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高中·数学·教材目录(150分)高中一年级·数学必修11-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1-2:基本初等函数(Ⅰ)1-3:函数的应用高中一年级·数学必修22-1:空间几何体2-2: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3:直线与方程2-4:圆与方程高中一年级·数学必修33-1:算法初步3-2:统计3-3:概率高中一年级·数学必修44-1:三角函数4-2:平面向量4-3:三角恒等变换高中一年级·数学必修55-1:解三角形5-2:数列5-3:不等式高中二年级·数学选修2-1选修2-1第1章:常用逻辑用语选修2-1第2章:圆锥曲线方程选修2-1第3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高中二年级·数学选修2-2选修2-2第1章:导数及其应用选修2-2第2章:推理与证明选修2-2第3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高中二年级·数学选修2-3选修2-3第1章:计数原理选修2-3第2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选修2-3第3章:统计案例数学选修4-1几何证明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数学选修4-5不等式高中数学知识结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代数:函数(指、对、幂)初中(一次、二次、反)三角(三角函数、恒等变换、解三角)数(复数、导数、数列)式(不等式,逻辑用语、推理证明)几何:基础(点、直线、平面)重点(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初中(直线、圆)难点(立体几何中的点、线、面的关系)方法(向量——几何问题代数处理)概率统计:概型(古典概型、几何概型)计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计算(基本概率,事件分解)统计计算(频率分布,数字特征)2/28数学必修1—第1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一、元素与集合1、集合的含义: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2、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3、集合的表示:列举法、描述法。4、集合的图示:数轴、Venn图。5、集合的分类:空集、有限集、无限集。6、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不属于。7、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相等、包含(子集真子集)。8、集合与集合的运算:并集、交集、补集。二、映射与函数1、映射(1)文字描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BAf: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2)图形理解:(3)符号表示:BAf:“f(对应关系)A(原象)B(象)”2、函数(集合为数集的映射)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f与之对应,那么就称BAf: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Axxfy),(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域:定义域:Ax的取值范围自变量,定义域既要有数学意义又要有物理意义。值域:的子集。,它是集合|构成的集合函数值BAxxfxf,)()((2)表示方法:解析式图象法列表法(3)性质:单调性,奇偶性,最值(注意定义域内的存在性)。(4)相等:对应关系完全一致且定义域要相同。三、抽象函数(没有具体的函数解析式)(1)求解析式方法(参见解读P36)换元法,湊元法,待定系数法,消去法(互倒或互反),赋值法,分段法(2)求定义域(参见解读P28)整式分式偶次根式组合式(取交集)0xy已知)(xf的定义域,求复合函数)]([xf的定义域,实质上是根据)(x的值域求其定义域。已知复合函数)]([xf的定义域,求)(xf的定义域,实质上是根据)(x的定义域求其值域。(2)求值域(参见解读P29)基本初等函数(换元得到)基本复合函数二次函数两个一次函数的比式两个二次函数的比式3/28数学必修1—第2章:基本初等函数一、基本概念真数底数对数对数运算:根指数被开方数根式开方运算:指数底数幂乘方运算:知二运算NaNbbNNabaaNNaabbbloglogbaxbxyxyayNa幂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知一函数乘方:na幂a底数n指数方根:axnx叫做a的n次方根。n为奇数时nax,n为偶数时0,aaxn对数:)且1a,0(aNax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Nxalog,a底数N真数根式:na根式a被开方数n根指数正分数指数幂:)1,,0(*nNnmaaanmnm,且0的正分数指数幂等于0负分数指数幂:)1,,0(1*nNnmaaanmnm,且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无理数指数幂:),0(是无理数aa二、基本公式bNNaablog指成对数幂成真)且01,a,0(NalogNaNa幂乘指加,真成对加;srsraaaNMNMaaaloglog)(log幂除指减,真除对减;srsraaaNMNMaaalogloglog幂方指乘,真方对乘;srsraa)(MnManaloglog换底公式,其它公式。rrrbaba)(abbccalogloglogabbalog1log)1(loglognmbmnbanam,特别地:幂函数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对数运算开方运算乘方运算Nab对邻邻对斜邻斜对cottancossin三、基本初等函数4/281、指数函数:)且1a,0(aayx定义域:Rx值域:),0()(xf2、对数函数:)且1a,0(logaxya定义域:)0(,x值域:Rxf)(3、幂函数:域和值域)种情况,分别讨论定义隔开分由51,0(axya轴对称性。倒值影响增减性;值变化规律;);,性质:过定点(10yaaa轴对称性。倒值影响增减性;值变化规律;);,性质:过定点(01xaaa对称性。倒值影响增减性;值变化规律;);,性质:过定点(y11xaaa5/28四、函数图象1、图象的平移与收扩:由一个函数图象得到另一个函数图象。将)(xfy的函数图象右移a个单位得)(1axfy的图象。将)(xfy的函数图象上移b个单位得)()(2xfby即bxfy)(2的图象。将)(xfy的函数图象扩大c倍得)(3xfcy的图象。2、函数图象的自对称:一个函数图象的左右两部分对称性分析。奇函数)()(xfxf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xfxf关于y轴对称。3、函数图象的互对称:两个函数图象的各部分对称性分析。)