样,细胞膜两侧的电荷分布就发生了变化,使膜外侧呈正电性,而膜内侧呈负电性。l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的产生l细胞受刺激时,神经细胞膜的透性发生急剧变化,首先Na+通道打开,就会引起瞬时间Na+的大量内流,造成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现象。l很短时期内Na+通道重新关闭,而这时K+通道开放,K+外流,使膜再次极化,膜极性恢复到外正内负状态。l由膜的外正内负到内正外负,再到外正内负的过程称为动作电位—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动作电位)的传导l在兴奋部位内正外负的反极化状态时,相邻的未受刺激的部位仍处于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