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辩证关系与自然生死观邹支龙(江苏省江浦高级中学文昌校区南京211800)摘要:自从生命产生至今,生与死一直在伴随着生命体的进化。人类产生以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生死观。探讨生与死的本质、意义及其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利于人们更有意义地生活,更加自然地面对死亡。关键词:生死观;本质;意义;辩证关系;自然生死观TheEssence,MeaningandDialecticalRelationshipBetweenLifeandDeathandNaturalViewofLifeandDeathZouZhilong(JiangsuProvinceJiangpuSeniorMiddleSchoolWenchangCampusNanjing211800)Abstract:Sincethebirthoflife,lifeanddeathhavebeenaccompaniedbytheevolutionoflife.Sincetheemergenceofmankind,ashumansocietyhasbeendeveloped,variouskindsviewoflifeanddeathhavebeencreated.Thispaperdiscussestheessence,meaningandthedialecticalrelationshipbetweenlifeanddeath,whichisconducivetomoreintentionallivingandnaturallytofaceofdeath.Keywords:Viewoflifeanddeath;Essence;Meaning;Dialecticalrelationship;Nationalviewoflifeanddeath.生死观是人类对生与死的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生与死是永恒的哲学命题。生渺渺,死茫茫,充满神秘朦胧之感,吸引了古今中外许多学者进行不断探索。生死观包括生观和死观,对于人类来说,即为人生观和人死观。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派别,有不同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可以让人生得更有意义,死得更有价值。1生与死的本质诺贝尔说过:生命,那是自然给予人类去雕饰的宝石。生命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之一,是宇宙中物质的特殊存在形式。关于死亡的判断,古今不一。远古时期,将人不能动作当做死;后来,把不能呼吸当做死;再后来,把心脏停止跳动视为死;现代医学认为:脑死亡是真正的死亡;现代科学认为:死亡是生命体停止生命机能,同时伴有蛋白质的分解[1]-[2]。2生与死的意义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毛泽东指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他评价刘胡兰烈士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生死观中有人生观和人死观,不同阶层、不同派别和不同时期的人,对生与死的意义有不同的回答。老子说过:“死而不亡者寿”。人死而道存者,是真正的长寿者[3]。生与死,既是一个生理现象,也是一个精神现象,同时,它还涉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生死观能体现人的精神境界和气节品质,保尔柯察金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积2极的人生观在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社会创造财富,为大众谋幸福。孟子认为:不必关注和计较寿命之长短,只须致力于一己之修身立命。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而死者,非正命也。儒家倡导“立言不朽”,借助诗文沟通人心与历史,穿越历史时空,扎根于人类情感的共通处,在心灵的历史中,延续个体的生命[4]。古罗马作家塞纳卡指出: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容。中国近代作家巴金指出:生命是可爱的,但是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宋代诗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对生与死的评论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汉代王粲在“咏史诗”中也有类似的评述:生为百夫雄,死为壮士规。3生与死的辩证关系生与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没有生,谈不上死;没有死,似乎生就没有什么意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具体事物,都要经过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并不存在只生不死的事物,也不存在只死无生的生命世界。实际上,生与死存在着辩证关系。死的前面是原生,死的后面是新生,生与死处于“肯定—否定—肯定—”的循环之中。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一部分。由生观死,有助于人们坦然地面对死亡,由死观生,有利于人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纵观古今,有的人,生不如死,有的人,虽死犹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生命是坚强的,它能够在死神面前毫不惧色,但它又是脆弱的,会在瞬间消失。生命从诞生时候起,大自然就挽着它的手,一步一步地向着死亡走去。孟子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清明扫墓踏青有两层含义:一是扫墓以祭亡灵,二是踏青以颂新生。这种风俗可谓哀欣交融,悲欢相接。4自然生死观死亡是一种自然的归宿,是生命体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所决定的必由之路。耗散结构理论认为:生命体是一种开放系统,不断地从外界汲取能量,又耗散能量,使生命体处于远离平衡的有序状态。生就是维护这种有序状态,死就是有序状态的破坏。在生命过程中,细胞的更新是不断进行的,新陈代谢是生命体的基本生理功能。实际上,生命体与自然之间没有绝对的距离,生命体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是简单的自然轮回。老子曰:“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法自然,人与其它自然体一样,有始必有终。生与死犹如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迭,畏者不可以苟免,贪者不可以苟得。个体的死亡是群体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生命体生而不死,就没有生物的进化;如果生命体只是不断地老化而不会死亡,那也许是一种最可怕的事情。因此,死亡,对生命而言,是必要的而且是有意义的[5]。生命体是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繁殖的自然体,生长发育与细胞的分裂增殖和分化成形有关,繁衍遗传与DNA的半保留复制有关。生命体都有一定的寿命,这与细胞的衰老和分裂次数的有限性有关。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生,取决于生物细胞的分裂、分化、生长和半保留复制等;自然死亡,取决于细胞的衰老死亡,非自然死亡是由于生命机能的意外丧失。生命体的生长过程伴随着细胞的不断更新,一些原有细胞死亡的同时,另一些新细胞会随之产生,生与死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生的内在根据主要在于细胞核,外在条件是生长环境;死的内在原因是细胞功能的丧失,外在原因是不利的环境条件。生与死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3生不足惧,死不足悲。人不应该为死而操劳,而应该多为生而奋斗。生,不是为活着而活着,而是要活出个样子,活得有意义;死,也要死得坦然,死得有价值。事物总是正反两面同时存在,对立统一又相互转化,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生死顺应自然,强勉不得。参考文献[1]梁剑兵.中国传统文化生死观念评判[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02):9~12.[2]麻天祥.中国人的生死观念[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06):55~61+159.[3]李霞.老庄道家生死观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16~21.[4]陈力祥.先秦儒道生死相通论——比较视阈中的先秦儒道生死观研究[J].兰州学刊,2006,(01):5~6.[5]丁建波,王萍.论现阶段科学的生死观[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