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最新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目标开发阶段(1930年以前)多目标开发阶段(1930-1970)流域综合治理发展阶段(1970-1990)可持续及回归自然式再发展阶段(1990以后)1.国外水资源管理发展国外水资源管理历史可追溯到独立战争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尽管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自然条件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尽相同,但近年来,各国的水资源管理却有着一系列相似的做法。共同点强调水资源公共性统一管理实行流域水资源经济手段实行水资源管理公众参与加强水的立法1.1美国模式美国通过1965年颁布的《水资源规划法》确立了水资源理事会,主要成员包括城市发展部、交通部、农业部、内务部以及环境保护局等重要成员,由此可见美国的水资源管理具有统一性,水资源理事会在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具有权威性,其制订统一的政策也能够很好的实现各部门以及各地区的协调发展。美国的水权赋予了各州对水资源拥有独立的所有权,在水资源使用全方面,美国西部许多地区实行“优先使用权”制度。1.2日本模式日本在水资源管理体系中同样强调集中统一的规划管理,同时也按照水功能用途的不同事项统筹分管的模式,通过各个部门提供的资料以及规划由国土厅总结并制定长期的全国范围内的水资源供给以及利用规划。《日本河川法》规定河川属于公共财产,河川的使用要经过管理者的认可,同时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要求在水资源使用者相互协商的原则下,尊重各方面的利益,实现公平的水资源利用。1.3法国模式法国曾实行过以省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但是随着工业、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需求迅速增长,污染不断加剧,促使法国对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并在1964年颁布了《水法》,从法律上强化了全社会对水污染的治理,建立了以流域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模式。1992年当局明确指出,“实行以自然水文流域为单元的流域管理模式”,设置中央级、流域级、地方级三级水资源管理机构。2.中国水资源管理发展中国水资源管理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和春秋时代霸主会盟议定用水规约。然而,水资源管理的快速发展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水资源管理取得重大进展,其发展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保障防洪安全、解决供需矛盾为主的工程水利阶段(1949-1997)人水和谐共处、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的资源水利阶段(1998-2008)以人为本、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为主的民生水利阶段(2009-至今)3.中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状况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恶化等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中国水资源分布图4.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概念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种行政管理制度,它是指根据区域水资源潜力,按照水资源利用底限,制订水资源开发、利用、排放标准,并用最严格的行政行为进行管理的制度,其核心是由开发、利用、保护、监管四项制度来构成。5.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内涵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以水循环规律为基础的科学管理制度,在遵守水循环规律的基础上面向水循环全过程、全要素的管理制度,是对水资源的依法管理、可持续管理,其最终目标是实现有限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的管理。6.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体系构成体系构成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实现目标理论基础保障措施6.1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通过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提高能力、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保障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6.2基本原则基本原则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因地制宜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制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控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红线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控制红线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控制红线到201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三条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制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控制红线到2015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20年: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水资源管理与责任考核制度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江河水量分配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地下水管理保护制度水资源统一调度制度国家水权制度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制定用水定额与计划管理节水技术改造节水强制标准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入河排污口管理制度水体水质监测制度水源地管理制度水生态补偿机制水体水质预警制度四项制度用水总量控制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用水效率控制制度水资源管理责任人制度水资源保护责任人制度水资源管理的考核制度理论基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循环理论水量平衡原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高效利用水体排污总量控制6.5.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基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实现最严格水资源制度本质上就是要在取水、用水、排水三个方面严格控制,减少水资源开发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体排污总量,以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承载、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6.5.2水循环理论水循环的机理和特点决定了水循环是永无止境的,但是可再生并不意味着无限可取。因此开发利用水资源过程中,一定要转变观念,实施最严格的管理,以保证水资源的可再生性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5.3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原理的存在,决定了宏观和微观上的“开源”措施均不是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根本措施。只有严格的“节流”措施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6.5.4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实质就是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方面提高水的分配效率,合理解决各部门和各行业(包括环境和生态用水)之间的竞争用水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促使各部门或各行业内部节约高效用水。6.5.5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的直接效用就是提高用水效率,杜绝各种用水浪费,更进一步的减少取用水总量,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最终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5.6水体排污总量控制水体排污总量控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流域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通过行政与经济干预以及各种技术措施,逐步将污染物排污总量控制在水环境容量范围之内的过程。保障措施科技支撑保障的建设控制指标分解的研究三条红线指标选择和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的建立水资源监控体系建设投入机制的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健全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先进的技术和制度能够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实施提供科技保障,如加快基础水文信息数据的采集和观测,加快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与限制排污总量核算和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时空分配的研究等,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供有效实施的前提。6.6.1科技支撑保障的建设6.6.2“三条红线”指标选择和控制指标的分解研究当前反映取水、用水、排水过程的指标很多,但是缺乏将其作为统一整体考虑的指标体系,因此要加快完整控制指标体系的研究,迅速着手于对国家层面的宏观控制指标进行分解的工作,建立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红线指标体系。6.6.3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的建立将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的主要指标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6.6.4水资源监控体系的建设加快建立与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管理、水功能区管理要求相适应的监控体系;加强省界等重要控制断面、水功能区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监测能力建设;加快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水资源管理向动态、精细、定量和科学管理转变。6.6.5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的完善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统一调度;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拓宽投资渠道,建立长效、稳定的水资源管理投入机制;保障水资源节约、保护和管理工作经费,对水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给予重点支持。6.6.6政策法规和社会监督机制健全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大力推进水资源管理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进一步提高决策透明度。上海作为全国首批试点省市之一,将率先开展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大战略举措,建立起以用水总量控制和水量分配管理等为核心的“三条制度红线”并用2至3年时间,率先确立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并将红线控制指标逐级分解,率先建成水资源管理系统,率先建立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水资源管理制度上海率先试点最严格第一条红线核心用水总量控制水量分配管理目的实现地表水的合理利用和地下水的采灌平衡,建立和完善以各区县和企业为对象用水总量控制分配和管理制度措施完善水资源论证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第二条红线核心节水型社会建设目的实现用水控制提高用水效率措施完善计划用水定额管理建设节水示范试点供水集约化第三条红线核心纳污总量控制目的控制排污总量保护水质、生态环境措施饮用水水源地的达标建设污水厂网建设截污纳管和污泥治理河道综合治理上海试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主要目标开展工作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22.07亿立方米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5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34建立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建设节水社会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法律保障建立评价考核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新密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新密市是河南省主要卫星城市,已纳入大郑州建设规划,目前其经济社会进入全面发展阶段。然而水资源短缺,城区供水十分紧张,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直接关系到该市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划定新密市规划水平年2015、2020、2030年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非常重要。具体实施如下:(1)主要指标选择水资源开发利用红线水效率红线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氨氮污染物入河总量COD污染物入河总量亩均灌溉用水量(2)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确定方法(3)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值确定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