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受力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浅谈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方法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中峰中学吴勤胜(邮编:408009)摘要:初中物理受力分析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一大障碍。为此,我在这里肤浅的谈一谈如何对一些常见情况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以期有所帮助。物体受力分析,总的原则是先确定研究对象,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其受力情况;也可以用“假设法”来分析。在分析物体受力时,要抓住影响物体的主要因素,忽约次要因素,还要根据物体所处的具体环境具体分析,不要多分析一个力,也不要漏掉一个力。关健词:物体受力分析初中《物理》力学中的受力分析抽象、难理解,对于不少学生来说,是学好物理的一大障碍,因此,大都数学生感到“力学”难学,从而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此,我想就如何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谈一些我自己的看法。一、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1、处于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平衡力即所受合力为零。如图1,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重力和水平面对它的支持力(弹力),二者是一对平衡力。NfG图1图2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重力G,斜面对它的支持力N,斜面对它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物体在这三个力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图2。如果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同样受这三个力作用,不少学生认为下滑的物体还受“下滑力”的作用,其实不存在“下滑力”,因为找不到“下滑力”的施力物。我们在确定某一个力时,必能找到这个力的施力物,否则这个力就不存在。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重力G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N,以及牵引力F,阻力f,汽车在这四个力的共同作用下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它所受合力为零,即水平方向上F=f,竖直方向上G=N,如图3。NG图32、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受非平衡力(即F合≠0)的作用如汽车在加速时,在水平方向牵引力大于阻力f,即F合≠0,汽车在这个合力的作用下,不断GαFfNG-2-改变其运动状态;汽车在减速时,水平方向上牵引力F小于阻力f。起重机在吊着货物静止不动、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货物受到的拉力F和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而货物在加速上升或加速下降时,拉力F不等于重力G。即加速上升时,拉力FG,加速下降时,FG,不少学生认为在匀速上升或匀速下落时F≠G,其实就是没有真正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二、物体受力情况还与它所处的环境有关1.在水中的物体,一般要受浮力作用,如果物体在水中漂浮或悬浮,F浮=G,上浮则F浮>G,下沉则F浮G。只有物体下部与容器底紧密相连,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此时物体不受浮力,如圆柱体木桩在河底埋了一部分,则不受浮力。2.在空气中的物体,是否考虑所受空气浮力呢?这要看浮力与它的重力的大小关系,一般说来,如果浮力比重力小很多,就不考虑浮力,如水平地面的木块、石块、铁块等。如果浮力与重力大小相当或者大于重力,就必须考虑浮力,如地面附近的气球,它的浮力就不能不计。三、几种常见力的分析1.重力分析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就是重力,而我们常见的物体一般都是在地面附近,所以,我们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首先应考虑它要受重力并且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大小等于mg,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但物体所受重力不等于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与物体间的质量、距离有关;而重力只与质量有关。2.弹力的分析初中阶段除重力,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外,如果物体不接触就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所以要研究弹力,研究对象必须与其他物体接触。但接触不一定都有弹力,还必须发生相互挤压而产生形变。如图4中的物体静止在墙角,是否受到墙AB对它的弹力呢?假设把墙面移开,物体仍然保持现状则不受弹力。也可以根据前面所说的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受力情况,假设物体受到墙面水平向右的弹力,则它还受水平向左的另一个力与之平衡,(因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应受平衡力的作用)而这“另一个力”是不存在的,所以它不受墙面给它的弹力。ABC图4图5但如图5所示的小球是否受墙对它的弹力呢?也可以这样分析:假设撤去墙面,小球能否维持现状呢?显然不难想象,撤去墙面后,小球是不能维持现状态的,所以小球受墙面对它的弹力。可见接触物体对研究对象是否维持现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在分析物体是否受弹力作用,我觉得用这种方法较好。3.摩擦力的分析摩擦力的分析可以说对初中生来说是最为抽象的,难学的,因而初学者往往感到很困难。根据摩擦力的定义,产生摩擦力必满足:①两物体接触且有挤压②接触面不光滑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3-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有摩擦力。而摩擦力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一般情况只要接触面粗糙且研究对象在其表面上滑动或滚动。就较容易地判断出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但要有静摩擦,不仅需要接触表面粗糙,还必须要求研究对象静止在其表面上,而且有相对运动趋势。由于研究对象静止在物体表面上,两物体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趋势,有时不易判定。