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典庭园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潍坊科技学院2013级建筑学1班郑丽娟日本古典庭园解析·概述日本庭園(にほんていえん),是指日本传统的庭园,又称和風庭園(わふうていえん)。可见于日本寺院、大名屋敷的庭园迹、政治家、实业家的邸宅迹、公共施设的敷地造型。日本庭园是依循日本神道、佛教或禅宗中自然与人的关系之哲学所创造的庭园。普遍具有简单、不对称设计的特色,以修剪过的常绿树为主,通常包括桥梁、岩石、踏脚石、有耙纹的砂砾地以及石灯笼,以营造一个用来冥想和沉思的环境。砂庭式枯山水(京都府京都市右京区龙安寺)池泉回游式(冈山县冈山市北区后乐园)日本庭园的构成,以水池为中心,利用土地的起伏,筑有假山,天然石配以庭石和草木,共同营造出四季分明的景色。人造瀑布模拟水从深山涌流而出,或者浩大的水流顺势而下。放置石块,也有用石块组合表示假山,多用比兴(見立て)的手法来表现宗教意义上的蓬莱山、蓬莱岛、鹤岛、龟岛,等等。庭园内还设有灯籠(とうろう),東屋(あずまや,又作四阿),茶室等等。又被称为枯山水,不使用水,而以石头、砂、植物等来表现水流形式的庭园。白沙象征着水流动的特征,这是庭园里作为水必不可缺的事物。“庭园之事,在于山水(庭園のことを山水といったのも)”因此而产生。室町时代以后,枯山水和的禅宗的思想相结合,以此手法建造了很多禅寺。而江户时代以后,不仅是庭园内,而且庭园外的景色也相互利用,借景的手法被广泛采用。•特征临泉亭(兵库县姫路市好古园)铜灯笼(东京都台东区东照宮)•庭园史•平安时代之前•平安时代之后•中世•近代•近现代•平安时代之前公元3世纪开始,日本列岛正进行技术合并、政治联合,庭园被认为是从古坟时代,伴随着高冢式的坟墓建造而兴起,石室的营建、石棺的制作和覆盖古坟的葺石(ふきいし),以及宅邸城壕的贴石等大量的石材使用、大型石材的堆积、坚硬石材加工等技术上来看,在坟丘建造版筑的方法被称为工法而使用,也用于池塘开挖、堤坝修筑等大规模的土木工程。《日本书纪》中也有关于庭园的记载,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庭园的记载是引用自中国的典籍。例如,公元1世纪在位的景行天皇,4年(公元74年)春2月出行时,非常喜爱游(くくり)宫的庭院,于是将院里的池子放养上金色鲤鱼。之后的古坟时代,庭园中用石头围成表示古代佛教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此类象征的山是在公元7世纪建造的。须弥山概念图《日本书纪》还记载,公元7世纪上半叶在位的推古天皇也在宫殿南侧的须弥山和吴桥建造庭园,在7世纪后半叶在位的齐明天皇同样如此。公元612年,百济(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的归化人路子工(みちのこたくみ)在皇宫之南庭石池畔的须弥山和吴桥(屋顶,阑干桥)建造了齐明天皇的皇宫。620年前后,蘇我馬子(そがのうまこ,551?-626)在自家府邸的南廷中修筑了一个方形水池,因为池中有个漂浮的小岛,因此时人称苏我马子为“岛大臣”。这是日本园林史上的第一个私家庭园,苏我马子当时拥有财政大权,又得圣德太子宠爱,其宅园之盛可想而知。伴随着佛教从百济传到日本,崇尚佛教的苏我氏还修建了飞鸟寺,因为庭园是从苏我氏开始建造的,因此想象造园技术也是从百济传来的。飞鸟寺(奈良县高市郡明日香村)大化改新(公元646年)后,天武天皇的皇子——草壁皇子的宅邸的也设置了庭园,这是《万叶集》卷二为草壁皇子的早逝而伤感的舍人们咏唱的和歌中所描写的。歌中描绘了庭园内设有水池,石滩中分布假山,假山间种植杜鹃,池中有一个岛,被称为“橘之岛宮”(原文:橘の島の宮には飽かねかも佐太の岡辺に侍宿しに往く)。像这样挖池表现海边风景,对后世的日本庭园有着深远的影响。记载中对海滨、荒滩、岛屿等海景的描写,多是日本庭园形成的重要基础,从海边到远方的山国,都有着海景,特别是濑户内海的美景,从那时起憧憬、追忆的对象,也会努力在庭园中重现,假山、池塘、岛屿、白砂、水流、瀑布等自然要素构成传统样式,已然成为这个时代的先驱。厳島神社(いつくしまじんじゃ)位于日本广岛县廿日市市境内岛屿——严岛(旧名宫岛)的神社。