()(21xfyxfy与关于x轴对称)()(21xfyxfy与关于y轴对称)()(21xfyxfy与关于原点对称)()(21xfyxfy与下方上折)||()(21xfyxfy与右方左折)()(yfxxfy与关于y=x线对称(函数与反函数图象))()(yfxxfy与关于y=-x线对称五、反函数已知一一对应函数),()(ByAxxfy,等价写成)(ygx形式,再改写成),()(AyBxxgy形式。则)(xfy与)(xgy互为反函数。例:指数函数)且1a,0(aayx(Rx),0()(xf)对数函数)且1a,0(logaxya()0(,xRxf)()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图象关于xy对称。6/28数学必修2—第1章空间几何体(基本元素:点、线、面)一、柱、锥、台、球1、棱柱:底面平行,侧棱平行。性质:(1)底面与平行截面全等;(2)侧面和侧棱截面是平行四边形。2、棱锥:多边形底面,公共顶点。性质:(1)底面与平行截面相似;(2)(底、侧、全)面积比等于对应边平方比。正棱锥的概念:底面是正多边形,顶点的射影在底面中心的棱锥。正棱锥的特点:侧棱相等,斜高相等,侧面是全等等腰三角形。3、棱台: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得的部分。4、圆柱、圆锥、圆台: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直角梯形的直角腰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性质:(1)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2)轴截面是全等的矩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5、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性质:(1)半径和直径相等;(2)截面都是圆,过圆心的截面圆最大。二、三视图和直观图1、三视图:正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2、直观图:找关键点,画轴,点对应,成图。三、表面积公式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或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1、直棱柱侧面积:Sch直棱柱侧面积2、正棱锥侧面积:11''22Snahch正棱柱侧面积正四面体的表面积=23a3、正棱台侧面积:hcchaanS)(21)(21正棱台侧面积4、圆柱的表面积:)(2222lrrrlrS圆柱表面积5、圆锥的表面积:)(2212lrrlrrS圆锥表面积6、圆台的表面积:)22212222rllrrrlrrrrS()(圆台表面积7、球的表面积:24RS球8、(棱、圆)台的中截面积:2)2(下上台中SSS四、体积公式1、柱体(棱柱、圆柱)体积:hSV底柱体2、锥体(棱锥、圆锥)体积:hSV底锥体313、台体(棱台、圆台)体积:hSSSSV)(31台体4、球的体积:334RV球7/28数学必修2—第2章:立体几何一、四个公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所有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不重合的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二、线面的位置关系1、线线关系:平行、相交、异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但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线面关系:平行、相交、面内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但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3、面面关系:平行、相交、(重合)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但有无数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三、线面的平行关系1、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2、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3、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线面平行则面面平行(交线平行则面面平行)4、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面面平行则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平行线段相等,对应线段成比例)三、线面的垂直关系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线线垂直则线面垂直(平行线垂直则线面垂直,平行面垂直则线面垂直)2、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线面垂直则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则线线平行,线面垂直则面面平行)3、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4、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面面垂直则线面垂直(过垂面内一点垂直于平面的垂线在垂面内)附: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垂直射影则垂直斜线,垂直斜线则垂直射影。四、补充说明1、异面直线的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或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2、异面直线的判定:面内一点与面外一点的连线,与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3、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范围为(0°,90°]4、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范围为(0°,90°]。5、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角):范围为(0°,180°]6、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7、点到平面的距离:垂线段8、两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垂线段(有且只有一条)8/28数学必修2—第3章直线与方程一、倾斜角与斜率1、倾斜角:)180,0[2、斜率:)90(tan时斜率不存在k)(211212xx-xx-yyk二、直线方程(注意水平直线、竖直直线、过原点直线,以防对而不全)1、点斜式:)()(00存在kxxkyy2、斜截式:bkxy)(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