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荀子认为:礼是一切事物的绳墨和一切行为的规范,是用来矫正一个人的行为的。一个人能学习促进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的形成。荀子重视读经,但一定诸经的内容一定要结合实际,有选择地讲授,因为经书自身也有不足,所以学生不能真正信奉经书,而是必须要由教师结合实际地讲解,否则培养不出有用之才。1.4教学的方法首先,荀子十分重视实践的作用,提倡知行一致,他对教学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各其作用又统一连贯的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认为真正的才能是知行合一的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再次,他强调良师益友的榜样作用,重视客观条件的良好影响;第三,他提出了循序渐进,积少成多和持之以恒的教育方法。1.5教师的作用荀子特别主张尊师重道,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正礼”,正礼的目的是使学生知道礼法的知识,知道行为的规范,强调学习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是接近好老师,他甚至把尊师重道放到与国家兴亡相关的重要地位,即“国家兴,必尊师而重道……国家衰,必贱师而轻傅”。2荀子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荀子教育思想中的某些积极部分,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社会,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对当今社会的教育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时代意义。首先,荀子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在对人的作用方面,他既看到了内因即人的主观能动性又看到了外因即外部环境的作用,而且认为内因起主要作用,但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这一点,还是基本符合现代的哲学观点和辩证思想的,我国古代两千多年前荀子就提出了这么先进的思想,是让人佩服的;他虽然主张人性本恶,但又认为人的本质本性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后天的作用使人变善,这就有力地驳斥了宿命论,使人们知道自己的命运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后天教育得到改变的;在对社会的作用方面,荀子认为教育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对国家的兴旺有重要影响。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深刻影响了后世对教育的看法,使人们认识到教育在人生、在社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作为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利力,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切是和荀子千百年来一直大力弘扬教育的作用分不开的。其次,荀子提出了许多在现在仍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方法。如荀子高度重视实践,提倡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重视现实,不尚空谈,这与我们现在教学中提倡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思想是一致的,一门学问,如果光空学而不联系实际,不运用于实际中,是不可能真正掌握的,也不可能为社会发挥作用。又如,荀子曾提出:”仁者之思也,恭,圣者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③所谓”乐“,就是指兴趣和喜好,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说法即兴趣和喜好,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说法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今成人教育孩子都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在应试教育盛行的当下,学生面临着沉重的课业负担,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甚至逃学。教育现状亟待改变,现在仔细想想,似乎更应该将其改成”学海无涯乐做舟“,让每一个学生在乐中学习,以学习本身为乐,这也许在现实中实行起来会有难度,但至少可以作为如今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和奋斗目标。荀子还认为教育应该循序渐进,积少成多和持之以恒,”不积硅步,无以致千里……金石可镂“,这是荀子《劝学》一文中关于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千古名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