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工程中的价值、利益与公正基本思路:本章内容可以分为2个部分:1.“利益和价值”2.“公正”第一部分主要针对2种工程现状:——工程(师)职业地位不高(正面价值)——人文学者对工程技术的批判(双刃剑)工程现状之一:工程(师)职业地位不高,吸引力不大。——“我国尚没有建立尊重工程师职业的社会文化,工程师职业的吸引力较弱。”(“逃离工科”)——工程院前院长徐匡迪:“当问孩子长大想做什么时,很少有孩子说想当工程师!”(实体经济,工匠精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首份全球《工程报告》显示,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工程人才都严重短缺。工程现状之二:人文学者对工程技术的批判(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对立)——我国不能简单照搬西方技术批判(新型工业化)第二部分即“公正部分”,分析公正问题在工程中的表现(事实),提出在工程中实现公正的对策(理想)。公正问题是伦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问题,工程伦理的一个重要视角就是以公正的视角研究工程。这是由公正在伦理中的地位决定的。【“公正不是德性的一个部分,而是整个德性。”——亚里士多德“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德性一样。”——罗尔斯】(现实工程伦理问题:邻避效应、公平正义)引导案例: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与受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协调受益区(受水区)及受益情况受损区(供水及沿途区域)及损失情况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000万人可以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近一亿人间接受益。湖北,河南等地区,淹没土地,停产转产,收入减少,治污投入,工程移民3.1工程的价值及其特点3.1.1工程的价值导向性工程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国家竞争实力的根本。从宏观上讲,对人类而言工程具有巨大的正面价值。任何否定或者轻视工程这种积极作用和正面价值的观点都是错误的。【泡沫经济,中国制造2025】从微观上讲,工程活动是人们自觉主动地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引出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工程为什么人服务,为什么目的服务?以前,主要强调政治标准,强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当今,工程活动的价值导向性问题,特别是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思考工程活动的目的,确保工程符合公平公正等基本伦理原则,非常重要。3.1.2工程价值的多元性工程可以服务于多个方面的目的,就是说工程不仅具有经济价值,也有科学、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价值。有人批判工程价值的狭隘性,这是没有道理的。1.工程的科学价值:工程制造的科学仪器、设备、基础设施,是现代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2.工程的政治价值:率先用于军事战争(温纳:低桥)3.工程的社会价值: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其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社会动员(“炉边谈话”),弥合阶级差距(福特汽车)】“普遍接入”(universalaccess)、“普遍服务”等理念,实际上不限于电信服务业,也适用于其他的工程产品和服务。这是包容性增长(inclusivegrowth)、共享发展等新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注意:工程的社会价值并不是只有正向的、积极的一面,而是具有正负双面性。(数字鸿沟)4.工程的文化价值:为文化事业提供基础设施、物质装备和技术手段;工业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大剧院,长城)工程精神工程实践及其职业所内涵的造福人类、不断创新、追求质量和效率(精益求精)、团队合作、务实精准等工程精神,是工程内在的思维方式、行事方式及行为规范,对社会及其他亚文化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这本身就属于文化范畴,具有文化价值属性。(缺乏“工匠精神”,怎能成为制造强国?)5.工程的生态价值:环境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地球照片(戈尔)工程的内在价值工程可以提供用于实现各种目的的工具、手段、措施、方法及途径,它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提高行动的效率。工程内在价值的特点:一般属于非道德(amoral)性质,本身并不直接就是道德意义上的善或恶。(真善美属于不同领域)工程“双刃剑”的根源工程的内在价值的非道德性,决定了工程的最终价值取决于工程应用于什么目的、怎样应用,即工程的实际价值取决于社会的要求和社会环境。这是工程具有好的和坏的双重效应的重要根源。对工程批评的回应人们所批评的工程的负面作用和价值,实际上大部分是由人们利用工程的方向和方式不当造成的,责任主要在于我们人类社会,而非工程本身的过错。我们应当把工程应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不仅仅是少部分人的狭隘的短期的物质利益,更不应当用于为害作恶。3.1.3工程价值的综合性一项工程一般都包含着多种价值。在这些不同价值之间做出权衡取舍和协调优化。应当避免和防止极端地追求某一方面价值,而牺牲其他方面的价值。(tunnelvision;偏执于量化)工程能力、工程职业、工程实践、工程成果,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如何分配和使用这种力量和资源——是造福于大多数民众,还是为少数人服务?是关涉公正的社会伦理问题。我们实验室输出的产品,一面倒成为有钱人的玩具,很少顾及穷人的基本需要。我们坐视政府和大学的实验室,成为中产阶级的福利措施,同时利用我们的发明所制造的科技产物,又夺走了穷人的工作。我们变成了受教育、拥有电脑的富人与没有电脑、贫穷的文盲之间鸿沟日益扩大的帮凶。我们扶植成立了一个后工业化社会,没有给失业的青年合法的谋生凭借。我们协助贫富不均由国家规模扩大到国际规模,因为科技扩散到全球后,弱势国家嗷嗷待哺,强势国家愈来愈富。——戴森《宇宙波澜》3.2工程所服务的对象与可及性工程所带来的利益和好处如何分配?这无疑属于社会伦理问题、尤其是公平公正问题。