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习六职业性中毒案例讨论[目的要求]1.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及处理原则;2.熟悉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的方法与要求3.掌握职业性中毒案例的分析方法,[案例一]患者肖××,男性,35岁,于1988年以来常感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全身乏力,关节酸痛、食欲不振,近二年来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经常性的脐周、下腹部无固定的绞痛,用手压腹部可使其缓解,于1993年入院。体查:神志清楚,一般情况尚可,体温37.2℃,脉搏7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0/70mmHg,心肺(—),肝脾不大,腹软,脐周有轻微压痛,无反跳痛,四肢痛触觉未见异常,未引出病理反射,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能、心电图正常。胸部x线照片未见异常改变。[问题讨论1]1.上述资料中,你认为病史还应补充什么内容?(1)职业史若怀疑为某职业病,应详细询问职业史,这是职业病诊断的前提。(2)患者的同事有无类似疾病、出现的时间等。因为职业病具有群发的特点。(3)以前就诊的情况。该患者病程较长,应利用以前的就诊资料。2.当你遇到腹绞痛患者时,应考虑哪些病症?腹痛:炎症性、穿孔性、梗阻性、内出血性、缺血性、扭转性、损伤性疾病:泌尿系统疾病、中毒及代谢障碍疾病、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胰腺疾病、消化道疾病、妇科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变态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精神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腹膜疾病、腹内血管和淋巴及肠系膜疾病等铅绞痛的特点:多为突然发作,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部位多在脐周,少数在上腹部或下腹部,发作时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多伴有呕吐、烦躁不安.手压腹部疼痛可缓解;一般止痛药不易缓解、发作可持续数分钟以上。检查时腹部柔软平坦,可能有轻度压痛,但无固定压痛点,肠呜音减弱。3.从职业病角度,你认为该案例的职业性毒物最有可能是哪种?哪些工种的工人可接触到这种职业性毒物?(1)铅及其化合物(常见)。(2)蓄电池制造、铅矿开采冶炼、熔铅、含铅颜料制造、拆船业、电缆复层、含铅焊锡、汽油防爆剂等。进一步追问患者的职业史,发现该人于1985年起从事印刷厂的浇板工作即将熔铅锅融熔的铅水浇进字模当中,当浇板时有大量的铅蒸气逸散到空气中。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有防护服、手套等。[问题讨论2]4.该患者能否诊断为慢性铅中毒?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些?(1)尚不能诊断为慢性铅中毒。因为慢性铅中毒诊断要根据确切的职业史及以神经、消化、造血系统为主的临床表现与有关实验室检查,参考作业环境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该患者尚缺有关实验室检查和作业环境调查资料。(2)早期表现:主要为中毒性类神经征如头痛、乏力,肌肉关节的酸痛,失眠和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表现有口内有金属味、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隐痛,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是常见症状。典型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①腹绞痛(特点见上)2②贫血低色素正细胞型贫血,多属轻度,周围血中可见点彩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及碱粒红细胞增多。③.周围神经病有感觉型、运动型和混合型。即表现为肢端麻木,呈手套或袜套祥感觉障碍;伸肌无力,握力下降,重者可出现伸肌瘫痪,即腕下垂。严重铅中毒病例,可出现铅中毒性脑病。5.要证实患者是铅中毒,还应作什么临床化验?要作尿铅、血铅、ALA、FEP、ZPP测定或诊断性驱铅试验。我国现行的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及分级标准(GBZ37-2002)如下:观察对象有密切铅接触史,无铅中毒的临床表现,具有下列表现之一者:a)尿铅≥0.34μmol/L(0.07mg/L、70μg/L)或0.48μmol/24h(0.1mg/24h、100μg/24h);b)血铅≥1.9μmol/L(0.4mg/L、400μg/L,);c)诊断性驱铅试验后尿铅≥1.45μmol/L(0.3mg/L、300μg/L)而<3.86μmol/L(0.8mg/L)者。