这样就很难判断出两物体间是否有静止摩擦力。例如:如图6所示中,小球在A点位置用线系住,挂在竖直粗糙的墙上不动,此时,墙对小球就没有摩擦力;而用线系住小球B位置且小球不动,如图6所示,此时墙对小球就有摩擦力了。图6图7判断有无静摩擦力,我们也可用假设法。假设接触面光滑,判断研究对象是否维持现状,若维持现状则无摩擦力。因为将粗糙表面等同于光滑表面而物体维持现状,光滑表面对研究对象是没有摩擦力的,故粗糙表面对研究对象也没有摩擦力;若不能维持现状则有摩擦力,因为表面由粗糙变成光滑缺少了具备摩擦力的条件而无摩擦力,从而使物体不能维持现状,可见使物体维持现状正是因为其中有这个静摩擦力作用的结果。利用上述方法,图6中假设墙面光滑,小球将维持现状不动,故墙对小球没有静摩擦力。图7中假设墙面光滑,小球将运动而不能维持现状,故有静摩擦力。又如图8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它除了受重力G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N(弹力)以外,还受斜面对它的摩擦力吗?图8图9假设斜面是光滑的,物体A还能维持原状吗?显然不能,A要下滑,所以它要受斜面对它的摩擦力f。物体A在重力G、斜面对它的支持力N和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共同作用下所受合力为零,所以保持静止。而如图9中物体B被绳子系于斜面上端的固定物,那么它受斜面对它的摩擦力吗?同样可以采用上面的方法分析。假如斜面是光滑的,物体B仍能维持原状,所以物体B不受摩擦力。在拔河比赛中,如果甲队胜,甲队的拉力一定比乙队的拉力大吗?很多人认为是这样的。而答案却是否定的。那是为什么呢?分析原因,是受力分析没掌握好。我们如果选择两个队伍为研究对象(忽略绳子的重力),就像两个人手拉手单人拔河一样,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无论哪一队胜,在哪一阶段,甲队对乙队的拉力F2的大小始终等于乙队对甲队的拉力F1的大小。那么赢的原因是什么呢?决定胜负的原因是两方与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以两队伍分别为研究对象,如图10所示,两队在比赛的相持阶段未分输赢时,双方可看作处于静止状态,都受平衡力,ABαAαB-4-也就是甲方受到地面给的静摩擦力f1=F1,乙方受到地面给的静摩擦力f2=F2,又因为F1=F2,所以这四个力大小都相等。在相持阶段随着拉力的增大,这四个力一起增大;当甲方的拉力达到并要超过乙方的最大静摩擦力,还没有达到甲方的最大静摩擦力时,乙方就开始滑动(因滑动摩擦力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此时乙方的摩擦力f2﹤F2,乙方就输了;(此时甲方的摩擦力f1还等于此时的拉力F1)。可以说拔河比赛比的是本队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哪一方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小,哪一方输。F1F1F2f2甲队乙队图10四、例题分析例1.作出下面图10、图11中A、B两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作出它们的受力示意图。图11图12分析:图10中物体A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竖直方向上受重力G和皮带对它的支持为N,二者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如果A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则一定还应有一个水平向右的力与之平衡,而水平向右受什么力呢?施力物又是谁呢?所以它不受水平向右的力,故A不受摩擦力。受力示意图如图12所示。图11中B物体是否受传送带给它的摩擦力呢?可以这样分析:如果传送带是光滑的,B能维持原状吗?显然不能,要下滑,故B应受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与重力G,传送带对它的支持力N共同作用下,合力为零。受力示意图如图13所示。例2.物体B叠放在物体A上如图14所示,两物体在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作出此过程中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图15图16BAFBAFGNAB图13GAN·Of图14GBN·O-5-分析:显然在竖直方向上,物体B受重力G和A对它的支持力N,二者平衡。关键是在水平方向上B是否受A对它的摩擦力?假设B受到A对它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则必须有一水平向左的力与之平衡,因为B与A同样作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应为零。但事实上B不受水平向左的力,所以它不受摩擦力,只受重力G和A对它的支持力,受力示意图如图15所示。例3.如图16所示,物体A重10N,B重8N,大小为20N的力F水平向左压在B上,使A、B两物体静止在墙面上。试分析A左、右两侧各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分析:在分析A左侧受到墙对它的摩擦力时,可以把A、B两物体看成一个整体。A和B静止不动,所受合力应为零。显然水平方向上,压力F和墙对它们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而竖直方向上,A、B两物体所受重力为GA+GB=18N,所以A的左侧一定受到竖直向上、大小为18N的摩擦力与之平衡。在分析A右侧受到的摩擦力时,可以以B为研究对象,对B来说,它同样处于静止状态,在竖直方向上,B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大小为8N,那么它一定受到A对它竖直向上的、大小为8N的摩擦力与之平衡。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A的右侧受到B对它竖直向下,大小也为8N的摩擦力。综上所述,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必须先确定研究对象,然后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分析,也可以用“假设法”来分析。在初中阶段,还要注意抓主要因素,忽约次要因素进行分析。还要根据物体所处的环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漏掉一个力,也不要多分析一个力,这样才能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从而学好物理中的力学问题。参考文献:1、《物理教学探讨》(第278期)2、《中学物理》(2012第8期)3、《初中物理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作者简介:吴勤胜,男,42岁,本科学历,中学物理一级教师,涪陵区级骨干教师。重庆市涪陵区珍溪镇中峰中学物理教师,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19年。论文发表有《数学方法在物理解题中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等。联系电话:13896707668邮箱:309855683@qq.comABF图17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