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下)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诗题中的“岳”是指______,请写出“五岳”中另一座山的名称:______。【答案】泰山填写“嵩山”“衡山”“恒山”“华山”任何一个均可【解析】考查对诗歌文学常识的理解。“岳”指泰山。中国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青未了”写出了山色郁郁苍苍,连绵无际,浩茫混涵,难以言尽。B.颔联中的“割”字既写出了山之高险,又表达了诗人志向之远大。C.颈联中的“层云”与“归鸟”写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远眺的景色。D.尾联中的“凌绝顶”和“众山小”表现诗人勇攀高峰、壮志凌云。【答案】C【解析】C错误,“层云”与“归鸟”是诗人“细望”中所见到的景色,不是登上之后看到的景色。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这首诗的作者是(人名)_____________,晚号______________居士。【答案】白居易香山【解析】《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3.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孤山、贾亭、白沙堤都是西湖的名胜。B.第一、二联动静变换,诗人联想丰富。C.第三、四联,描写早春之景美不胜收。D.全诗语言绚丽,物象丰富,情感浓烈。【答案】A【解析】B.错误。第一、二联是诗人对眼前景物的描绘,不是联想。C.错误。第四联是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D.错误。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情感也是自然流露。故选A。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小题。水仙子·咏江南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2.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曲题是______。【答案】张养浩咏江南【解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理解。《水仙子·咏江南》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创作的散曲。3.下列对本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曲中“淡”字增添了几许诗意盎然的淡淡秋意。B.“看沙鸥舞再三”句为江南美景平添了几分孤寂。C.“卷香风十里珠帘”一句暗示了江南水乡的富丽。D.“爱杀江南”作结尾,既突显主题,又直抒胸臆。【答案】B【解析】B错误,“看沙鸥舞再三”写得是作者张养浩本人闲洒自适得怡然之味。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2.除了这首《诉衷情》,我们还学过陆游表达爱国情怀的诗歌《》。【答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或《示儿》)【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家作品的识记。根据知识积累,写出学过的陆游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即可。3.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里觅封侯”一句是借班超的典故表达词人盛年奔赴疆场的志向。B.“尘暗旧貂裘”是借用苏秦的典故来抒发已经无法奋战疆场的遗憾。C.“泪空流”表达词人年事已高但却没能建立个人的伟大功业的悲伤。D.“身老沧洲”表达了词人没有料到这一生无为而终老的悲愤和不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词的能力。“胡未灭”,说国仇未报;“鬓先秋”,叹此身已老;“泪空流”,诉壮志难伸;忧国之泪只是“空”流,一个“空”字既写了内心的失望和痛苦,也写了对君臣尽醉的偏安东南一隅的小朝廷的不满和愤慨。C项理解有误。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甲)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乙)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2.甲诗中的“________”一句点明标题中的“秋暝”;乙诗中“________”一句交代了“春行”的方式是骑行。【答案】天气晚来秋浅草才能没马蹄【解析】“秋暝”季节是秋天,不难找到句子“天气晚来秋”。题干中的“骑行”意思是骑着马行走,不难找到句子“浅草才能没马蹄”。3.下列对两首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B.两首诗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写景。C.两首诗描写了相同色彩的景物。D.两首诗都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抒情。【答案】A【解析】B错误,《钱塘湖春行》没有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C错误,两首诗描写的季节不同,因而景物色彩也就不同。D错误,《山居秋暝》是借景抒情,也就是间接抒情。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2.此诗中“方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与诗歌中“___________”形成对应。【答案】正显得美亦奇【解析】考查对诗句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要结合诗句的意思,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方好:正显得美。“方好”与“亦奇”对应。3.下列诗句中与此首诗歌的内容、情感最为一致....的一项是()。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B.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C.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D.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答案】C【解析】此诗写的是西湖的湖光、山色,且描写的是春景,ABD不是写西湖春天景色的诗,C.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与此诗内容、情感一致。都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之情。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小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不正确的在括号内打“×”。(1)“少年不识愁滋味”中的“少年”,指“年轻时”,与今语“少年儿童”中的“少年”不同。(______)(2)“欲说还休”中的“还”是多音字:huán和hái。古代一般读huán,现今一般读hái。(______)【答案】(1)√(2)√【解析】(1)正确。“少年不识愁滋味”中的“少年”,指“年轻时”。(2)正确。“欲说还休”中的“还”读huán。3.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层楼”、“强说愁”,写出了“少年”的纯真无知。B.“而今识尽愁滋味”,道出了历经沧桑的艰难辛酸。C.“欲说还休”,传递出有苦无处诉说的痛苦矛盾。D.“却道天凉好个秋”,表现出诗人豁达大度的宽广胸怀。【答案】D【解析】D理解不恰当。用这句“却道天凉好个秋”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2.“沙场”的意思是。【答案】战场【解析】考查对诗歌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先要知道词语所在诗句的意思,“沙场秋点兵”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沙场:战场。3.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项是()A.上片一、二句表现了词人念念不忘杀敌报国的情怀。B.上片三、四句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高昂的战斗情绪。C.下片三、四句实写词人战斗获胜时意气昂扬的神情。D.下片末句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答案】C【解析】C.下片三、四句是虚写。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2.这首诗隐含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曲(竹)径通幽万籁俱寂【解析】考查从诗歌中提取成语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歌,不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且是提炼成语与名言的宝库。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句中的重点词语联想到平时积累的成语。根据诗句的个别字眼去推断应是哪个成语。这要看学生平时的积累。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如可从“竹径通幽处”提取“竹径通幽”,从“万籁此俱寂”提取“万籁俱寂”作为答案。3.诗人描写了古寺的肃穆幽深和宁静,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对名胜的喜爱(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解析】考查对诗歌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把握。作者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抒寄情山水及隐逸之情和对高远境界的追求。【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小题。天净沙·秋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2.“影下”写出飞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飞行的速度之快【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元曲内容的理解。“一点飞鸿影下”的意思是: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这句话使原本萧瑟的画面变得活跃,寂寞的秋景也有了鲜活的生气,“影下”写出了大雁飞行速度之快。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落日残霞”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B.“一点”形容天空中的鸿雁数量之少。C.此曲将萧瑟之景和绚丽之最巧妙融合。D.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寓于写景之中。【答案】B【解析】赏析诗词曲,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借助于作品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写作意图。B项有误,“一点”写出了天空中鸿雁距离之远,看上去很小。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袭,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本首词中,作者用了“_________”“遣冯唐”“_________”三个典故。【答案】亲射虎射天狼【解析】本首词中,典故有三。其一: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传》载:“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其二:持节寺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欺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少了六个首级),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节:兵符,古代使节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