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祖宝诰志心皈命礼随方设教。历劫度人。为皇者师。帝者师。王者师。假名易号。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炁。化行今古。着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阴阳。命雷霆用九五数。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御制道德经讲义序伏惟大道。玄理幽深。神妙感通。觉世度人。超万有而独尊。历旷劫而不坏。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后天地而不见其终。夫道由心得。经以印证。朕皇考顺治元年。奠定神州。偃武修文。六年开科选贤。殿试三甲。山西举人宋龙渊。钦选探花。该员在京供职三十余年。勷赞中枢。公正体国。康熙十八年。致仕还乡。专修清静无为之道。又历二十载。内功圆满。特注道德经讲义一书。兹由其子宋家廉现供职太常寺少卿进呈御览。朕久欲效黄帝故事。访道崆峒。今得此项讲义。崆峒之言。悉在是矣。爰道德经。自历朝以来。注释是经者。无虑数十百家。虽众说悉加于剖析。而羣(群)言莫克于折衷。朕素钦前国史馆总裁。都察院都御史。兼经筵讲官。侍读学士元老故臣宋龙渊所注道德经讲义。其言洞彻。秘义昭融。见之者如仰日月于中天。悟之者如探宝珠于沧海。因此特命锓梓。用广流传。凡宗室皇胄。暨文武臣工。均皆敕读。果能勤诚修习。获最胜福田。永臻快乐。敕书为序。以示将来。康熙四十二年十月初八日题于御书房。考证经注序太上道德经。岂易言哉。虽玄门之精奥。其实修齐治平之理悉备焉。与吾儒之成己成物相表里者也。道本无言。非言莫喻。理炳日星。世人罔觉。所以老氏不得已。而阐发五千言。言言见谛。使人开卷有益。因言识心。不致偏奇邪见。流于异端。但言曲而理微。人性有顿渐。未易尽识其妙。山西名士宋龙渊先生。沈潜于道。念有余年。专心致志。开示后学。分章逐句。无不诠解。可谓致详且尽。此经八十一章之内。间有与五经四子之书相发明者。于大易之旨。尤多脗(吻)合。尝读功成名遂身退一语。窃叹古今来贤士大夫。往往建不世之勋。迨其后卒鲜令终。缘知进而不知退也。唯西汉留侯。愿谢人间事。从赤松子游。差堪语此。余既善诵老子之言。而喜读宋子之注。实获我心也。不揣固陋。而为之序。时康熙四十二年冬十一月九门军都杨桐题于介山草堂。重刊龙渊子注道德经讲义缘起自汉迄今。注道德经者。代不乏人。要以清初龙渊子宋常星真人所注为最精窍。龙渊子清初太史。历官国史馆总裁。都察院御史。致仕还乡。潜心研究。注道德经讲义。阐发隐微。清圣祖仁皇帝。尊为天书。命以五龙铜板制印。王公鉅卿。有功德者。始得获赐一部。其为当时重视可知。民国初元。刊版一次。流传至今。存书不多。同人等诚恐年久湮灭。爰为发起重刊。使修道之人。得渡迷津。而登道岸。海内同志。定必乐观厥成也。是为引。民国二十八年岁次己卯九月重阳日玄学会同人谨识。太上道德经讲义金莲正宗龙门法派第七代龙渊子宋常星注解第二十三代玄裔清霞子陈振宗校印观妙章第一恭闻无极而太极。自然无为之实理。谓之道。造道而实有得于己。谓之德。经者。真常不易谓之经。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出生了死之真诠。治国修身之总要。自古圣贤。莫不从此而观徼观玅(妙)。但世俗之人。智见梗塞。心识蒙昧。不能造道以求实德。所以经粗入妙者鲜矣。凡看经之法。须当正心诚意。不可轻忽放过一字。将自己之言行。体认圣贤之言行。或有不能行者。必须奋志勉力。或有不能明者。必须拜问明师。久久行之。自然心地开明。若或草草看过。心地不明。大道未彻。与不看者何异乎。道。可道。非常道。道之一字。先天先地之先不为先。在后天后地之后不为后。最极最大。最细最微。无方圆。无形象。大无不包。细无不入。极大。尚有可量。极细。尚有可指。惟道极大不可量。极细不可指。乃是至妙至玄。无极太极之大道也。可道二字。凡落于言句。便是可道。真静悠久。谓之常。可道之道。即非真常之道也。口既能言。有所形容。有所指示。亦必有所变换。既有变换。岂能常久乎。故曰。可道非常道一句。名。可名。非常名。名之一字。即是无名之真名也。凡有名象。皆可名。谓之名。此为有变有易之名也。无变无易不可名。有变有易。所以谓之非常名。天壤之间。形形色色。品汇何穷。其间安名立字者无穷。但万物之名。可以安名立字。大道之真名。