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规划(范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规划范本(2011-2020)(以深圳为例)         〇〇二一年十二月 2目录一、面临形势与发展基础(一)面临形势(二)发展基础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主要任务(一)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支撑体系(二)抢占标准高地,实现重点突破(三)推动业态创新,构建产业生态(四)深化资源利用,提升运行效率四、重大工程(一)全覆盖感知网络工程(二)高速融合网络工程(三)公共服务支撑平台工程(四)信息安全体系工程(五)技术攻关工程(六)产业培育工程 3(七)标准工程(八)城市运营与服务工程(九)重点示范工程五、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二)人才保障(三)资源保障(四)法制保障(五)监督保障 4前言智慧城市是城市管理革命和发展模式创新,是现代化城市整合发展的更高形态,其核心在于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InformationCommunicationTechnology)构建无所不在的高速融合网络、智能感知环境和超强海量运算能力,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公众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质量,推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的高端环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深圳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智慧深圳”,这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发展起点上,顺应国际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先进城市发展潮流作出的战略决策,旨在通过以城市智慧化为特征的新一轮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各种创新要素聚集、智慧交融,催生新的技术、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抢占城市未来建设与产业发展制高点,将深圳发展成智慧城市示范区、智慧产业领跑者。依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深圳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编制本规划纲要。本纲要规划期为2011年至2020年。 5一、面临形势与发展基础(一)面临形势信息通信技术快速演进为提升城市运营和产业发展水平带来了重大机遇。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和通信的技术融合和产业渗透,整合衍生了全新的业态,赋予我们这个时代巨大的活力。特别是云计算、物联网、泛在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交叉融合、高度渗透,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正在引发一场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发展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建设智慧城市成为世界刺激短期经济增长和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近年来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先后推出了新的城市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发展规划,“智慧化”日益成为未来发展的共同愿景和目标。韩国、日本先后推出U-Korea、U-Japan的国家战略规划,新加坡提出了2015年建成“智慧国”计划,台湾地区提出了建设“智慧台湾”的发展战略。在新一轮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迅速提出了“智慧地球”计划,欧盟制定了智慧城市框架及物联网等智慧产业发展路线图。国内许多发达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高度重视物联网、云计算、泛在网等技术研发 6和产业发展,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特别是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建设“感知中国”后,国内许多经济较发达城市纷纷提出各自的发展思路,制定规划,掀起了发展物联网产业、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潮。建设“智慧深圳”是深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新的突破口。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建设正步入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期待不断提高,既面临着新一轮发展机遇,也面临着环境资源、产业发展、城市管理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闯出科学发展的新路,解决城市整体发展问题,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新跃升,促进城市运营管理精细化,满足公众对城市生活和营商环境的新需求。(二)发展基础经济实力雄厚。过去30年,深圳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本市生产总值达到8201.2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80.8亿元,人均GDP达9.3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万元。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深圳坚定不移地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努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7创造出“四个90%”的鲜活经验,成为全国自主创新的先锋城市。200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3.6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8507.8亿元,每万人专利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一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深圳拥有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和发达的交易平台。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7600亿元,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的1/6。在通信及互联网技术领域,拥有华为、中兴、腾讯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创新型企业。在感知技术领域,拥有包括射频识别、卫星定位、传感器、安全防伪等技术领域的企业集群,产值规模在50亿元以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仅“华强北电子一条街”便聚集了数十家电子产品专业市场,年交易规模超过30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国际化电子产品集散和交易中心。信息化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信息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进,敷设光缆超过200万纤芯公里,通信网络实现全网数字化,3G移动网络实现全覆盖,互联网普及率和家庭宽带普及率分别达到72.3%和66.5%,在全国率先完成“全城全网”有线电视双向改造和数字化整体转换,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启动了通信管道管理体制改革,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已在深圳大学城及2011年大运会试点运行。