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安徽大学程桦一、安徽大学历史与现状历史历经百年沧桑的敬敷书院长廊安徽大学堂前身敬敷书院校舍刘文典安徽省立大学国立安徽大学1956年安徽大学重建毛主席题写校名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给曾希圣同志的信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为安徽大学题写的校名199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重点支持安徽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目前我校正全力推进“211工程”三期建设。校区磬苑校区龙河校区国际商学院校区江淮学院科技产业园学科建设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26个院(系、部),74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10个学科门类其他在国家级“质量工程”的教学名师、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双语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实验示范中心、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等十大类别上全部实现立项,大类小项合计115个,同时,学校获得省级“质量工程”立项近300个。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合作设立孔子学院。二、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与困惑(一)规模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2010年底1998年1977年新中国成立初高校超过1000所,在校生623万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2723所,在校生3105万报考570万,录取27万人高校约200所,在校生11万毛入学率达到26.5%(二)若干不变内涵的困惑从1977年27万人到2010年3000多万人,我们的高等教育在“教育思想与理念、外部治理结构与内部管理体制、在教学资源投入与配置”等诸多方面,可能都存在“以不变应百变”的情形。趋同的“多科型或综合型大学”在原有的综合大学之外,现在的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农业类、林业类、外语类高校不约而同地发展成为了“多科型或综合型大学”。趋同的“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统一的专业名称目录和修业学制、基本相同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类似的培养途径和教学方法,专业教育出现了趋同化倾向。趋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压倒优势的理论课对实践课的比例、必修课对选修课比例、30人以上的“大班上课”对以下“小班上课”比例、“PPT白板授课”对“黑板授课”的比例等等。问题我国高校的各项指标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存在相当的差距;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需要一个大的改革,大的改革也需要有更多的创新。三、我校本科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一)从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认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地方综合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第五届教学成果国家二等奖(二)我校的探索与实践2+22+2我校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联合举办“2+2英才班”3+13+1我校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3+1英才班”联合办学与境外高校合作培养2+22+2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签订了“本科生2+2”联合培养协议2+22+2我校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签订“本科生2+2”联合培养协议交换生交换生我校与德国哥廷根大学、日本高知大学、韩国培材大学、乌克兰哈里科夫大学以及台湾静宜大学等数十所境外高校开展了多年的“本科交换生”培养工作生命科学学院综合试点改革PI-PrincipalInvestigator责任研究员PL-PrincipalLecturer课程组长PT-PrincipalTechnician实验主管行政管理与服务通过推行按照“PI、PL、PT和行政管理与服务”4类设岗,改革人事管理、科研创新、教学组织、资源分配等工作。“文典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文典学院按照“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和“起点高、基础厚、能力强、努力培养创造欲”的指导思想,在文、理两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和基础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主修专业,并进入专业培养阶段,同时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校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工作试点6个学院校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基础文理科专业--厚基础、强研究、重创新应用文理科专业--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工科专业--校企合作,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大类招生与分流培养改革2008生物科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数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2009生物科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数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化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2010生物科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数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化学类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电气信息类(电子类)电气信息类(自动化类)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类)2011生物科学类新闻传播学类数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化学类社会学类公共管理类图书档案学类电气信息类(电子类)电气信息类(自动化类)电气信息类(计算机类)分流培养1.5~2年通识平台教育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2~2.5年专业平台教育专业核心课大类招生下放专业选择权改革学生专业选择权不仅包括在招生录取环节中的志愿填报自主权,还应包括在后续的学习期间仍然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从历年培养过程来看,被调剂录取到冷门专业的一些学生专业思想不够稳定,影响学习效果。我校通过“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大类招生和分流培养改革”实现学科大类下的专业选择权下放,并且实行“新生高分转专业、第二学期择优转专业、辅修专业教育与第二学士学位授予”进一步推进了专业选择权下放改革。我校各专业报考率统计由上图可以看出,不同专业第一志愿报考人数差距很大。(1)新生高分转专业《安徽大学招生章程》规定:凡录取第一批本科且高考成绩高出所在省(市、自治区)一本控制线40分(适用于高考总分为750分的省份,否则进行同比例折算)的考生,入学两周内可申请调整专业一次。(2)第二学期择优转专业根据第一学期学生平均学分绩点(第一学期多是基础课程)情况,同时结合专门的测试考核,要求院(系)在20%转出比例内,同意学生调整专业;同时要求转入院(系)转入学生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该专业上年度招生人数的5%。(3)辅修专业教育与第二学士学位授予辅修报名资格品德优良身体健康主修专业已修满60学分平均学分绩点大于2.5辅修专业应用心理学英语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法学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7-2011年辅修专业结业与学位授予情况88.482.391.586.288.964.379.987.984.986.60102030405060708090100结业率88.482.391.586.288.9学位授予率64.379.987.984.986.620072008200920102011改革无止境,创新无边际,我们的一些工作可能是比较初步和不太周全的,在此我们特别希望能聆听到其他会议代表的高见,以便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我们的人才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