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纲提纲②按摩手法①中医基础④头痛失眠③经络腧穴⑥脊柱保健⑤颈肩腰背气血津液脏腑五行阴阳中医基础※思维内容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整体观辨证论治阴阳思考五行思考第二节阴阳学说阴阳的概念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阴阳的含义: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的概念阴阳的基本特征(属性归类):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阴相对静止的内收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阴阳的特性阴阳的特性:相关性:指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在同一范畴,同一层次或同一交点,即相互关联的基础上。普遍性:凡相关事物的相对属性,皆可划分阴阳。《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相对性:阴阳的属性是通过与自己的对立面比较而确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可相互转化。阴阳中复有阴阳(可分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自和与平衡阴阳运动的相互联系:对立制约对立——即统一体中阴阳两个方面的属性相反。制约——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相互牵制互为胜负。最终对立与制约达到动态平衡。互根互用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互用——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部分范畴的阴阳双方体现出相互资生、相互为用的特点。交感与互藏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互藏——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消长含义:阴阳双方数量的对比变化。消,减少;长,增加。形式:此长彼消与制约相关此消彼长此长彼亦长与互用相连此消彼亦消正常阴阳消长相互转化含义: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方向转化。内在因素:互根互用是转化的内在根据。消长平衡是转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自和与平衡自合——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平衡——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状态,即阴阳协调相对稳定的状态。阴阳运动的相互联系:阴阳对立阴阳学说最根本的原理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运动的形式阴阳转化达到相对的动态平衡。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防治归纳药物性能(四气、五味、升降)阳表上左外侧腰背背胸六腑心肺手足三阳经阴内下右内侧胸腹腰腹五脏肝脾肾手足三阴经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升、出(阳)降、入(阴)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升降相因,相反相成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风邪、暑邪、火(热)邪为阳六淫(阳)寒邪、湿邪为阴饮食居处,情志失调(阴)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阳胜则热——实热证阴阳偏盛“邪气盛则实”阴胜则寒——实寒证阳虚则寒——虚寒证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阴虚则热——虚热证阳损及阴阴阳互损阴阳两虚阴损及阳用于疾病的诊断总之,表实热属阳,里虚寒属阴阳阴色泽鲜明晦暗声息高亢宏亮低微无力症状热、燥、动寒、润、静脉象数、浮、大、洪、滑迟、沉、小、细、病变部位表、外、上里、内、下其它…………用于疾病的防治指导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损其有余(实者泻之)实热证——热者寒之实寒证——寒者热之阴阳偏衰——补其不足(虚者补之)虚热证——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虚寒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归纳药物性能以药物之性纠正机体阴阳之偏四气温、热——阳寒、凉——阴五味辛、甘、淡——阳酸、苦、咸——阴作用方向升、浮——阳沉、降——阴第三节五行学说五行的概念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的概念●五行的基本概念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五行各自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五行属性的推演和分类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事物五行属性的推演和分类依据:五行属性方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意义:把自然界千变万化的事物归结为五行系统;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说明人体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自然、人体、时)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五行自然界五色五音五味五化五气五方五季木青角酸生风东春火赤徵苦长暑南夏土黄宫甘化湿中长夏金白商辛收燥西秋水黑羽咸藏寒北冬五行人体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木肝胆目筋怒呼握火心小肠舌脉喜笑忧土脾胃口肉思歌哕金肺大肠鼻皮悲哭咳水肾膀胱耳骨恐呻栗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的相生与相克五行的制化与胜复五行的相乘与相侮五行的母子相及相生相克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具有抑制和制约作用。意义:维持事物发展变化中的平衡协调。制化含义:制,制约;化,化生。制化是生克关系的结合,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结合,维持平衡。如:胜复“子复母仇”。相乘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规律:引起相乘的原因:太过——克者太过如:木旺乘土不及——被克者太弱如:土虚木乘相克与相乘的异同:同:次序一致异:相克——正常、生理相乘——异常、病理相侮含义: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即反克,又称“反侮”。规律:引起相侮的原因:太过——被克者太过如:木旺侮金不及——克者太弱如:金虚木侮相侮与相乘的异同:同:均为五行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异常相克现象,两者皆因“太过”或“不及”引起异:相侮与相克次序相反相乘与相克次序一致相乘与相侮密切相关,往往同时生。