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课件:宋元复习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五代辽宋夏金元——宋元史复习课●知识升华●阶段时间●阶段特征●复习思路●练习巩固始于907年后梁建立,终于1368年元朝灭亡,历时460多年宋元时期:唐灭亡后的50余年中,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五个朝代;与其并存的先后有南方和山西的十个割据政权,史称五代十国。10世纪初,北方的契丹建立辽。960年北宋建立,开始统一活动,相继实现了中原和南方的统一。中国境内处于辽、宋、夏三鼎立。女真兴起后,灭辽和攻宋后,又出现了金与南宋的对峙。蒙古建国后,势力渐强,开始统一活动,建立元朝,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思考: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提示: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外交关系等角度考虑阶段特征:政治: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民族政权对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经济:封建经济高度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民族关系: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对外关系:对外交往有新突破文化:文化高度繁荣,科技世界领先复习思路本单元头绪凌乱,难以形成整体印象,按线索复习比较好。主要线索:1、政治:A.政局: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重要制度B.政治经济改革2、经济:封建经济发达和向边疆地区扩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3、民族关系:战与和4、科技文化繁荣。辽宋夏金元政权政权民族存在时间创建者都城辽契丹916-1125年阿保机上京北宋汉960-1127年赵匡胤东京西夏党项族1038-1227年元昊兴庆南宋汉1127-1276赵构临安金女真族1115-1234阿骨打会宁中都元蒙古族12061271铁木真忽必烈(燕京)大都辽(916-1125年)都上京北宋(960-1127年)都东京夏(1038-1227年)都兴庆金(1115-1234年)都会宁、中都南宋都临安(1127-1276年)元(1271-1368)都:大都辽西夏北宋土蕃南宋土蕃金蒙古西夏西辽1246年招降1279年最后统一蒙古金西夏南宋元史载“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北至阴山以北西北到新疆、中亚地区南至南海诸岛东南至琉球东北至今库页岛各政权主要制度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及评价(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举制的发展:表现及作用——突出解决地方割据问题辽:政治制度(蕃汉分治);文化西夏:政治制度;文化金:猛安谋克制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央、地方——行省制)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基本方针:最大限度地集中军权、行政权、财权、司法权于中央。(1)集中军权A解除石守信等禁军将领兵权。B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统兵)、枢密使(调兵)。C更戍法,防止武将专权。D强干弱枝,内外相制。(2)集中行政权A中央①参知政事——分割行政权(行政权)②枢密院——分割军权(军权)③三司使——分割财政权(财权)B地方①文臣任知州,防武人干政(重文轻武)②设通判监督知州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3)集中财权和司法权A各路设转运使。B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死刑须报中央批准。①重文轻武,文人治国;②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③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特点科举制的发展严格了考试程序简化了考试科目严密了考试方法增加了录取名额1、表现:利:2、评价:扩大政权基础,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出现官员冗滥的局面.弊:内容目的影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地域辽阔的封建国家进行有效的管辖1、加强了对全国的有效控制和边疆地区的管辖,巩固了国家的统一。2、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保障,这是继秦朝郡县制后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3、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1、中书省(中央,直接管辖腹里)和行中书省(地方)2、宣政院(西藏)3、澎湖巡检司(台湾)(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土地兼并、农民反抗、三冗、辽西夏威胁(2)庆历新政:中心主张及主要内容(3)王安石变法:理财、军事及教育措施、成效、失败的原因、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政治经济改革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名称内容作用理财措施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物给农民征收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出钱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平均赋税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政府收入军事保甲法将兵法教育改革科举整顿太学农村住户编为保,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战时作战科举废明经科设明法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重编教科书,成绩优秀者直接受官固定禁军辖区和训练的将官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加国家军事力量,减少军费开支充实边防力量为政府培养实用人才学校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名称内容作用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相同点背景目的性质特点结果不同点中心内容改革程度历史地位内在联系为解决北宋中期社会危机解决社会危机,维护封建统治地主阶级的封建改革皇帝支持,曲折性、复杂性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反对而失败整顿吏治理财局部改革全面改革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和影响要大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背景目的作用原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时期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时期都有富国强兵的目的废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挽救北宋统治危机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加强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成功原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所代表的地主阶级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失败原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反对;用人不当。封建经济发达①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②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宋辽、宋夏、宋金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边疆各族的封建化。③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都超过了前代水平,城市经济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生产工具原因经农业作物品种经特点政府重视济对边境贸易济冶炼重外对外港口手工业纺织心贸与亚洲国家贸易发制瓷南易非洲国家贸易时间移与欧洲国家贸易展商业空间货币商业城市辽宋夏金元经济的发展与对外经济交流线索问题讨论1.