信息化应用广泛,推动居民网上电子健康档案库、 8智能交通、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公共安全网格化管理、智能电网示范项目等建设。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不断深入,电子认证、信用体系、电子支付、物流配送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初步建立。电子政务网络覆盖到街道和社区,以网上服务为主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取得明显成效。深圳已经成为国内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国家安全和信息主权为前提,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信息横向整合和共享为重点,以公共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抢占技术标准高地,大力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为公众提供更便利的生活工作环境,为企业创造更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政府构建更高效的运行和管理平台,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城市管理从粗放管理向智慧管理转变,加快构建“智慧深圳”的基础框架。(二)基本原则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与导向性作用,构建政府、企业、市民等社会多方参与、充满活力的发展格局。强化政府在规划引领、统筹协调、优 9化环境、政策扶持、应用示范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增强建设智慧城市的整体合力。整合资源、强化创新。统一部署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整合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切实推动城市信息化协同应用,促进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智慧城市建设的联合攻关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和市场开发能力。开展对外开放合作,加强与香港、珠三角联动。标准主导、务实可靠。实施急用先行、国际同步的标准战略,抢占标准制高点,力争智慧城市标准的话语权。加强安全技术体系建设,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科技安全和信息安全。民生为本,示范带动。面向公众生产、生活、学习的多元化需求,提供随时、随地、随需、低成本的信息与应用服务。结合实际,突出应用,讲求实效,找准产业升级、民生需求的突破口先行先试,以示范和试点项目率先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三)发展目标“智慧深圳”的目标是在深圳建设全球一流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基础设施、构建信息资源融合汇聚和安全共享的智慧城市公共环境,打造一批成熟高效的智慧化城市管理及民生服务应用,通过城市管理运行机制模式创新,提高智 10慧化城市管理运营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最终形成一个国际领先的智慧型现代化城市。通过“智慧深圳”的建设,以此拉动深圳智慧型产业发展。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形成智慧城市运营的开放式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内外技术标准制定,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培育一支面向智慧城市运营及新技术应用开发需求的人才梯队,从而把深圳建设成为国际上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及智慧型高端服务等相关领域的主要创新城市。到2015年,初步建成TB级(TB—Terabyte,万亿字节)国内和国际互联网出口、城域高速网络、感知监控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和服务支撑平台有机构成的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加强自主创新,形成在关键技术领域拥有一批核心知识产权的智慧产业体系,城市运营水平大幅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成效显著,实现三网融合和无线城市,面向市民和中小企业提供基于云计算的应用服务。建成千万容量的光纤接入平台、光纤到小区实现100%,光纤到户达到150万户,家庭宽带普遍达到50Mbps以上接入能力,无线宽带人口覆盖率达到90%,移动通信带宽达到20Mbps以上,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8%。培育云计算服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数字内容及创意应用等智慧型新兴产业,实现5000亿元产业规模,形成以一批营业额超百亿企业为龙头的智慧产业创新集 11群,带动广播电视信息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向融合化、高端化产业形态转型。到2020年,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在传感网络、信息传输、平台管理、智慧应用等重要环节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运营技术,培育以高端信息设备制造业、现代信息服务业为主要内容,以技术、标准、方案、服务模式为主要产品的智慧产业,形成覆盖各行业、各领域、各区域的城市运营服务体系,建成国际领先的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和辐射全球的智慧产业生态系统,构建起智慧城市的基本框架。三、主要任务加快建设国际领先的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产业生态体系,推进智慧化城市管理及社会服务应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产业共繁荣格局。(一)加强基础建设,完善支撑体系建设无处不在、全面覆盖、安全保障的智慧感知、传输网络、高速运算、信息交换及服务运营支撑架构的智慧化环境,加快现有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实现智慧管理应用集成和感知网络的统一管控,创造良好的城市运营基础条件。建设无所不在感知网络,实现城市动态实时监控。统筹规划和建立覆盖城市的感知网络,建设广泛的射频识别感知器网络,促进卫星定位系统和城市地理信息的结合应用,整 12合完善覆盖全市公共场所的视频监控网络,建立统一布局的环境感知监控网络。建设高速融合的下一代宽带网络,支持多业务融合创新。形成完善的多层次、立体化、高带宽的无线基础网络覆盖。建设T级骨干网、G级接入网、业务IP化的下一代高速融合网络,打造无缝连接的城域泛在网。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规范管理的三网融合业务运营模式。建设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支撑平台,整合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城市级的统一数据交换、服务支撑平台,整合应用、数据、感知网络和技术资源,提供全面无缝集成、自动智能化公共基础能力服务,促进部门间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降低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成本,加速智慧应用孵化速度,促进智慧城市一体化运营。建设虚拟整合的云计算服务中心,降低社会信息化成本。鼓励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与行业信息中心合作,自主研发云计算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推动传统信息基础设施向云计算模式转型,提高基础设施资源的使用效率。建立云计算服务中心,依托云计算基础设施实施信息化应用项目,面向不同的社会需求推出一体化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软件服务,积极探索新型服务模式,降低社会信息化成本,形成辐射华南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能力。 13建设统一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