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秦非子秦非子(生卒年无考)(在位年代约前900年—前858年),汉族,周朝人,颛顼(黄帝之孙,传说中的中国上古部族首领)后裔。其先祖大费(即伯翳,又作伯益)佐舜驯服众多鸟兽,舜赐姓嬴。后来伯益后裔造父为周穆王御马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穆王以赵城封造父,从此造父族为嬴姓赵氏。周孝王时期(前897--888),造父堂玄孙大骆的小儿子非子(因造父之宠,也冒姓赵氏)居于犬丘(今甘肃省礼县红河、盐官一带),善养马。秦侯秦侯,公元前857-848年在位,是秦国第2位国君,其名字已经失传。根据《史记》记载,他在位十年,史书上少有秦侯的记载,只知道他是秦非子之子,其子为秦公伯。公伯秦公伯,秦侯之子。在位仅三年,史书上很少关于秦公伯的记载,大略知道他是秦侯与秦非子之后,其子为秦仲。秦仲秦仲,秦公伯之子,嬴姓。前845年~前822年在位。周宣王五年(前823年)以秦仲为大夫,令其进攻西戎,次年秦仲因战败而死。有子五人,其长子赵其即位,是为秦庄公。秦仲继位的第三年,周厉王残酷无道,诸侯反叛。西戎反叛王室,灭亡了犬丘大骆族人。周宣王即位后,以大骆五世孙秦仲为大夫,命他攻打西戎,秦仲战败被杀。秦仲继承秦公伯位二十三年,死于西戎。秦仲有五个儿子,长子庄公。秦仲死后,周宣王召集庄公弟兄五人,命令他们率兵七千人战胜了西戎。于是周宣王将占领的西戎之地封予秦仲的后人,包括过去大骆在犬丘拥有的土地。从此,秦仲的继承人被称为“西垂大夫”。秦庄公周宣王七年(前821年),秦庄公率兄弟五人以及周朝兵马七千人,击败西戎,周宣王封庄公为西垂大夫,赐以原大骆之族所居的犬丘(甘肃天水市西南礼县一带)之地。又封秦仲次子康于夏阳的梁山(陕西澄城县东北),号梁康伯,史称“西梁”。秦庄公居住于故地西犬丘,生子三人。长子世父因讨伐西戎,让太子之位于弟秦襄公。前778年,秦庄公去世,次子秦襄公继位。秦襄公秦襄公(?—前766年)嬴姓,名开。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开。是秦国列为诸侯的第一代君主。周幽王时,申侯联合犬戎进攻镐京,袭杀幽王于骊山之下,秦襄公以兵救之。周幽王被杀后,襄公面临的抉择是拥戴平王,或者拥戴携王。秦襄公审慎时势后,转向拥载平王,并派兵护送,被封为诸侯、赐岐山以西之地。前766年,襄公在战地阵亡,葬于故地西垂。秦文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公元前765—前716年在位。曾设史官以纪事,秦文公十六年(前750),伐戎初胜,扩地至歧(今陕西宝鸡东)以西,得周之余民。又制定罪诛三族的法令。是时秦人始完全定居从事农业。秦文公,秦襄公之子建立新都,文公元年(前765),文公住在西垂宫。三年(前763),秦文公从西垂宫带着七百名兵卒到东边去打猎,经甘肃的天水、麦积山、吴砦至甘、陕交壤的陕西凤阁岭、晁峪、甘峪、硖石,四年(前762),他们到达汧、渭两河的交会之处,(今陕西宝鸡、眉县附近).秦静公,又作竫公,是中国春秋时代秦国人,为秦文公之长子,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他在文公四十八年时去世,赐谥号为竫公,并改立竫公之长子嬴立(秦宪公)为秦公爵位继承人。秦静公(未即位)秦宪公秦宪公(前724—前704),春秋时秦国国君。秦静公之子,秦文公之孙。嬴姓,名立。公元前715—前704年在位。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立。《史记·秦本纪》及《十二诸侯年表》均误作宁公,据《秦公钟》、《秦公鎛》与《秦始皇本纪》所附《秦记》改正。秦宪公十岁即位,居西新邑。秦宪公二年(前714年),自郿邑(陕西郿县东北)迁都平阳(陕西眉县),同年派兵攻下亳戎荡社(陕西西安)部落。在位十二年而卒,葬西山大麓,其臣下废太子(后为秦武公),立幼子秦出子。秦出子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秦宪公(《史记》中称秦宁公)幼子,五岁即位,在位六年,秦庶长三父等令贼人杀之,葬于西山墓区(宝鸡市北陵原),复立旧太子武公。武公是秦出子的大哥,秦武公讨三父等杀出子之罪,夷其全族。秦武公公元前697年—前678年在位。初,为秦宪公太子。宪公卒,弗忌等三庶长另立秦出子为君。后出子被弗忌等杀,他才得以即位。诛弗忌等三族,集大权于王室。