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市发展史2012.121洛阳城市发展史Xing名(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000)摘要: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由周公营建,建于公元前12世纪,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关键词:洛阳;城市;发展;历史洛阳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先后在此建城,建都时间1529年。[1]主要有五大都城遗址:第一,夏朝斟鄩遗址。位于洛阳市区东,伊河与洛河汇流处上游的二里头村一带,也称“二里头都城遗址”。是目前我国最早的都城遗址,创造了许多“全国第一”,在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和中国历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影响。第二,商都西亳遗址。位于洛阳市区东、洛河北岸尸乡沟一带。商代曾多次迁都,该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年代最早、保存完好的一座商代早期都城遗址。第三,东周王城遗址。在今洛阳市区王城公园一带,东西长2.9千米,南北宽3.5千米,是周天子居住和处理公务的地方。其“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建筑布局,对后世都城设计和建造影响深远。第四,汉魏故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区东15千米处,前身是周代成周城、秦代三川郡郡治和西汉洛阳城,为东汉、曹魏、西晋、北魏4代王朝的都城。四朝在此建都累计336年。都城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宏伟壮丽,在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史上达到空前水平,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大都市。城内许多建筑如永宁寺塔、太学、辟雍、灵台遗址等久负盛名。该遗址是我国保存较完整的一座古都遗址,在我国城市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第五,隋唐东都城遗址。位于今洛阳市区偏东,规模宏大,布局有序。有外郭城、皇城、宫城,以及应天门、天堂、天枢、上阳宫、含嘉仓等遗址。该都城曾集中反映了隋唐时期我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的景象,其布局和建筑风格在国内外都有影响,是我国古代著名都城。除上述五大古城遗址外,还有滑国故城、刘国故城、韩国故城等列国都城遗址。1东汉洛阳城1.1城市规模东汉洛阳城略呈不规则长方形,东城墙长4200米,南城墙长2460米,西城墙长3700米,北城墙长2700米,周长约13000米,总面积约9.5平方公里。南北长约当时的九里,东西宽约当时的六里城周为夯筑城墙,城外有宽18米~40米、深3米~4米的护城壕环绕。城门12座,但由于洛河冲毁南城墙,城墙各门只存东城墙3座、北城墙2座、西城墙3座。城门为一门三道,其间布置两道东西向夯土隔墙,构成一门三洞的城门形制。(东汉洛阳地理位置图)洛阳城市发展史2012.1221.2城市布局(东汉洛阳平面图)城内有二十四街,今发现东西横道、南北纵道各四条。城址规模较西汉长安为小,宫城位于城内北部,有南北两宫,把全城分隔为二,东汉中叶以后,北宫以北又继续修筑园苑[2]。东汉的洛阳城,市面繁华,商业发达,城南的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东汉末,初平元年(190)董卓挟献帝西迁,尽徙洛阳周围居民数百万口到长安,焚毁洛阳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化为一片废墟。1.3宫城形制洛阳城的宫城,从西汉多宫演变到南北两宫对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而且宫城面积的占全城面积的比例,较西汉之时有较大幅度的减少,且占据都市的中心位置。东汉洛阳城中最主要的宫殿建筑就是南、北两宫。