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各章节学习重点-61762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期末考试各章节课后重点内容1.古代唯物辩证法自然观,古希腊与古代中国的比较分析1)古代唯物辩证法自然观:古希腊朴素辩证法(1)核心观念是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把自然界当作一个统一的有机体(2)思维特征是缺少科学实验和分析,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只是直观地勾画了整个自然界的轮廓,不能说明构成自然界总画面的各个细节2)与古代中国的比较分析:(1)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自成一派,与古希腊哲学异曲同工(2)中国古代自然观萌生于商周时期,确立在春秋战国时代(3)讲求物我一体、天人合一,注重意会体悟。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念: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2)利:与自然科学发展相适应,引发自然哲学的巨大变革弊:形而上学性、思维局限、以偏概全。3.辩证唯物自然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1)立场观点: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人类也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客观产物;在自然界和人类以外,不存在任何神秘的东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久的产生和消亡之中,处于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之中。2)方法:方法是辩证的,认为整个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它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实验和理论、归纳和演绎、逻辑和历史、抽象和具体辩证结合起来的方法论。4.运动、发展和联系的自然观念,及其近现代科学依据1)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任何物质形态都处于不停顿的运动变化之中,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进化和退化、前进运动和后退运动、向上分支和向下分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统一。自然界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物质系统都是在大量偶然的随机因素中发展着,这个发展过程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偶然性减少的进化过程,在另外的条件下则表现为必然性减少的退化过程。这样,自然界总是经历着进化和退化相统一的真正发展的历史,也是一些事物瓦解、另一些事物涌现的真正历史。2)近现代科学依据:它根植于如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就是系统科学的典范。√5.进化-退化的辩证关系,(注意,进化是有条件的)自然界是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进化和退化都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具有辩证关系(1)对立性:有质的区别,物质基础、发生条件、发展方向截然不同(2)统一性:都是物质客观属性,相互包含、共生依存、融合交替、此起彼伏(3)进化是有条件的。进化条件: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必须处于远离平衡的状态;产生有序结构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正反馈推动系统走向有序;涨落和突变是产生有序状态的条件。6.人类是如何超越自然界的1)自然演化创造了人类,劳动的作用居功至伟(唯物史观)2)社会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四个阶段:古代——人类被迫屈服自然;近代——人类力求征服自然;现代——人类屡遭自然惩罚;当代——人类寻求与自然和谐相处7.当代社会的生态危机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化解和摆脱这种危机20世纪以后全球生态危机主要表现为: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实质上是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的问题,人口不可能无限增长,地球的容量是有限的。解决:自觉控制出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环境容量。能源、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矛盾,人工自然一方面提高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失衡。解决:生态产业的建立,将大大缓解人工自然对天然自然的破坏,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最佳选择。8.结合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说明谋求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贯彻落实:1、全面发展: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2、五个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国内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彩、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4、资源节约型经济、环境友好型社会、科技创新型国家。9.科学认识的基本特性(1)实践检验是科学划界标准,可检验性是科学区别于非科学、伪科学的根本标志(2)可检验性(客观对象、可控条件下研究、可重复、可检验)(3)系统性(逻辑工具、形式结构、内容完备自洽)(4)主体际性(科学范式相近相通、指称一致、主体通约、社会承认)10.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对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1)科学精神。(1)求真务实,追求真理,有条理的怀疑精神(2)开拓创新精神(3)勇于探索,无私奉献,以人为本,造福人类2)科学观念:主要影响人们世界观的、重大的科学观念。如牛顿力学的机械论观念,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进化观念。3)科学方法:观察和实验的方法,逻辑方法(比较,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等)、非逻辑方法(直觉、想象、灵感等)√11.两种科学价值观的分析对比1)科学价值中立说科学是关于各种事物是怎样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知识,属于是什么的问题。