归纳历代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及表现,并以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史实印证。2.考察历代农业发展概况的“公式”。3.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与隋唐时期相比,是发展还是衰退?为何又说中国的封建社会正在走“下坡路”?4.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贸易商路的转移及原因。5.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民族关系民族政权之间的和战:1、宋辽和战:(1)宋太宗对辽的战争(2)宋真宗澶渊之盟2、北宋西夏和议3、辽灭北宋:靖康之变(1127年)4、南宋与金:岳飞抗金;绍兴和议。5、元灭南宋:文天祥抗元。6、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表现。一、1金的建立与宋金和战线索辽辽金之战金金金抗金斗争西夏并立宋金联合灭灭和战北宋(海上之盟)辽北宋南宋宋金和议(绍兴和议)一、2问题讨论1.女真抗辽之战与金宋之战性质的区别。2.岳飞屈死风波亭是必然性还偶然性?3.对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原因及评价。4.两宋积贫积弱、乞和投降的历史教训。专题(综合):1、关于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1)、考查内容: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和兴衰;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历代中央政府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及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特别是台湾、新疆和西藏);少数民族的政权和杰出的政治人物;对民族之间战争的认识。(2)、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古往今来居住在中国领土上的各民族总称中华民族。2.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1、战争形态:民族掠夺战争:游牧民族对中原农耕民族的掠夺(掠夺其它民族的财富作为财富积累的重要手段,如:匈奴、突厥、契丹、女真等),这种战争虽有全民族性质但并不代表各民族人民的愿望,而是各民族统治者为各自需要而发动;民族征服战争:民族政权为征服其它民族政权而进行的战争(蒙古灭金、西夏等),民族政权丧失并不是民族的灭亡;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中央政权为巩固或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进行的(如:清平噶尔丹和大小和卓);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国内民族抵御国外民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明抗倭、清抗俄。2、和平形态:和亲(汉唐),利于消除民族偏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推动民族同化;通贡(官方控制的民族间的经济贸易,异民族的使节或商团所带物品称为贡品);互市(边境贸易);会盟(唐与宋);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唐清)。和平形态交往利于缓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了解、改善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形态。科技文化繁荣(1)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2)科技:三大发明的发展及外传、意义;沈括与《梦溪笔谈》;郭守敬与《授时历》(3)理学:朱熹的主张(4)文学:词(南唐和两宋的代表人物及特点)、陆游的诗、话本、元曲三.问题讨论1.归纳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灿烂的原因及历史文化发展的共同因素。2.五代辽宋夏金元文化的特征及其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如何?各举出突出事例加以说明。3.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产物和反映。试以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来举例说明这一时期文化所孕含的特色。4.结合世界近现代史说明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5.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有着重大意义。学习小结学习文化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理清线索找出文化的政、经根源注意文化的传承关系注意文化发展的整体性与发散性。1.正确认识宋朝的历史地位宋朝是继五代以后建立起来的统一封建王朝。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多称为“弱宋”。如何认识宋朝的历史地位呢?著名宋史专家邓广铭、漆侠都认为,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峰。漆侠曾形象地说到,我国封建社会的总趋势,经历了两个马鞍形,从战国经秦汉是第一个高峰,魏晋时期下降,唐代又逐渐上升,宋代发展为高峰,元代又降下来,明清恢复发展宋朝的历史地位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评价。政治方面,宋代典制对后世影响巨大,其突出现象是藩镇割据消除,进一步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大国,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元明清继承。农业方面,宋代人口过亿,为汉唐两倍,垦田也是汉唐两倍,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手工业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突出,其中商品货币关系进步明显,海上贸易空前发达。在文化科技方面,三大发明完善或发明于宋代,对世界影响巨大。文学、史学、教育、哲学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总之,宋朝在我国历史发展总过程中无论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处于极其重要的阶段。2.宋代文化现象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一定文化现象都是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宋代历史更是集中证明了这一点。①宋代科举制发展,私人书院也注重按封建伦理观念培养学生德行,这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和封建制度完善的表现。②词这种新体诗歌的发展,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兴起和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③李清照作品的忧伤,辛弃疾作品的壮怀,陆游诗对统一的渴望,是当时民族矛盾和民族政权并立的反映。④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直观地反映了宋代手工业、商业和城市的繁荣。蒙称汗建元民族融合加强古灭金统发加强边疆管辖、疆域空前灭崛灭西夏一展开创行省制度亡起灭南宋2.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线索问题讨论1.元朝为何能结束唐末以来数百年的分裂局面而一统天下?2.文天祥抗元是顺应潮流还是逆潮流而行?“民族英雄”该如何定性?3.元代民族大融合的主要表现。3、全面认识元朝的历史地位(1)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措施,使中国的疆域发展为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时期。(2)首创行省制度,这是历史上从中央到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强化中央集权的一项新的举措,对后世乃至今天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3)民族融合出现又一次新高峰,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4)漕运海运规模空前。元世祖时,开凿了会通河、通惠河,漕运船只从杭州可直抵大都。后又开辟了海运,船只从刘家港出发由海路到直沽,再转运到大都。漕运海运的开辟,是“南粮北调”的需要,是江南经济超过北方的一种必然反映。(5)对外贸易发达。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