1.4城市供水东汉洛阳城的城市用水来自18公里以外的涧谷之水,该凿渠引水工程始于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成于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这条水渠的落成通水,除了为护城河和宫城以及整个都城的园林用水提供充足的水源之外,还为漕运提供了良好的航道,使运粮船只直达城下仓廪。此外还为百姓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便利。1.5里&市东汉时期,城市中的居民区称作里图。[3]根据文献记载,学者认为当时贵族多居住在上东门内的步广里、永和里董卓宅在此中等处,其实城西里中也应当居住有大量贵族。洛阳市是古代城市的经济活动中心,洛阳城中出现市的时代应当比较早。西汉时期,王莽曾将洛阳、邯郸、宛、成都、临淄等五座城市中市的管理人员市长改称为司市称师。当时洛阳的市就已经呈现出繁华的景象。(东汉洛阳复原图)2北魏洛阳城2.1城市规划公元220年,曹魏于洛阳营建新都,加固城墙,废东汉南宫,集中宫室于北部中间位置。西晋亦以为都。北魏迁都洛阳后,在原址的基础上,对洛阳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洛阳的规划和布局直接借鉴北魏前期的都城平城。(北魏洛阳平面图)2.2宫城布局北魏的宫城主要依魏晋之旧宫城是在东汉和魏晋北宫的基础上兴建的,设置为单一的宫城,废除原来的南、北二宫制。宫城平面成一规整的长方形,四面筑围墙,南北长约1400米,东西宽约66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占北魏洛阳内城的1/10。宫城被阊阖门与建春门之间的东西街道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朝会宫殿区,北部为后廷寝宫区。洛阳城市发展史2012.123四面设宫墙,宫城设4门,东、南各设1门,西设2门。(北魏洛阳宫城布局)2.3外郭规划洛阳外郭城为北魏新筑,景明二年(501年)宣武帝决定在魏晋时期的宫城、内城基础上,扩大城市范围,修建了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外郭城。外郭城的范围外郭城的修建,受到洛阳地理条件的限制,南北发展均受限制,似乎应该南北狭而东西长,但是北魏的外郭城并未完全按照自然条件所提供的走向筑城,从考古材料来看,洛阳城垣是南北长、东西短,整个大城呈不规则的南北长方形。2.4里坊规划北魏洛阳城继承了前代都城居民聚居区按里划分的制度,里坊的布局环绕于宫城,益发棋盘格状化。宫城东西两侧布局趋向整齐,形成立里坊从东、西、南三面环绕宫城的布局特点。内城由于宫殿、庙社、官署、苑囿等所占面积达达二分之一以上,里坊设置很少,而城北靠近邙山,地方偏狭且“地形高显,下临城阙”,又处于宫城的背后,为军事防御重地,因此,里坊主要分布在郭城的西、东、南三面。2.5城市绿化在北魏洛阳城设计时,设计者便将绿色充分引入城市规划中,从学者们复原的北魏洛阳城和《洛阳伽蓝记》中记载的城郭、佛寺园林等,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郁郁葱葱、环境优美的洛阳城,因此北魏时期统治者的环保意识已经达到相当高的一个水平。而北魏洛阳的城市绿化则是有目的和有规划的,或者说北魏的环境意识,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北魏洛阳最重要的大内御苑叫华林园,是利用曹魏华林园的大部分基址改建而成[4]。(北魏洛阳复原图)3隋唐洛阳城3.1城市规划《唐两京城坊考》曾记载东都洛阳“前直伊阙,后依亡山,东出渥水之东,西出涧水之西,洛水贯都,有河汉之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的考古发掘报告也表明,洛河将隋唐洛阳城格局分为南北两部分,有桥相连,平面略呈方形。宫城、皇城南北毗连,建于区西北角的高地;其东有东城、含嘉仓城,西、北两面有夹城及诸小城围护,它们占据了洛河北岸的大部分城区。洛河以南以及洛北之宫城、皇城以外地面,则为面积广大的居民里坊和工商业区。(隋唐洛阳规划布局)3.2里坊洛阳城的街道、市场和里坊主要分布在皇城的东面和南面,且以洛河为界形成南北两部分。洛南有南北向街道12条,东西向街道6条,洛北有南北向街道4条,东西向街道3条,计25条。市场3个,其中西市位于厚载门内之西,南市位于洛南东部,北市位于上东门街以北。里坊是由纵横街道所组成,此次共探出了洛南55个坊和洛北9个坊,其余坊由于各种原因破坏难以确定。洛阳城市发展史2012.124(隋唐洛阳里坊布局)3.3城市给水隋唐洛阳城的花园城市得益于其周围伊、洛、涯、涧4水丰富的自然水资源。