始建于约公元593年,拥有约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为日本国内其他约五百座严岛神社的总本社。神社主要祭奉宗像三女神(田心姬命、市杵岛姬命、湍津姬命),其中严岛之名即来自市杵島姫命(いちきしまひめのみこと)。严岛神社修筑于濑户内海海滨的潮间带上,神社前方立于海中的大型鸟居是被誉为“日本三景”之一,为严岛境内最知名的地标。严岛神社的大部分建筑结构均被日本政府列为国宝,神社亦收藏许多国宝级的文物。神社于1996年时与后方弥山的原始林区登录于世界遗产名单中。从弥山山腰俯瞰严岛神社全景严岛神社的大鸟居•平安时代之后8世纪末迁都平安京,京都是三面环山、绿荫环绕、山清水秀的观景胜地。森林、水池、清泉遍布。三面的群山属于缓慢起伏的古生层,盆地边缘点缀着几个独立的小山。既有这个古生层的山河作为基础,也有美丽的庭石和白砂,自然环境的树木、石、水、砂等优质的造园材料的供应,地形和材料,都很适合建造庭园。平安时代在模仿皇家园林的过程中,在国风时代创造了私家园林的寝殿造园林。寝殿的正面(南侧)设置了从遣水中岛的池水流入庭园。从奈良时代开始继承了海景的缩景庭园在这个时代也被广泛使用的,从随意的海景摹写变化到特定的海景的摹写。另外,这些主题歌合(うたあわせ)活动的举行也是日本庭园文学性、情感性特色的体现,可以说,这是从“古代的事物”到“现代的事物”的转换期,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从中国传来的中国画逐步日本化,大和絵(やまとえ)正是此时期形成的,用假名书写的文学作品也出现在这个时代。典型的寝殿造三条殿复原模型(京都文化博物馆)1.寝殿(しんでん)、2.北対(きたのたい)、3.細殿(ほそどの)、4.東対(ひがしのたい)、5.東北対(ひがしきたのたい)、6.侍所(さむらいどころ)、7.渡殿(わたどの)、8.中門廊(ちゅうもんろう)、9.釣殿(つりどの)还有,平安时代中期开始,受到净土教的影响,净土式庭园流行开来。参拜者南门穿过大池上架的拱桥,经过中岛到达御堂。水池和庭园的建造方式还有很多,推测构图蓝本是净土曼陀罗。例如,旧大乘院庭园(奈良市),园成寺庭园(奈良市),平等院(京都府宇治市),净琉璃寺的庭园(京都府木津川市),毛越寺(岩手县平泉町)。平安时代后期(11世纪)出现的世界上第一部造园书籍《作庭记》,作者橘俊綱(たちばなのとしつな,1028-1094),其父是是平安时代的公卿藤原赖通。橘俊纲在复建高阳院(1040年)时才十四岁,但他跟随其父左右,出入造园现场,把对寝殿造庭园的亲身体验写成造园法典。《作庭记》包括了平安时代后期庭园的规划、假山、瀑布、遣水、植栽等的技巧研究,另外,人与自然协调的方法是乞はんに従う(从乞求中因袭)。对于人类,自然所要求的是地形和岩石;对于自然,人类所要求的是感觉。从这可以看出日本人独特的自然观。平等院凤凰堂(京都府宇治市)毛越寺(岩手县西磐井郡平泉町)•中世镰仓时代是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虽然镰仓为政治中心,但文化中心和皇权中心还是在京都。初次奠定武家政权的源頼朝(みなもとのよりとも,1147-1199),在镰仓继承净土庭园形式,建造了永福寺的庭院。1189年(文治5年)7月的奥州合战,源赖朝在平泉见到中尊寺、毛越寺、无量光院等寺院的庄严深有感触,为让在交战中死去的弟弟源义经和藤原泰衡以及其他众多将士的灵魂安息而建造。13世纪初,京都西北的镰仓时代初期的太政大臣西园寺公经在白川仲资王的领地北山山庄建造了北山第(きたやまてい),西园寺公经这个地投入了巨额财富,造园时以变化丰富的大池塘为中心,西园寺正殿为首,配置了很多御堂和住宅,水池临钓殿配置,池中的中岛种植松树。时任室町将军的足利义满在1397年继承了北山山庄的北山殿并进一步扩大规模,著名的三层楼阁舍利殿(金阁)就是在那时修建的。龙门瀑和广大的镜湖池,以及池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还有岩岛、丸山八海石布置而成的庭园是向着西方极乐的转变。义満去世,鹿苑寺(金阁寺)1422年变为禅寺,大部分主要建筑物是移築被那个时期的庭园,但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长期以来放置庭石。