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科院目标计划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未来之星”少年科学院章程一、宗旨我校“未来之星”少年科学院,旨在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将思想道德的体验教育贯穿、渗透在少先队科技活动之中;通过少科院的活动带动全校少先队员科普活动的开展,推进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四位一体的科技教育,提高队员的科技素养和思想道德品质,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二、任务“未来之星”少年科学院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尖子人才,而是为了科技普及。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风。我们要以少科院为核心,带动、推进全校少先队员的科技普及活动,建立一整套以大带小、以老带新、小院士带全体队员的工作模式,在带动、推进的工作上创造新经验。三、组织少科院拟建成有创造发明、小课题研究、航模等3个研究所的综合性少科院。少科院设院长3名,副院长3名,由学生自荐和相关考核产生。学校安排科学学科老师为辅导员。全面负责少科院管理工作,负责落实上课时间,统筹安排外出参观、考察、调查,组织协调等有关活动。四、学员觅渡桥小学3—5年级学生都是“未来之星”少年科学院的小学员。各研究所采取自愿报名与考核录取相结合的方式,招收有一定科技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作为“小院生”。每个研究所招收20名左右小院士。五、活动1、“创造发明研究所”领导小院士们的创新训练活动,提高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各研究员学习研究的创新水平。使学生在科技创新领域里取得更大的成就,努力实现我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飞跃。本研究所主要是招募心灵手巧、能善于发现、能善于动手动脑的“小院士”,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一些物品、一些行为进行分析,找出不足,进而进行动手改造。而对于一些无法通过我们现有能力实现的,可以形成文本材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2、“小课题研究”研究所挖掘利用周边科学教育资源,例如:科学课上的一些小研究,如做酸奶的研究、水果霉变的研究等。也可以引领学生零距离了解农业科技专家、天文和地震研究专家探究自然科学的历程,教育学生像身边的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奥秘、解决科学问题,使用科学与技术服务社会、改善人们的生活。3、“航模”研究所四、活动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本方案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所有对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感兴趣的学生。五、活动内容(一)活动主要内容在少先队组织的领导下,申报、建立行知小学少儿科学研究院,成立植物、天文、计算机、地震科普、发明创新等六个研究所,完善组织,规范管理,确立研究课题,定期、不定期开展科技活动。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利用科学课向全体学生普及科技知识,全员参与,开展科学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2、通过综合实践课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志趣,培养学生动手习惯和服务社会的基本技能。3、以少儿艺校的兴趣小组为主体,每周六上午作为少科院集中活动时间,进行各研究所常规课题研究。4、各研究所采用“集中—分散—集中”的形式,将科学研究延伸到课外,引导广大少先队员积极投身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创造,成为21世纪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六.活动过程和步骤(一)成立”未来之星”少年科学院1、组建筹备班子。由学校主管校长、德育处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校科技总辅导员组成。2、资源调查分析(见本方案的第一部分)。3、草拟少科院章程及有关制度。同时做好以下文本准备:章程草案;小课题申报表;小研究生产生及管理办法、表格;辅导员(导师)产生及管理办法、表格等。4、动员。5、征集小课题。6、课题招标、确定小研究生。7、组建小研究所,聘请配备辅导员和导师。拟成立植物、天文、计算机、地震科普、发明创新等5个研究所。设指导委员会,由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个研究所进行指导和监督,聘请名誉院长,负责科学院的宏观指导,及时对科学院的未来发展设想提出建议,并对院内工作给予多方支持和帮助。8、竞选小所长、小院长。9、向市少工委申请批准成立并申请加入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建设与发展专业委员会。10、召开成立大会。(二)定期开展少科院研究活动1、落实活动课时——普及性的教学班,每周2节科学课、1节社会实践活动课,排入课表,学生全员参加,每学期用6课时进行地震科普教育,使生命安全教育有了时间保证。提高性的研究所,每周活动一次,放在双休日周六上午,分室进行科学探究,所有”未来之星”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和研究员参加。