五行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五脏的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治疗(治则和治法)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木火土金水)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关系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肝属木: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升发之性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心属火: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脾属土:土性敦厚,生化万物脾居中焦,化生气血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肃杀肺性清肃,以降为顺肾属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肾有藏精,主水之功说明五脏的相互关系相生:肝藏血以济心——木生火心之阳以温脾——火生土脾散精以充肺——土生金肺肃降以助肾——金生水肾藏精以养肝——水生木以五行制约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有他脏之气补之⊙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间的联系。相克:肝木条达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木克土心之阳热以制肺金之肃降太过——火克金脾土运化以制约肾水之泛滥——土克水肺气肃降以克制肝阳之上亢——金克木肾水上承以制心火之亢烈——水克火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相制的联系。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相生关系传变:母病及子——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子病及母——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相克关系传变:相乘——相克太过而为病。如“木旺乘土”和“土虚木乘”。相侮——反向克制而为病。如“木火刑金”和“土虚水侮”。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为心病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是肝病犯脾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是肾水凌心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五色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得相生之脉为顺色脉合参得相克之脉为逆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确定五脏的病变部位指导疾病的诊断确定治则以相生规律确定治则: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法: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以相克规律确定治则:抑强,扶弱治法: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指导疾病的治疗——治法指导脏腑用药药物的色味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还需结合药物的四气和作用方向等综合分析)。控制疾病的传变掌握疾病发展传变的生克乘侮规律,及早控制传变,防患于未然。相生的治法如:滋水以涵木指导针灸取穴: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临床上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的目的。思考1.怎样确定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2.如何理解阴阳的互根互用?3.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4.试述五行生克乘侮规律。5.如何以五行生克关系来阐释五脏疾病的相互传变?6.五行学说是如何指导临床治疗的?03:26HONG66脏腑脏腑脏腑五脏系统(心、肺、脾、肝、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特点03:26HONG68“藏”与脏器的区别西医学。是指机体内外的器官而言。纯形态学或实体性的结构。中医学。形态结构+功能性结构形态功能合一。藏脏器五脏、六腑与奇恒之腑的生理特点脏腑形态结构功能特点五脏实体性脏器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中空有腔脏器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中空有腔脏器藏精气而泻思考:有何临床意义?03:26HONG70一般说来病理:“脏病多虚”,“腑病多实”治疗:“五脏宜补”、“六腑宜泻”生理特点的临床意义人体是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形体、官窍六腑奇恒之腑精神情志自然界五脏(胆)(筋、爪、目)(怒)(与春木相应青色、酸味)(肝)精气血津液经络03:26HONG72心肺肝脾肾中医藏象学五脏系统三焦归纳系统连属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2)在志为喜3)在窍为舌4)在液为汗主要生理功能1)主血脉2)主神志1)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和肃降3)通调水道系统连属主要生理功能4)朝百脉、主治节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在志为悲忧3)在窍为鼻4)在液为涕1)主运化2)主升清3)主统血系统连属主要生理功能1)在体合肌肉、主四肢2)在志为思3)在窍为口、其华在唇4)在液为涎2)主藏血主要生理功能1)主疏泄系统连属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2)在志为怒3)在窍为目4)在液为泪2、主水液3、主纳气1、主藏精系统连属1)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2)在志为恐3)在窍为耳和二阴4)在液为唾主要生理功能:上焦中焦下焦腐熟运化水谷分清泌浊排泄废物消化吸收输送营养生化气血散精全身通过气化将废物排出宣发敷布心肺脾胃肾肝膀胱生理功能:通行原气;运行水液。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合称。五脏与系统连属归纳志体窍液华心喜脉舌汗面肺悲忧皮鼻涕毛脾思肌肉四肢口涎唇肝怒筋目泪爪肾恐骨耳及二阴唾发气血津液气血津液概念运动作用分类生成气气的概念气: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特点:★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精微物质气的生成先天——父母之精气(肾)后天——水谷之精气(脾胃)自然之清气(肺)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气的作用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气的运动气机:气的运动。四种基本形式:升、降、出、入运行作用概念生成血血的生成营气津液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血的概念循行于脉管中红色液体物质血的作用营养滋润血——精——神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肝主疏泄肝藏血脾主统血运行作用分类生成津液津液的生成概念: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体液、分泌物)肺朝百脉脾主运化肾主水津液的分类津:稀薄、滋润。eg.皮肤、肌肉、孔窍之间。液:稠厚、濡养。eg.骨节、脑髓、脏腑之间。津液的作用滋润濡养津液的运行肺朝百脉脾主运化肾主水血(阴)津液(阴)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