虽以道字名之。总是强名。毕竟无名。人能悟可名之名。又悟无名之名。则种种之法。种种皆空矣。无名天地之始。太极未分。阴阳未判。本无极也。其间无不有太极。无不有阴阳。不可指太极。不可指阴阳。即是无极。天地本无名。因形象而有名。天地尚在道之后。所以无名乃天地之始。在人心乃喜怒哀乐未发之时。寂然不动之地。此谓人心中无名天地之始也。修道之人。果能知此无名之始。便知天地之始。一切有名者。皆属后起。可知是变灭不常。而非常名矣。有名万物之母。大道既无名。又言有名者何也。有此道。即有此理。有此理。即有此天地万物。以无而生有。以一而化万。皆从无极所发。此无极之名。为有名万物之母。皆是自然之妙。所以天地从道而生。万物自道而成。道为天地万物之母者。信可知矣。修道之人。若能知此有名之母。便知万物虽各具一性。实同于一性。虽各具一名。实本于无名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无者。无声无臭。自古及今。无有改易。是以谓之常无。此是太上欲世人在常无之中。要观其至道生生化化之妙。真常之妙却在无中而生有。其有不尽。所以为妙。人果能观常无。而会心于其妙。则知常无者。即无名天地之始。经中言常无欲以观其妙。即是此义。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有者。有形有象。自古及今。在在皆然。是以谓之常有。此是太上欲世人在常有之中。要观其至道的的确确之徼。实在之窍。却在无中而有据。隐微独知。所以为窍。人果能观常有。而洞见其徼。则知常有者。即是有名万物之母。经中言常有欲以观其徼。即是此义。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此两者。谓常无常有也。有无之名虽异。其实皆在无极中而所出。故曰同出。名不得不异者。无可以无名。断不可以言有。万物之朕兆未形也。有可以有名。断不可以言无。万物之形色已着也。玄者。不可执捉。不可端倪。无形象。无言说。至静至明。至圆至活。至显至露。至真至常。浑化无端。妙用无方。是以谓之玄。经中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盖是此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无朕兆。无端倪。可谓玄矣。乃至极之又极。微之又微。真之更真。确之更确。非玄之又玄乎。是以观于无而识玄之妙。观于有而识玄之真。观于有无之同出。而愈识玄之变化无穷。在太虚为太虚之妙。在天地为天地之妙。在万物为万物之妙。一切有形无形。有色无色。莫不出入于此门。是以谓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若即吾身识众玅之门。朱子云。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知此可以言道。虽天地至大。万物至繁。不出吾人性分之中。人果能勘透玄之又玄。则识窍识妙。有名无名。可道不可道。皆不须远求。何用创为无稽邪说。以蛊惑愚迷。自取罪于圣人乎。观徼章第二恭闻大道之玅。不无不有。不色不空。物物全彰。人人本具。乃天地未始之大象。乾坤未立之祖根也。不属思求。非从言会。学道之人。果能离分别。绝名相。归道德于身。以无为而应物。不起美恶之想。不生有无之见。不设难易之谋。不有长短之争。不行高下相倾之事。不作音声逆顺之为。或治国。或齐家。或修身。绝无支离缠绕之弊。除却牵强慠忤之心。此等所为。则万有之实理。未尝不空。万事之幻境。未尝不真也。到此天地。虽不以道德自居自有。道德之功力。终身不去矣。此章是太上伐妄归真之旨。教天下之人。观徼而入妙之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只此皆知二字。其恶其不善。便从此处有之矣。大道之妙。美者贵乎藏。善者贵乎隐。譬如天地之化工。造物之神机。循环无端。无始无终。人不能知也。皆知之美。皆知之善。是已显著于形足迹。人人欲得。事事安排。不知美之为美。善之为善。惟独自然。惟独无为。以皆知之美而为美。则暴于外而未必有公物之实。以皆知之善而为善。则衒于迹而未必有真诚之念。焉得不谓之恶乎。焉得不谓之不善乎。故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四句。故有无相生。故之一字。一切事之因。承上文而言之者。谓之故。有之一字。譬如有天地。有人物。有形器。有名象者。