轻度中毒(1)血铅≥2.9μmol/L(0.6mg/L、600μg/L)或尿铅≥0.58μmol/L(0.12mg/L、120μg/L);且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a)尿δ-氨基-r-酮戊酸≥61.0μmol/L(8mg/L、8000μg/L)者;b)血红细胞游离原卟啉(EP)≥3.56μmol/L(2mg/L、2000μg/L);c)红细胞锌原卟啉(ZPP)≥2.91μmol/L(13.0μg/gHb);d)有腹部隐痛、腹胀、便秘等症状。(2)诊断性驱铅试验,尿铅≥3.86μmol/L(0.8mg/L、800μg/L)或4.82μmol/24h(1mg/24h、1000μg/24h)者,可诊断为轻度铅中毒。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a)腹绞痛;b)贫血;c)轻度中毒性周围神经病。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a)铅麻痹;b)中毒性脑病。6.对患者的生产环境主要应进行哪些卫生学方面的调查?生产环境的劳动卫生调查:包括工艺流程、操作方法、环境卫生条件、防护措施及其使用效果等一般情况,车间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水平。根据患者的职业史和临床表现,随即转至职业病院进行诊治。人院时检查:尿铅12.5μmol/L、尿δ-ALA65.5μmol/L,尿粪卟啉半定量+++,血红细胞游离卟啉为3.52μmol/L,被职业病院诊断为慢性中度铅中毒。[问题讨论3]7.常用的慢性铅中毒的解毒剂是什么,其机制如何?用药时注意哪些事项?(1)首选药物为依地酸二钠钙(CaNa2一EDTA)。其为金属络合剂,与铅离子形成金属络合物,抑制铅离子的毒性,保护了体内功能基免受铅离子的毒作用,而且,形成金属络合物能很快从肾脏排出。因此,起到解毒和促排的作用。(2)应采用间歇性给药,以避免“过络合综合征”,同时,也更有利于毒物促排。8.除解毒治疗外,还应给以哪些辅助治疗?适当休息,合理营养、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铅绞痛发作时可予以解痉治疗。9.经驱铅治疗,出院后应注意的事项是什么?3除轻度铅中毒外,原则上调离铅作业岗位,避免继续接触铅。要定期进行血铅、尿铅等指标的检查。此外,应注意在低血钙、酸中毒等条件下可能引起的慢性铅中毒急性发作。该生产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铅烟尘(铅加热至400~500℃时即可产生大量的铅蒸气),而且工人卫生防护意识差。应作如下改进:①加强生产环境的通风排毒;②开展生产环境有害因素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置;③加强作业工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在作业过程中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范。10.试述职业病的三级预防范畴,应如何开展?职业病防治院组织工人体验属于哪一级预防?(1)第一级预防: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控制。针对职业病发生的生物、物理、化学、心理、社会因素,提出综合性预防措施,改善生产环境,消除致病因素,防止对作业工人的有害作用是一级预防的主要任务。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工人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此外,合理营养、体质锻炼等也是重要的手段。第二级预防:职业病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处理;二级预防措施包括普查(筛选)、定期检查、高危人群的重点监护及专科门诊等。第三级预防:临床预防。对患者及时有效地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后遗症,防止伤残。对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残疾者,通过康复医疗,尽量恢复或保留功能。措施有专科治疗和康复,加强心理咨询和指导。铅作业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技术措施(减少或避免生产环境铅污染等);加强卫生知识的宣教;防护措施(通风排毒、防尘面罩、防护服等);增强体质。第二级预防:职业健康监护(铅作业工人进行定期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能力鉴定)。第三级预防:对铅中毒患者积极治疗和康复,必要时调离铅作业岗位。(2)职业病防治院组织工人体验属于二级预防。[案例二]患者张xx.女性,36岁,某皮鞋厂仓库保管员。因头痛、头昏、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而人院。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呈贫血面容,皮肤粘膜无瘀点,体温37℃,呼吸21次/分,血压110/65mmHg,心肺(—),腹部平软,肝在肋下1.5cm。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2.5×l09/L,中性粒细胞1.3×l09/L,血小板50×l09/L,红细胞3×l012/L,血红蛋白60g/L,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正常。