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2018.7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I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与语文知识运用。(24分。8小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5题。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避,那就是浮躁的风气。浮躁,是人们内心的急躁、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有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浮躁之风盛行,往往就会出现: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学者盼望一步到位,为商者盼望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举成名。也容易形成一些后果:让清静的人生、精良的产品等,渐渐变得稀罕起来;一些工程因为求快而忽视细节和质量,导致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而那些整日忙碌赶场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看似日理万机....,好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也不要忘记,变动之中也有恒定的规律——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到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是短暂而不稳固的。盼望着步登天、一劳永逸,只能是如同梦呓。《道德经》中讲,“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喧嚣,拒绝诱惑,祛除焦躁,静心定神,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乃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淡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的状态。宁静一旦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取材于林治波《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1.下列词语中的“哄”,与“那些跟风起哄”中“哄”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一哄而散B.连哄带骗C.哄动一时D.哄堂大笑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波逐流: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B.概莫能外:大概没有多少人能作为一种例外。C.日理万机:形容政务繁忙,此处指多样事务缠身。D.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进步发展快。3.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新技术和创新思想支持,能够为获得成功提供更多有利条件。B.“翅膀”“风口”之说,是对发挥一种推动作用的形象化描述。C.有了扎实而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就能有长久而稳固的成功。D.要想成功,还需坚守“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的认识。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如今多数人都无法逃避浮躁之风,而实现自我价值必须避开浮躁。B.“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语,讽刺了那些八面玲珑见风使舵的人。C.社会节奏加快,变化更快、更多、更大,这都让人变得更加脆弱。D.“心远地自偏”来源于内心宁静,这种宁静能让常人也自有风范。5.根据第三段内容,概括浮躁之风盛行带给人们的不良影响。(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吾尝跂.而望矣。跂:踮脚。B.声非加疾.也疾:指声音宏大。C.假.舟楫者假:假如。D.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吾尝终日而.思矣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C.顺风而.呼D.非利足也,而.致千里8.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用“终日”“须臾”对比,以此突出学习对思考所提供的补益。B.文中两次用“登高”设喻,从主动和被动两个角度强调学的效果。C.文中登高招、顺风呼及假舆马、假舟楫,都指君子对外物的迷恋。D.文意表明,后天的学习在积累知识培养品德方面都有着巨大作用。二、古代诗文默写。(8分)9.在下面横线处填写古诗词原句。(选填其中8处空白)(8分)①清风徐来,____________。举酒属客,____________,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②悟已往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③青,_________________,而青于蓝;冰,水为之,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④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3-⑤______________,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王昌龄《从军行》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_____________,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0-12题。(12分。3小题,每小题4分)文段一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那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于因为他老是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颂那些没存在过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文段二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10.文中说,别里科夫“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这种刻画在人物形象特征的表现上有什么效果?(4分)11.文中说,埋葬别里科+夫,“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为什么“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却“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结合文意作简要陈述。(4分)12.“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意?(4分)四、经典作品阅读。(6分)13.在“文化经典解读”和“文学名著阅读”中选定1题,完成相应要求。(6分)(1)文化经典解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结合你对《论语》以及孔子思想的了解,简要分析并明确这句话中“学”所包含的内容。(2)文学名著阅读桑提亚哥是《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结合你对《老人与海》以及作家创作思想的了解,简要描述并评价作品中最能打动你的一个情节片段。第II卷五、文言文阅读。(15分)-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8题。(15分。5小题,每小题3分)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共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运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夫成王霸固有人,亡国破家亦固有人;桀用干莘①,纣用恶来②,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非其人而欲有功,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国无贤佐俊士,而能以.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贤者立于朝,则天下之豪相率而趋之矣。周公旦,白屋③之士所下者七十人,而天下之士皆至;晏子所与同衣食者百人,而天下之士亦至;仲尼修道行,理文章,而天下之士亦至矣。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卫君问于.田让曰:“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尽御府缯帛,而士不至,何也?”田让对曰:“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已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取材于西汉刘向《说苑·尊贤》)【注】①干莘:夏桀时代的臣子,惯于阿谀奉承。②恶来:商纣时代的臣子,崇尚勇力,不顾义理,后被周武王处死。③白屋:中国古代指平民居所。④范中行氏:指春秋时晋国的范氏、中行氏两大家族,后因联合作乱而被逐。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垂:流传。B.安危继.绝者,未尝有也继:继续。C.贫不能使.富使:驾驭。D.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遂:最终。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A.犹鸿鹄之.无羽翼也//鹏之.徙于南冥也B.而能以.成功立名//去以.六月息者也C.卫君问于.田让曰//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D.其.亡何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下列对文中划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贤者立于朝,则天下之豪相率而趋之矣贤能的人在朝为官,天下豪杰就会轻率地表达恭敬B.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您对臣子的惩罚,不能够依据情理去躲避C.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5-桓公任命(管仲)为上卿,可是齐国并未管理好D.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贤能的人了解到那些人不愿重用自己,就会心怀怨恨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夏、商、秦灭亡,与桀、纣、秦君用不贤者有关,奸佞位居高位就会贻害无穷。B.田让提醒卫君,仅仅依靠封赏并不能实现延揽贤才的目标,有时还会适得其反。C.周公、晏子、孔子各例表明,有品行有学问的人当朝,能为国君延揽更多人才。D.管仲一再向桓公索要更好的待遇,说明贤者也有缺点,国君要容忍他们的缺点。18.国君想要治理好天下,尊贤爱才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根据全文内容,概括国君如何才能真正作到尊贤爱才。(3分)六、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7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9-20题梅花韩偓①梅花不肯傍春光,自向深冬著艳阳。龙笛远吹胡地月,燕钗②初试汉宫妆。风虽强暴翻添思,雪欲侵凌更助香。应笑暂时桃李树,盗天和气作年芳。【注】①韩偓(约842~923):晚唐五代诗人,为朱全忠所恶,闻朱全忠劫持唐昭宗迁都洛阳,遂弃官南下湖南。这首诗即是其流寓湖南醴陵时所作。②燕钗,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燕子形的钗。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写梅花于寒冬盛开,春光灿烂时却已凋零,含惋惜之情。B.“龙笛”一句借笛曲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