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区域发展差异——东、中、西差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西藏自治区拉萨青海西宁甘肃兰州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沈阳宁山东济南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福建福州广东广州广西自治区南宁河北天津石家庄北京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山西太原陕西西安银川区宁夏自治河南郑州安徽合肥湖北武汉江西南昌湖南长沙四川成都重庆贵州贵阳云南昆明海南海口台湾台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西藏自治区拉萨青海西宁甘肃兰州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沈阳宁山东济南江苏南京浙江杭州福建福州广东广州广西自治区南宁河北天津石家庄北京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山西太原陕西西安银川区宁夏自治河南郑州安徽合肥湖北武汉江西南昌湖南长沙四川成都重庆贵州贵阳云南昆明海南海口台湾台北80E9OE100E110E120E130E40N30N20N°°°°°°°°°50N°导入:3分钟自主学习:13分钟合作探究:9分钟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学习的基础知识,小组合作完成“课堂学习提纲”中的活动。小组组员可以分工,注意合理利用时间,最后2分钟统一答案。组长组织本组组员有秩序的进行讨论,人人发言。每人将答案写到学习提纲上,改正时用其他颜色的笔。讨论1:P15活动1:读图1-14,比较我国2002年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讨论2:P15活动2:读图1-15、1-16,回答问题(1)说一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试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其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该市2001年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展示答案:8分钟B层展示,C层可挑战,A层可以纠正、总结和补充注意:展示答案时声音要洪亮,思路要清晰。说明“我展示、我补充、我纠正、我质疑、我挑战”等补充、质疑时不可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内容。在某同学展示过程中其他同学认真听,作好记录。P15活动1:读图1-14,比较我国2002年三个地带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再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东部地带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地带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是中、西部地带自然条件较差,历史基础薄弱,因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地落后于东部地带。其改进对策是中、西部地带应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P15活动2:读图1-15、1-16,回答问题(1)说一说该市三次产业结构和轻重工业比例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趋势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从工业结构来看,轻工业的比重上升很快。重工业比例呈现逐步下降趋势(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和轻工业比例大幅上升能活跃市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等等。(2)试从三次产业的构成及其工业内部轻、重工业所占比例两个方面,对该市2001年的产业结构进行评价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和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工业以轻工业为主。说明该市经济较发达,产业结构较合理。但还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加强轻工业的发展。发展条件差异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差异显著,具体表解如下:项目名称自然原因社会经济原因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和便利的海运,气候湿润、地势低平,植被良好,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近代工业起步早;思想观念开放,竞争意识强;工业基础好;改革开放起步早;产业结构较优;城市化水平高;生产力水平高;交通便利,便于引进外资中、西部经济地带距海较远,位置闭塞,气候干旱或高寒,水源较少工业基础薄弱;思想观念保守;第一产业比重大;乡镇企业不发达;文化教育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低,引进外资少;改革开放起步晚评之精讲:9分钟优势条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的差异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不论在生态环境还是在经济发展条件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地带优越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东部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是海运便利,城市化、科技化、国际化水平高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尖方向发展地带优越条件存在问题发展方向中部能源、矿产丰富,农林牧产品重要产区,有色金属及重工业发达山西煤炭外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森林过度砍伐,水患、风沙危害发挥资源优势,建设能源、原材料基地,建商品粮、农林渔基地,东西交通建设西部有70%国境线,利于沿边贸易,能源、矿产、旅游资源前景广阔工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大力发展交通,开发能源、矿产,成为全国动力基地协调加大对中西部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加强东部和中西部的联系,协调三大地带互补发展区域影响因素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科技教育和文化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因素发展基础产业结构交通运输状况其他因素劳动力资源民族心理特征国际化程度平原丘陵为主,地势低平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季风区,湿润,雨热同期非季风区,多干旱或高寒能源、矿产、水资源不足能源、矿产、森林、草场等资源丰富较高较低发达落后高较低较好较差较优,二、三产业比重大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偏大海陆空都比较发达,相对比较落后劳动力素质较高劳动力素质较低思想观念开放,竞争意识强思想观念保守,竞争意识弱国际化程度高,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较少,社会经济比较封闭课堂总结及提问:3分钟1.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分别包括哪些省市?2.简要描述一下东、中、西部发展的差异东部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工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科技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范围(包括的省级行政单位)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12个(暂未包括台、港、澳)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9个川(蜀)、渝、贵(黔)、云(滇)、藏、陕(秦)、甘(陇)、宁、青、新10个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课堂导入:3分钟区域影响因素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位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阶梯,多低平的丘陵和平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海拔较高,高原、山地面积大,地形起伏较大气候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大部分地区位于非季风区,干旱区、高寒区面积广大,尤其西部大部分省区气候恶劣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丰富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分布密度较大,综合经济实力较强较低,城市分布密度较小,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发展滞后科技、教育和文化比较发达,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集中比较落后,人才缺乏对外开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能力强对外开放程度目前仍较低,但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区域影响因素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因素发展基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学技术集中的地区,发展基础好发展基础较差产业结构相对优越,第二、三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一产业,生产力水平较高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交通运输状况距海近,有便利的海运,陆路交通也较发达距海较远,比较闭塞,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较差其他因素地理区位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缺少东部地带的区位优势民族心理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经济竞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差国际化程度国际化程度高,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较少,社会经济比较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