其中伊水掠城南来向东北流;洛水由城西上阳宫南入城,并沿皇城城南向东横贯全城,是对洛阳城市影响最大的一条河流;渥水由城北入城汇人洛水;涧水即谷水从城西北角流入城内,流经宫城、上阳宫、西苑,终汇人洛水。由此可见,隋唐洛阳城不仅洛水贯城,而且三面环水,伊洛2水又近似平行,十分有利于开凿水渠。这样的自然水系,不仅提供了城市中宫禁、苑囿用水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又满足了城市园林的用水,为后来造园活动的兴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隋唐洛阳城市给水示意)4北宋洛阳城宋代洛阳,主要指北宋洛阳,它是宋代的西京。与都城汴京合称为“两京”。洛阳的历史地位在唐朝已经奠定。武则天时期,以洛阳为神都,又叫洛州为都城。后唐曾建都于洛阳。北宋定都汴京开封,称为东京,称洛阳为西京即洛阳的陪都。4.1唐朝和五代十国后,洛阳的逐渐衰落唐末战乱之后,长安、洛阳均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昔日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开封建都在草创阶段,朱温在以开封为东都的同时,又以洛阳为西都,并长期驻跸于此,所以洛阳仍保持着陪都的地位。五代时期,从洛阳本身的城市演变来考察,时或首都,时或陪都,大体上保持着都城的地位。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最终决定开封彻底取代洛阳并一跃成为国都[5]。第一,唐廷失去河北和江淮经济的崛起造成唐朝经济地理和财政形势的变化,促使唐廷愈来愈倚重通过汴水来获得江淮地区的财富,因此处于汴水咽喉位置的汴州的地位就愈加上升;第二,裴耀卿的漕运改革造成洛阳失去漕运中心的地位,刘晏的漕运改革造成开封获得该地位;第三,唐代宗和德宗时期一系列围绕着运河进行的军事争夺进一步促使开封成为维护漕运安重镇;第四,也是最关键的,洛阳的漕运条件渐渐逊色于开封。隋唐时代的东都洛阳,有宫城、皇城和京城三重,京都之内,纵横各十街,整齐划一,表现出非凡的帝都气派。根据唐人韦述的记载,皇城至京城正南门的定鼎门大街,也即御道,广百步,其他如上东、建春二横街为七十五步,长夏、厚载、永通、徽安、安喜及左掖门等街,各广六十二步,余小街各广三十一步。在街道之间,隋有一百零三个里,三个市;唐改里为坊,有坊一百一十三,市三。每坊四周各长三百步,中开十字路,四出趋门,从坊的大小相同这一点上看,比长安之坊还规整得多。到了宋初,洛阳河南府的两个附郭县,一曰河南县,管4乡54坊;一曰洛阳县,洛阳城市发展史2012.125管3乡43坊。两县中去掉所属乡村,共有93坊,大体上反映了西京坊制的恢复情况。北宋中期,西京有坊120,其中88个隶河南县,32个隶洛阳县。关于隋唐时期洛阳的“市”,至宋而逐步消失。如隋之丰都市,唐改曰南市。原占二坊之地,至贞观九年(935年)即占半坊,另一半名通利坊。唐末大乱后,张全义治洛阳,将南市改为临时的河南府治所在地,使南市与通利坊成为南北二城的居民区了,宋朝不可能在这里恢复那种坊市分离的“市”,只能一沿其旧。宋时洛阳的时泰坊,本为隋之通远市,周六里,这个市南临洛水,后亦废掉,唐显庆中旧市改坊,宋亦名大同坊。宋代洛阳有北市坊,本邻德坊地,唐显庆中创为北市,后废市改坊,包括邻德坊在内,原均为北市,到五代时,市的面积已大大缩小,尽管后唐时还在北市行刑,保留有北市之名,实际上很快就被官僚建宅与设置寺院而报废了,至宋而为应天院廨院。由上可知,从唐末到北宋,洛阳原来的专门“市”已不见提及,都划成坊,增加了建筑,成了居民区。这个史实说明,宋代的洛阳城内已是由原来的坊市分离制,嬗变成新的坊市合一制,坊中居民面街而居,沿街成市,这是洛阳城市演进过程中的一大进步。(北宋洛阳布局图)4.2三城垣墙与皇宫根据《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记载,宋代洛阳有宫城、皇城与京城(外城)三重,均为沿袭隋唐城而来,但周长略有不同[6]。宫城,周长九里三百步,座落在京城之西北。隋时,旧名紫微城,唐代相因,周长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步,高四丈八尺(注:关于唐洛阳宫城长度,《旧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作“城东西四里一百八十步,南北二里一十五步,共合十三里三十步”。《新唐书》卷三十八《地理志》作“周长四千九百二十一步,其崇四丈八尺,长度合十三里二百四十一步”。二者所记宫城周长,均与宋不同,可见宋洛阳宫城可能有所缩小。所以《河南志》在《宋城阕古蹟》部分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