伦理是关于人们行为的目的,属于应当怎样的问题。科学追求真理,价值追求功利2)科学负载价值说在理论方面,科学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或其过程的规律性,是人们从迷信中解放出来;在实践方面,应用科学认识去改造自然,使人们从自然力的束缚下获得自由√12.科学问题的来源,科学课题的原则1)科学问题来源:源自社会实践,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常识问题,无知问题,虚假问题不是科学问题。科学问题可以分为事实问题,理论问题,常规问题和反常问题等。(1)、现有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2)、理论内部的矛盾,自身的非自洽性(3)、不同学派的争夺(4)、社会现实的需要,已有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社会需求(5)、科学家兴趣和心智偏好2)科学课题的原则(1)、社会需要的原则(2)、理论创新与创新性原则(3)、科学逻辑性原则和现实可行性原则(4)、适度超前和冒险原则√13.实验观测与科学理论的关系(1)这不是简单的反映关系,“白板说”并不成立(2)科学理论都有观察实验依据,但都经过了科学思维加工处理,蕴含了人的主观创造(3)观察实验也渗透着科学理论,描述和解释方式都有“理论负载”,观察实验的价值取决于科学理论(4)科学活动是依据人的认识和实践水平,设计观察实验,构造科学理论。14.科学假说产生条件,科学假说的特征1)产生条件:(1)、出现前所未有的科学事实(科学发展,反常实例)(2)、原有理论的推广和衍生(3)、协调理论内部矛盾(4)、纯粹的思维创造。(实际意义若有若无)2)特征(1)、有科学依据,合乎逻辑规范(2)、思维创造能动性,个体认知差异较大(3)、科学认识的探索性,多数是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少数幸存下来,过渡进化为科学理论(4)构造科学假说是科学认识的必经之路√15.科学理论的逻辑检验和经验检验进行分析比较1)逻辑评价是指科学理论是否合乎逻辑认知和科学理性(1)相容性评价(理论背景)(2)自洽性评价(逻辑严密)(3)简单性评价(科学认知偏好)2)经验检验是指直接诉诸经验来检验理论的真伪,但经验检验原则尚未取得共识(1)经验证实(经验主义、归纳主义、实证主义、操作主义观点)(2)反驳证伪(批判理性主义、演绎主义、证伪主义观点)(3)范式比较(历史主义、科学社会学观点)16.科学理论的社会评价(外在评价)会涉及哪些因素科学理论的扩散传播和社会确认是科学社会学问题,这属于科学理论的外在评价(1)科学创见具备主体际性(主体间性)(2)科学理论讲求“修辞技巧”、“合时而用”(3)科学理论的社会确认主要取决于社会文化环境17.科学理论的三种发展模式(三种发展观)1)逻辑经验主义(1)注重归纳-演绎方法论,认同循序渐进发展模式(2)科学假说从经验中归纳得来,再借助演绎法推出理论预见,预见经受新的经验检验2)批判理性主义(1)看重猜思-演绎-反驳方法,认同“否定之否定”发展模式(2)科学研究是“思维的自由创造”,“没有逻辑通道”(3)科学始于问题,问题催生假说,假说相互攻讦,去伪存真3)历史主义(科学社会学)(1)看重科学文化背景,主张“范式”发展模式(2)科学认识与文化背景、科学组织息息相关,科学进步就是“范式“更新(3)“前科学→常规科学→科学革命,循环往复的过程18.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时期,科学理论的结构性变动1)科学理论是由“硬核”和“保护带”组成(1)“硬核”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理论的核心部分,不容反驳(2)“保护带”由一些辅助假设和初始条件组成,可以适当调整或变动,以对付“反常”情况的挑战,保护“硬核”免受侵犯2)常规科学时期,科学理论结构微调科学发展是原有理论的应用、深化、完善和修改,相当于调整“保护带”3)科学革命时期,科学理论结构更新“反常”冲击此起彼伏、理论无法自圆其说,假说激烈竞争,“保护带”失效,“核心”丧失权威,最终“胜者为王”,重建全新“核心”和“保护带”,导致理论的更替。19.三种技术结构形态和技术演进变迁三种技术结构及演变态势(1)经验型技术结构(以手工劳动经验和技能为主导要素,农业社会的主导技术结构)(2)实体型技术结构(以机器等技术手段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3)知识型技术结构(以技术知识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在后工业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技术结构的演化过程交织着各种矛盾:技术活动要素与技术结构的矛盾;技术结构与社会物质技术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物质技术基础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形成了技术结构的演化机制。20.技术认识特征(1)科学合理性(2)社会价值性(3)实践指向性(4)复杂综合性√21.技术方法和科学方法的辩证关系技术与科学是辩证关系(对立统一)(1)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深受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和制约(2)技术注重改造自然、创造世界,是主观见诸于客观(3)技术注重经验、技能,多快好省地解题(4)技术强调从普遍到特殊、从要素到综合1)科学方法是认识自然的方法,是客观见诸于主观;技术方法是改造自然、创造自然的方法,是主观见诸于客观。2)科学方法注重定理、原理和学说的建树,崇尚理性,扬弃经验,力求解释因果性,解释规律性;技术方法注重规则、程序和手段的确立,崇尚实践技能,重视经验,力求合理有效的解决问题。3)科学方法强调从特殊到普通、从整体到分析,科学实验是为了实现从经验到理论的过渡;技术方法强调从普通到特殊、从要素到综合,技术试验是为了实现理论到应用的过程。4)科学方法的选择与社会体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较远;技术设计和方法的选择与社会诸因素紧密相关。√22.两种技术价值论对比分析1)技术价值中立论:技术不受主观因素影响,社会意识影响技术效能,但不会改变技术内涵。技术的正、负效应与技术无关2)技术价值负荷论:技术主体有价值取向,技术活动渗透了人的所思所虑,技术活动就是社会实践23.当代社会的技术伦理问题1)现代技术全面介入社会生活,引发生产生活方式变革2)技术严重冲击传统伦理道德,导致“文化焦虑”,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运行态势(当代科学的价值问题,引起的伦理道德问题——生育控制、无性繁殖、生态伦理、个人信息等等)√24.辨析分析三种活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技术创新)1)技术引进:解决技术上的“从无到有”问题,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奠基性作用,对于落后地区至关重要2)技术改造:解决技术的“从低到高”问题,持续推动生产力变革提升,这是最为普遍的技术活动3)技术创新:前瞻性、原创性的发明创造。引领生产力革命,引发社会经济持续进步再补充1个知识点1.人与自然的关系答题要点:矛盾的统一体,辨证统一1)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人必须依赖自然界而生活,自然界也由于人的存在和活动改变其面貌。2)相互对立。传统的价值观,以人统治自然观为指导思想,一切以人为中心,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以人为根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