秦武公在位时,先后征服、并吞了绵诸、邶戎、冀戎、义渠戎、翟和貘等戎族,初设县制以管理所得之地,使秦国势力达到关中渭水流域。秦武公死后葬于雍邑平阳,首开活人殉葬制度之风,陪葬的人多达六十六人。传位于同母弟德公。秦德公秦德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嬴姓,名字失传。宪公之子。前677——前676年在位。秦德公即位以后,发展生产,并将国都迁至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自此后数百年秦稳定地以此为都。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德公下令在历法中设立伏日,并下令修建在伏日祭祀的伏祠。农历六月三伏天的说法就起自秦德公时期的秦国。伏就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有了伏天的说法以后,人们一听说入伏,就会想到盛夏来临了。伏天盛暑天热,容易致病,人们要想办法避暑、少动,自我保养的意识就提高了许多。秦宣公秦宣公即位后的第一年前675,即碰上了周王朝的宫廷政变。卫国燕国攻打周王室,把惠王赶出了朝廷,拥立王子穨,颓为王。又过了两年前673,郑伯。虢叔又杀死了王子穨,送惠王返回朝中。王子颓篡位后,秦宣公的近臣也曾力劝宣公以勤王的名义出兵,但宣公认为,一是这周惠王以大王之尊强抢臣子的土地是为不义。二是王子颓自己也是周庄王的庶子,是周王室血脉,这件事本是周王室自己的家事,外人不宜插手。三是秦国目前实力不济,纵然强力支撑,扶惠王重新登基,取得天子信任,予以封赏,以自己国家的实力,必也会不久就会被人赶下台去。与其自取其辱不如坐观时事,以静制动也许可以占得先机。于是不予应允。秦成公秦成公,嬴姓,赵氏,名载。秦德公次子,秦宣公赵恬之弟,前663年-前660年在位,《史记》载成公元年,梁、芮国两个西周旧国的王来朝见。在位三年而卒。有子七人,皆未立,其弟秦任好继位,是为秦穆公。秦穆公秦穆公(—前621),一作秦缪公,春秋时代秦国国君。汉族,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前659年-前621年)。谥号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君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秦康公秦康公(?—前609年),汉族,嬴姓,名罃。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罃。秦穆公和夫人穆姬所生之子,是晋文公的外甥,康公送晋公子重耳回国,送到渭阳,作诗:“我送舅氏,曰到渭阳”,后人以渭阳喻甥舅关系。秦康公是秦穆公和夫人穆姬所生之子,是晋文公的外甥。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晋卿赵盾主张废太子,立襄公的庶弟公子雍为君,派人到秦国迎回公子雍,于是秦康公遣秦军护送公子雍回晋国。不料中途赵盾变卦,奉太子夷皋即位,是为晋灵公。秦军在山西令狐地区被赵盾的军队挡住一一史称“令狐之役”,袭败秦军。晋灵公第四年,晋国攻打秦国,夺取了少梁。周顷王四年(前615年),秦康公伐晋,直取羁马(今山西永济南),又企图夺取桃林、崤山,晋灵公派赵盾、郤缺、栾盾、荀林父、臾骈、胥甲等三军六卿在河曲(今风陵渡地区)击败秦军。秦共公秦共公(?—前605年)汉族,嬴姓,赵氏,《史记索隐》记载名貑,《左传》名稻,秦康公之子,前608年即位,在位四年(《史记》误作五年),前605年卒。《吕相绝秦》中提到的所谓“秦三公”是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前608年,晋国赵穿进攻秦国的盟国崇国。前607年,秦共公为报复晋国入侵盟国崇国,派兵包围晋国的焦(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同年夏,晋成公派赵盾率军救援。前605年,秦共公去世,其子秦桓公继位。秦桓公秦桓公,公元前604年~公元前577年在位。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桓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81年),与晋厉公沿黄河结盟,后秦国违背盟约,与翟族合谋攻伐晋国。