2、落实活动内容——计划编印三本讲义(地震科普、荷文化、创造发明技法),作为校本教材。每学期每个人还要听一次科普讲座,看一次科普录像,参观一个科技实践活动基地。每年5-6月,组织六年级同学到“艺莲苑”、“浦禾园”、浦口区地震办开展实践活动,参观荷园、枣园、地震观测站,参加栽培管理、观察测量、植树造林等活动。3、落实指导教师——15个普及性的教学班,每班配一名科技活动教师,由班主任担任。5个提高性的研究所,分别从各单位聘请一位专家担任导师,并在校内配一名科技教师协助专家工作,跟随专家学习。4、落实活动基地——第一,在校内建立科学探究室,配备一套科学探究器材。作为发明创新研究所专用教室。第二,利用周边的“艺莲苑”、“浦禾园”、浦口区地震办科普馆作为我校常年活动基地。并分别为植物研究所、地震科普研究所活动场所。拟开辟南农大实验农场为校外实践基地。第三,学校兼有微机房两个,将其中一个作为计算机研究所活动专用教室。第四,把南京多个科技场馆列为校外科技活动基地。利用春、秋游,夏令营等形式组织全体师生外出参观考察。除每个研究所有固定的活动场地外,大队部专门开辟一个角,作为少科院小干部办公、开会、存放资料档案的地方。?七、活动结果及呈现方式1、各研究所小课题总结,争取每年能有二、三篇科学研究小论文在省级以上科普刊物上发表。小研究员人人有科技创新作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争取获奖。2、建立小研究员的“成长记录袋”,记载自己成长足迹、研究成果、所获得的荣誉。3、成果汇报展示。每年11月举办一次“行知科技节”,向全校队员展示少科院一年中的活动成果。4、小院士逐级评定。开展小院士星级评比活动,每学年进行一次。小院士星级分三类:一星级小院士、二星级小院士、三星级小院士。星级评定与雏鹰科普章、发日月章的颁发相结合,无故三次不参加少科院活动,将作自动退出少科院处理。?八、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1、活动资金短缺、实验器材不足。主要是依靠学校行政拨款,有可能争取社会赞助,例如与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寻求帮助,配备必要的活动材料。?2、活动时间与学校其他工作发生冲突。力争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并且从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大局出发,充分保证少科院活动时间的长期稳定性。?九、评价标准?1、创新性:本活动方案内容、过程或方法的设计有创意,整个活动方案的构思新颖、巧妙,能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创造性地开展科技教育活动。?2、科技性: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教育部课改的精神,重在科学素养的培养,从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学生有较大的动手和实践空间,能经历科学探索的完整过程,能促使学生思考其活动结果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3、趣味性:采用角色模拟的形式,像科学家那样探究自然科学,学生乐于接受,愿意从事活动。?4、实践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当代科技发展方向和教育理念,着重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推广普及,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5、完整性:活动过程完整,实施步骤清晰、具体,各部分内容前后一致、系统配套。?6、综合性:”未来之星”少年科学院在原来学校兴趣小组的基础上,拟建成拥有植物、天文、计算机、地震科普、发明创新等5个研究所的综合性少科院,在植物研究所下设有水生植物(荷和莲)、陆生植物(霸王枣树)两个研究小组,具有一定新意。?7、人文性:通过小课题研究,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认识研究对象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凸现自然事物的文化功能。?十、活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少年科学院是少先队员模拟成人科学院的角色模拟活动,中心任务是学习、研究科学技术。它能满足孩子们长大要当科学家的愿望,活动具有模仿性、激励性、科学性,是他们所喜爱的一种生动形式。它有利于少先队在科技教育中充分发挥组织作用,是两种途径相结合的纽带和载体。”未来之星”少年科学院活动,具有育人功能(师、生各方面素质)、课程功能(校本课程)、社会功能(学生社会化、学校社会化)。其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1、少科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助于跨世纪一代人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目标;?2、通过研究性学习及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新课程计划的落实;?3、引导广大少先队员积极投身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实践、学会创造,有利于我校少先队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4、采用少科院的形式加强对中小学的科技教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实施“科教兴国”具有重要意义。??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