主要就微观层面的企业的工程项目来做些探讨(宏观层面涉及行业、地区、企业、项目之间的分布)3.2.1目标人群:预期的受益者工程项目将资金、技术、人力、材料等资源聚集于特定时空点,只能服务于特定的人群,而不会是所有人。顾客是上帝?并非所有的顾客都是上帝,企业不会一视同仁。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产品开发和生产,是瞄准目标市场、瞄准目标人群的。这些目标顾客群主要是以其收入情况为依据来划分的:首要关注对象、次要目标和辐射人群这种依收入、购买力等经济特征以及性别、种族、年龄、地域等特征的不同而对人群做出区别对待,是否涉嫌歧视?2个类似情形的启示——有关稀缺的医疗资源分配问题;——数字鸿沟引起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市场经济下,工程受益人群的确定,一般是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控,通过产品价格配置资源,实际上是按照购买能力为标准来确定谁能享受工程产品和服务。这就有把没有购买力的贫困者排除在外的可能性。“排除”(或忽略),有别于“歧视”(discrimination)。但无论如何,这种现象不符合“共享发展”理念。3.2.2可及与普惠工程产品(或服务)是联系工程与社会(消费者)的重要纽带,其价格直接反映着工程主体(即企业)与工程用户(即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价格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因素,它还内涵着强烈的社会伦理意蕴。产品(或服务)企业、工程社会、用户事例一些廉价的“救命药”(如“放线菌素D”)大面积断供,就是因为“药价太低”。一般产品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产品价格过高,会使得普通大众难以分享工程的成果和好处。【为了买“苹果”手机有人甚至出卖自己的肾脏,大城市的高房价,令年轻人望房兴叹或者沦为“房奴”。】不断推进科学技术进步,努力降低产品价格,是社会对工程师的一项期望,也应当是工程师不懈的追求。影响工程产品和服务的可及性和普惠性的,除了价格因素外,还有潜在用户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品情况下。——打车软件,老年人打不到出租车——QQ通知80岁老人领补贴工程师为降低使用工程产品的知识技能门槛,或者提高公众的科学技术素质尽责。除了工程服务的“不及”外,也存在“过”的情形(过度医疗)“过”的表现——各种建筑设计(仿白宫、天安门等)——奢侈品针对当前一些城市存在的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特色缺失和文化传承堪忧等现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筑八字方针“适用、经济、绿色、美观”,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观形象,强化公共建筑和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管理。企业瞄准目标人群开展工程活动,把目标人群之外的人群排除在工程恩泽之外,而工程产品的价格具体扮演了“门槛”的作用。此外,工程中还存在这样一类涉及公平公正的伦理问题,它们不是工程项目发起方主观故意造成的。3.3工程实践中的攸关方与社会成本承担这类关涉公平公正的工程问题,未必是由企业、工程师、业主的主观故意造成的,但是问题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人数众多,性质也很严重。3.3.1邻避效应——2007年厦门PX(对二甲苯)化工项目——2009年广州番禺区生活垃圾焚烧厂选址——2011年北京海淀西二旗餐厨垃圾相对集中资源化处理站项目——2012年宁波镇海PX项目……(16年8月连云港核废料处理)“邻避设施”是指能使大多数人获益,但对邻近居民的生活环境与生命财产以及资产价值带来负面影响的“危险设施”,如垃圾场、变电站、殡仪馆、炼油厂、精神病院等。对于这类设施的公益性、重要性以及建设的必要性,当地居民一般是认可的,但是由于他们承受其实实在在的或者潜在的危害,所以他们的态度是:这些项目确实应该建设,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NIMBY)。邻避行为突出地反映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利益—损害承担不公正问题:设计时预期的公共效益为广大人群享受,但项目周围居民蒙受危害或者担心受到危害,即大众与周围居民之间出现利益—损失分配上的不平衡。公平性问题,即“大家受益,为什么受损者偏偏是我?”一直是邻避冲突中抗争居民要求的焦点。一般工程项目以及工程产品的使用,也存在邻避效应。工程项目都预先设定了所要服务的目标人群,这内涵着公平问题。问题不限于此,更为严重、会引起更大社会问题的是,工程活动、工程产品的使用对直接目标人群之外的无辜的第三方会产生危害或带来风险。我国邻避行为的特点公共基础设施,工业建设项目(例如化工项目);邻避事件发生的原因很复杂,不一定是现实的危害,而是居民对危害的心理担忧和风险感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居民权利意识、风险意识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邻避冲突的发生数量预计将呈上升趋势。3.3.2工程活动的社会成本随着工程活动的作用尤其是副作用效应的不断累积和增强,引起了媒体、公益组织、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反应,在经济学中开始关注经济行为的外部性问题,社会成本/代价的理念得以确立;在企业管理中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思想。什么是社会成本?建设工程的社会成本,是指除却项目建造成本之外,由于建设项目对社会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成本。社会成本是由于实施建设项目而造成的,但又不能归入参与项目的合同方的直接或间接成本之中。在工程全寿命周期,都可能对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发生社会成本。马克思对科技负面作用的论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从公平角度对工程的收益和损害进行分析,能够明确科技的利益和副作用具体落到什么人头上,从而能够识别出改变分配不公的动力。3.3.3(利益)攸关方近些年来,企业管理领域扩展关注的视域:由过去只强调对股东负责,逐渐把利益相关者也纳入管理关注的视野。“利益相关者”可界定为: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企业实现目标过程的影响。这一概念对理解工程的影响尤其负面影响以及利益—损害的公平分配问题很有启发。但企业管理领域的利益相关者概念存在不足。工程伦理的关注点恰恰在于目标人群之外的第三方可能受到工程及其结果影响尤其负面影响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