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说课流程:一、教学分析二、教法和学法分析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五、课学反思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煤矿电工学》。本课题内容位于第二章中的课题三。电磁感应作为联系电场和磁场的纽带,不仅是学过的磁场知识的综合和扩展,也是后面学习交流电、变压器和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基础。因此,本节课在内容的安排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程教授对象是技校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活跃,好奇心强,但基础薄弱,学习的能力不强,学习的主动性也不够。但学生已初步了解了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等概念,要从这样的学情出发,来讲授本次课的内容。1)知识目标:掌握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楞次定律的应用。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规律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学习品质。3、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感应电动势方向的判定教学难点:楞次定律理解和应用重难点突破:1)首先熟记楞次定律的内容;2)弄清“楞次定律”所涉及的是变化的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动态场”;3)起阻碍作用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4)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的是磁通量的变化。5)当磁通量增加时,阻碍磁通量增加;当磁通量减少时,阻碍磁通量减少4、教学重点和难点二、教法和学法分析Textinhere依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理解电磁感应的实质。(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模拟演示,重现实验过程加深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教法选择教学手段以实例观察、实验操作、媒体演示、师生互动等多样化的方式达成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三、教学准备•为了顺利讲授这节课,我做了这些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演示用灵敏电流计、螺线管、磁铁、导线等。四、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入:设置疑问,引入新课。(2分钟)通过旧知识的回忆: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利用磁场是不是能够产生电流呢?我采用实验的方法开始本节课,让磁铁插入和拔出线圈观察电流计的指针偏转情况,指针转动说明有电流,那电流是怎么来的呢?从而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讲授新课:•实验演示,观察现象,回答问题(15分钟)•1、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会学习的乐趣,我鼓励学生上台和我一起做一个演示实验。•1)把条形磁铁放置在线圈中,静止不动,•2)把条形磁铁放置在线圈中,缓慢插入或拔出;•3)把条形磁铁放置在线圈中,迅速插入或拔出;•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看电流表动不动,偏转方向如何,偏转角度大小。•2、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通过看到的表象:条形磁铁插入、拔出,去分析其实质是通过线圈的磁通发生了变化。实验回路中没有电源,电流从哪里来?学生通过分析很容易得出结论: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流。从而引出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等概念。缓慢和迅速插拔实质是改变磁通的变化率,从而引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楞次定律,我通过提问的方式:怎样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或感应电流的方向?——创设问题情境•4实验探究、规律总结事先设计好表格,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讨论总结,得出结论:当磁铁插入时,原磁通增强,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与原磁通方向相反,阻碍原磁通的增强;当磁铁拔出时,原磁通减弱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与原磁通方向相反,阻碍原磁通的减弱。继而引出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5模拟演示,加深理解在探究实验之后配合多媒体课件模拟演示,重现实验过程,这样将磁场方向、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的方向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并学会知识的应用,实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GNS请仔细观察实验哦!NSN极向下插入拔出感应电流方向(俯视)逆时针顺时针穿过回路磁通量的变化增大减小原磁场方向向下向下感应电流磁场方向向上向下NS_+_+三)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理解新知(10分钟)•1)电磁感应现象及其产生的条件。•2)感应电流、感应电动势的定义。•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a)闭合电路;b)磁通量发生变化。•3)楞次定律感内容: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总是阻碍原磁通的变化•4)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的步骤•注意:运用楞次定律时应把线圈当成电源来看待,在线圈内部感应电流的方向和电动势的方向一致。通过例题的讲解,目的使学生在理解新知的基础上能正确、熟练地应用,通过解题的步骤,学会分析方法。小节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引导学生自己从新知、方法方面总结。既强化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六)作业及自由复习(5分钟)四)拓展练习,灵活运用(8分钟)五)课堂小结(5分钟)五、教学反思以上是我对电磁感应现象教材的认识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中以电磁感应现象概念的理解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实验为主线,运用多媒体教学,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渗透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