现在的景观是江户时代的寺院住持鳳林章承的修复、复兴重建而成的。永福寺遗址(神奈川县镰仓市)鹿苑寺舍利殿(金阁)(京都府京都市北区)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以五山为中心禅僧们之间文学兴盛,又因为从南宋传来了水墨画、山水画,设立了包括朝臣在内的诗会小组,这个小组多使用禅寺的书院作为场所,因此书院庭园相当发达。在这个小书院前庭的狭小的空间里,建造出一个凝聚着自然山水的庭园。大仙院的庭园在书院东侧100余平方米的平面立有岩石,包括经修整的岩山和两段瀑布的石组合,白沙表示的水流,而架起石桥表示岩岛,石堰横卧,下游石桥浮现的景色都是与山水画相通的。参考枯山水。这个时代最有成就的造园家就是国师夢窓疎石(むそうそせき,1275-1351),通过枯山水来表达禅的真谛。他在修筑庭园时,将其视为游乐而不是为了修行,为建造庭园将田间痛苦消解,这也是记录中所叙述的。相匹敌的艺术一流的其他庭园,也可以说是从这种内心形式所诞生的。这些园林形式常用象征的手法来构筑残山剩水,也就是提取景观的局部。枯山水的出现,因符合当时人们的社会心理和审美需求,迅速在全国传播开来。枯山水首先在寺院园林中崭露头脚,然后对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进行渗透。从室町时代开始,从京都的民众之间,茶道流行开来。因此出现了茶具的鉴赏、茶室的品鉴。茶室是为了茶道所建的建筑,大小以四叠(榻榻米)半为标准。茶庭又被称为露地,为客人进入茶室之前必须经过的地方。茶庭和茶室的功能相互融合,展现从海边风景到深山情趣的变化,是庭园表现新境界。西芳寺湘南亭(京都府京都市西京区)妙喜庵茶室(京都府乙训郡大山崎町)•近代江户时代的将军或大名,经常在宅邸的庭园内构筑回游式庭园(大名宅邸的庭园以假山、池塘为中心的回转布置的庭园被称为池泉回游式庭园。参照大名庭园。)该时期的庭园代表作有:小石川后乐园(东京都文京区)、兼六园(石川县金沢市)、后乐园(冈山县冈山市)、栗林公园(香川县高松市)、水前寺成趣园(熊本县熊本市)•近现代明治时期的东京,江户时代的大名府邸及其附带庭园接二连三地被毁坏,对于这个现状,小沢圭次郎(おざわけいじろう,1842-1932)在职务的余暇记录和收集古代的庭院的资料,退休之后进行庭园研究,1915年(大正4年)发表《明治庭院记》。收集的资料达800余卷。小泽不仅仅是庭园史研究家,自己也修建日本庭园,除了天王寺公园、伊势内宫·外宫的外苑、栗林公园的景观之外,还在伦敦举行的日英博览会上展出的日本庭园,在他的故乡三重县桑名市,1928年松平定信百年祭上建造了九华公园等的作品。明治后半期,东京大量建造的新兴资产阶级大型宅邸庭园,这在近藤正一的《名园五十种》中也作了介绍。该书介绍了折中式的庭院,在涩泽荣一的宅邸曖依村庄,日式传统房屋和洋馆鳞次栉比,洋风与和风交织庭园,又兼备了茶室茶庭。从飞来峰眺望栗林公园(香川县高松市)山縣有朋(やまがたありとも,1838-1922)于1896年在京都的南禅寺西建造了无邻庵,利用东山借景,引琵琶湖疏水浇灌草坪。施工者为小川治兵衛(おがわじへえ,1860-1933),此后,他还建造了京都南禅寺附近的碧云庄、平安神宮神苑、八坂神社神苑、圆山公园、长浜的庆云馆书庭院等许多名胜庭园。他的外甥的岩城亘太郎继承了他的造园技艺并在各地推行。大正时期,作为建筑界城市和住宅应运而的生新主题,同时也是生活改善运动的一环,住宅园林也被高度关注起来。不同于近代建筑学家以《作庭记》为代表的视觉性的庭园评价,功能性和空间性作为重点被提出。在当时生活改善同盟会的6个纲领中,庭园也在列出的项目中,并且于1919年设立日本庭园协会。以协会为中心,在研究古代园林的同时,同时代的建筑家、造园家也在探索新的庭园。古宇田实执笔庭园的相关报道,保岡胜也出版了许多有关茶室和茶室建筑,以及庭院介绍的书籍。与此同时,重森三玲实测了全国现存的庭院。另外,进入昭和时期后的寺院多为枯山水庭园,奠定了在寺院中象征批判自然主义的庭园。无邻庵庭园(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区)曖依村庄晚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