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问题讨论1]1.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职业性毒物是哪种?其接触机会有哪些?按题意为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职业性毒物有多种,如已学过的三硝基甲苯也是其中的一种毒物。)苯在工农业生产中使用广泛,主要有下列接触机会:①制造苯的工业,主要由煤焦油分馏或石油裂解产生;②作为化工原料,如制造酚、氯苯、硝基苯、药物、苯基染料、农药、塑料、合成橡胶等;③作为溶剂、萃取剂与稀释剂,用于油漆、油墨、树脂、人造革、粘胶等。其中最主要的中毒原因是把苯作为有机溶剂使用。2.要确定其为职业性中毒,还应作哪些调查研究?(1)工作环境有害因素调查。(2)排除其它疾病。患者自诉以往身体健康,从1990年开始担任仓库保管员工作,工作一贯认真,每天按时上下班。仓库中存有苯、甲苯、汽油、醋酸乙酯等化学品,有密切接触史。经测定,空气中苯的最低浓度为360mg/m3,最高达1000mg/m3,超标达9~25倍。患者从事的仓库保管工作,办公室设在仓库内;工作时无任何防护措施,也无定期体格检查制度,无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就业前未进行体格检查,也未向有关部门申报。本人不知道仓库中存放的苯、甲苯、醋酸乙酯等有毒。从事此工作后出现了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迟、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后才去医院就诊治疗。4[问题讨论2]3.试述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苯毒作用机制?比较急、慢性苯中毒临床表现的有何不同点?(1)慢性中毒早期常有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神经衰弱症候群的表现,但主要表现为造血系统的损害。造血系统的损害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除数量变化外,还出现细胞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粒细胞中出现中毒性颗粒或空泡;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于此同时或稍晚血小板也出现降低,皮下及粘膜有出血点,出血倾向除与血小板降低有关外,也受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减少以及血管渗透性改变等因素的影响。苯中毒晚期时,出现红细胞减少。此时全血细胞减少,即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引起各种类型的白血病,而以粒细胞型为多。目前研究认为慢性苯中毒主要是苯的代谢产物作用所致。主要观点有:1)酚类为原浆毒,(原浆毒是对各种组织细胞皆呈现类似的损害作用,并非是有选择地作用于某些器官或组织。)苯的代谢产物对骨髓中干细胞、各系母细胞及基质细胞有明显的毒作用;2)酚类及进一步代谢产物能抑制造血因子的生成;抑制DNA和RNA的合成;引起染色体的畸变等。(2)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性麻醉。慢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造血系统的损害。4.指出造成该患者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是什么?仓库中苯挥发污染了工作环境空气,浓度大大超标,而且,患者没有意识到其危害,长期在这样环境下工作。5.如何防止此类事情的发生?(1)对职工进行相关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卫生防护知识宣教。(2)对工作环境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置。(3)加强仓库的通风排毒。(4)给仓库保管人员配备必备的防护设备(如防毒面罩等)。住院后经用升白细胞药、多种维生素、核苷酸类药物及强的松、丙酸睾丸素,辅以中草药治疗,患者的病情好转,血象基本恢复正常,出院休息半个月后,又回到原工作岗位,继续从事仓库保管工作,七个月后患者出现反复发热,口腔溃疡,月经过多,牙龈出血较以前更严重,并再次入院治疗。[问题讨论3]6.述慢性苯中毒的治疗与处理的方法?无特效解毒药,治疗根据造血系统损害所致血液疾病对症处理。慢性中毒一经确定诊断,即应调离接触苯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工作。在患病期间应按病情分别安排工作或休息。轻度中毒一般可从事轻工作,或半日工作;中度中毒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休息;重度中毒全休。7.患者为什么再次入院?其后果如何?在工作岗位上继续接触苯。其后果是造血系统损伤加重,预后较差。8.此患者经治疗出院后,应注意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