秦桓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79年),晋国派遣大夫魏相赴秦国宣告绝交,即率齐、鲁、宋、卫、郑、曹、邾、滕等诸侯国讨伐秦国,秦军战败逃跑,诸侯联军追击至泾阳,而后还师。秦桓公继位二十七年后去世,其子秦景公继位。秦景公秦景公(?~前537年)嬴姓,名石,是秦桓公的长子,治理秦国长达39年,将秦国势力不断推向中原。他的墓地——秦公一号大墓公然采用了天子葬仪,面积达5334平方米,1976年在陕西凤翔县南指挥村被发现,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秦景公十五年(公元前562年),晋伐郑,秦救郑,在栎邑打败晋军。秦景公十八年(公元前559年),晋悼公强盛,屡次召会诸侯,率其讨伐秦国,打败秦军。秦军逃跑,晋军追击,于是渡过泾水,到达棫林,而后追兵还师。秦景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50年),前往晋国与晋平公结盟,不久又背弃盟约。秦哀公秦哀公(俞摧以为“哀”字无义,疑“襄”字之误),其名不可考(一说名籍),中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景公之子,公元前536-前501年在位。前505年,吴国攻陷楚国国都,申包胥向秦国求救,哀公不理;包胥在秦国宫门外赖着不走,日日夜夜痛哭,竟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动容道:“楚虽无道,有臣若是,可无存乎?”于是发兵救楚,击败了吴军,吴王阖闾收兵回国。秦夷公(未即位)秦夷公,中国春秋时代秦国人,秦哀公之子,被立为秦公爵位继承人。《史记》称夷公“早死,不得立,立夷公子,是为惠公。”亦即他未曾成为秦国的正式君主。秦前惠公秦国历史上有两位秦惠公。一个前500年-前491年在位,秦夷公之子;另一个前399年-前387年在位,是秦简公的儿子。秦惠公,前500年-前491年在位,秦夷公之子,秦夷公早死,故秦哀公以夷公子惠公继位。惠公立十年卒,子悼公立。这个时期,孔子在鲁国担任要职。秦悼公秦悼公(?-前477年),春秋时期秦国君主。秦惠公之子,在位15年,《史记·秦本纪》和《十二诸侯年表》误作为14年。秦剌龚公秦厉共公(?—前443年),《史记·秦本纪》作秦剌龚公,《史记正义》作秦利龚公,秦悼公之子。前476年-前443年在位。在位期间,秦国国力强大,蜀、楚、晋等国皆来进贡。秦躁公秦躁公(前499—前429),秦厉共公之子。公元前443年即位为秦王,秦躁公十三年(前430年),西戎róng民族义渠向秦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直至渭水蒿hāo域,被秦军击退。次年,躁公卒,其弟从晋归来即位,是为怀公。秦怀公秦怀公(前499年—前425年),嬴姓,秦氏,族谱载其名封。秦厉共公之子、秦躁公之弟,前428年—前425年在位。秦躁公卒,其弟由庶长从晋国迎入,是为怀公。当时国政被旧贵族所操纵,秦怀公四年(前425年),秦庶长晁联合其它贵族逼秦怀公自杀。由于昭太子早卒,次年大臣立怀公之孙为君,是为秦灵公。秦灵公秦灵公(?—前415年)又称秦肃灵公。嬴姓,未知其名,一说名肃。前424年—前415年在位,秦怀公之孙。秦灵公逝世时,嫡子师隰(即其后的秦献公)年幼,只有五岁。灵公的叔父悼子以嫡子年幼,便夺位自立为国君,即秦简公。师隰被放逐到陇西河谷。秦简公秦简公(?─前400年),名悼子,汉族,在位15年。秦怀公之子,秦昭子之弟、秦灵公叔父。公元前414—前400年在位。前413年,秦简公出师攻魏,败于郑(今陕西华县西南)。前409年,简公令官吏带剑以防身。这是秦人积极仿效华夏,革新礼制的一大措施;次年,又允许百姓带剑。同年,魏伐秦,尽占河西地,筑洛阴、县两城,秦退守洛水(今陕西境内洛水),为加强防御,保障国内改革,简公组织军民在东境修筑长城。这是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又称秦东长城。长城南起今陕西华阴县东南小张村附近,由此趋向东北越过渭河,沿洛河右岸北上,经大荔、蒲城、白水等县,北止于白水县黄龙山南麓。今华阴县城东、蒲城县东南,尚有秦长城遗址。秦后惠公秦惠公,前399年-前387年在位,是秦简公的儿子。做了十三年国君,在位的第十三年,秦对蜀国发动进攻,攻占了南郑。病死,其子秦出公继位。秦出公秦出公(前388年—前385年),《世本》作秦少主,《吕氏春秋》作秦小主,秦惠公之子,在位2年。史上又名出子,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