皆谓之有。无之一字。譬如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希夷微妙。可以神会。不可名言者。谓之无。相生二字。即是生生不已。变化不穷之义。当时太上恐后人见有执有。认无执无。所以发明有无相生之旨。人皆知有之为有。无之为无。不知有而不有者。乃是以有入无也。无而不无者。又是以无入有也。是故有无不颠倒。则阴阳不返覆。阴阳不返覆。则相生之道不立矣。此所以有无相生之妙。隐显莫测。变化无穷者此也。文中言有无相生六字。盖是此义。难易相成。难之一字。譬如心思不能到。人力不能胜。或天时。或人事。背乱乖违。不能成就。是以谓之难。易之一字。譬如不有造作。不用心机。自然而然。无为而为。是以谓之易。不知难者。不可徒畏其难。妄生穿凿。多作安排。因物处物。随其自然。则难者自变而为易。易者。不可徒忽为易。任意悠游。怠荒忽略。物来不顺应。事至不能通。则易者亦变而为难。难之成易。易之成难。难易之相成。皆是用心于见解知觉。迷执于有欲有为。若能以道识妙。顺德识窍。虽至难之事。未尝不容易而成也。故曰难易之相成一句。长短相形。天下之事。有长必有短。有短必有长。譬如人以人为长。而我有长于人者。则我为长。而人短矣。我以我为长。而人有长于我者。则人为长。而我又短矣。相与比并。眼见之长短。无所不见矣。修道之人。果能明长短之理。不起是非人我之情。不生太过不及之念。何有长短之分。长短之事。故曰长短之相形一句。高下相倾。高者不可为下。下者不可为高。各安其本分。循其自然。安有相倾之理。惟高者自恃其高。而有凌物傲世之气。是高者倾于下。下者不自安其下。而有欺上灭长之心。是下者倾于高。高下相倾。皆是舍道之希夷。贪身外之闲气。若肯曲己全人。不生忌妒。其高其下。不待勉强。自有一定之实理。而不易矣。故曰高下之相倾一句。音声相和。凡天地之间。五行成物。而水火木金土。无不有音声焉。金空则响。响则有声而音和。木被风摇。摇之有声而音和。水激有声而音和。火烈有声而音和。土为缶器有声而音和。声中有音。音乃成声。无物不有音。无物不有声。声因实而虚呜。音因虚而空应。阴阳互合。生于自然。所以为音声相和一句。前后相随。前后二字。无名之始谓之前。有名之后谓之后。天地之始终。人事之循还。皆有前后相随之义。一动一静。互为其根者。阴阳之相随。一寒一暑。迭成四时者。气候之相随。由此而推。一反一正。一去一来。一清一浊。一消一长。莫不是此相随。故曰前后之相随。盖是此义。以上六句。是太上破天下之人。当知美恶之事。不可惑于有为之意。大道之实理。本不分美恶。不辨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莫不浑融一贯者。但因天下之人。以有为为美。以有为为善。种种对待之微机。虽欲止之。岂可得乎。人能去此六种之妄见。真妄两忘。观玅之门。自此而入矣。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以二字。乃是承上起下之辞。无为者。自然之大道。本无所为。故以无为言之。不言者。因自然之大道。本无所为。又且无所言也。故以不言明之。细想天地司其覆载。圣人司其教化。圣人之道德。便是天地之元气。天地以无心而运化。圣人以无为而教民。天地以不言而善应。圣人以寂静而感通。所以处无为者。盖因不待为而事始成。行不言者。亦因不须言而教始明。感而遂通。过而即化。过而即化。即是无为而为。感而遂通。即是不言而言也。经中教人。皆是性分中本然之妙理。不过欲人自悟其本性而已。性外何曾多言一字。故曰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句。万物作焉而不辞。此句言天地生成万物。千变万化。自然而然。当作而作。未尝辞而不作也。可比圣人教化万民。亦千变万化。自然而然。当行而行。亦未尝辞而不行也。故曰万物作而不辞一句。生而不有。此句言天地以无心为心。生育万物。皆自然而然。未尝容于有心也。圣人亦是以无心为心。教化万民。亦皆自然而然。未尝容于有心也。故曰生而不有一句。为而不恃。此句言天地虽然无为。无为之中。自有不为而为之妙用。不求人知。不求人见。即是化工之巧。未尝自恃其能也。不但天地之巧。有如此之妙。想圣人之教民。无为之中。亦有不为而为之妙用。亦不求人知。亦不求人见。亦未尝自恃其能也。故曰为而不恃一句。功成而弗居。此句言天地生万物之形。成万物之性。其功虽然莫大。何尝以功自居乎。可比圣人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