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0个经典判断题第一部分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与叶绿体,因此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与光合作用。2.水绵、蓝藻、黑藻都属于自养型的原核生物。3.胰岛素、抗体、淋巴因子都能在一定条件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4.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只含有一个氨基与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每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与一个游离的羧基。5.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其细胞中通常同时含有dna与rna,并且其遗传物质都是dna。6.淀粉、半乳糖以及糖原的元素组成都是相同的。7.水不仅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如有氧呼吸、蛋白质与dna的合成过程中都有水的生成。8.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的功能特性,这一特性与细胞间的融合、细胞的变形运动以及胞吞胞吐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9.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液泡、细胞核、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等都是膜结构的细胞器。10.染色质与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呈现的两种不同形态。11.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该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则该细胞一定是死细胞。12.如果用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脂球体来包裹某种药物,则该药物应该属于脂溶性的。13.在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的实验中,若某两支试管的反应速率相同,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可判断这两支试管的所处的环境温度也一定是相同的。14.如果以淀粉为底物,以淀粉酶为催化剂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则酶促反应的速率既可以通过碘液检测淀粉的分解速率,也可以通过斐林试剂检测淀粉水解产物的生成速率。15.竞争性抑制剂与非竞争性抑制剂均会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竞争性抑制剂会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部位,非竞争性抑制剂则是与酶活性部位以外部位结合而改变活性部位的结构,使酶活性下降。据此可判断,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来越弱的是加入的竞争性抑制剂。16.atp在细胞内含量并不高,活细胞都能产生atp,也都会消耗atp。17.在有氧呼吸过程的第三个阶段,[h]与o2结合生成水,在无氧呼吸过程中,则没有此过程。据此,是否有[h]的产生,可以作为判断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依据。18.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不能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测co2的产生,但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测乙醇。19.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碳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20.测得某油料作物的种子萌发时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相等,则该萌发种子在测定条件下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21.在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中,可以通过测定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o2释放量以及有机物的积累量来体现植物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22.给植物施用有机肥,不仅能为植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无机盐,还能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co2与能量。2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增加与dna数量的增加不可能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个时期;dna数目的减半与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可以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同一时期。24.在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都会出现赤道板,但只有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才会出现细胞板。25.一个处于细胞周期中的细胞,如果碱基t与u被大量利用,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分裂期。26.某一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如果有一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的基因不相同,如分别为a与a,则该细胞在分裂过程中很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27.某正常分裂中的细胞如果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28.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的癌变是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的凋亡是细胞生存环境恶化的结果。29.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组织器官的能力,这说明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30.对于呼吸作用来说,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有酒精生成的呼吸一定有无氧呼吸,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一定不会产生酒精。31.主动运输一定需要载体、消耗能量,需要载体的运输一定是主动运输。32.利用u形管做渗透作用实验(u形管中间用半透膜隔开)时,当管的两侧液面不再变化时,u形管两侧溶液的浓度一定相等。3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酶的催化作用既可发生在细胞内,也可以发生在细胞外。34.植物细胞含有细胞壁,但不一定含有液泡与叶绿体;动物细胞含有中心体,但不一定含有线粒体。35.根据胰岛素基因制作的基因探针,仅有胰岛b细胞中的dna与rna能与之形成杂交分子,而其他细胞中只有dna能与之形成杂交分子。36.多细胞生物个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过程密切相关,个体衰老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的衰老过程,但未衰老的个体中也有细胞的衰老。37.将植物细胞的原生质体置于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该原生质体将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38.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或1:2:1,则该遗传可以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39.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比例,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40.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位于xy的同源区段,则这对基因控制的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与性别无关。41.某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只位于x染色体上,y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则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42.若含x染色体的隐性基因的雄配子具有致死效果,则自然界中找不到该隐性性状的雌性个体,但可以有雄性隐性性状个体的存在。43.某一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移向两极,同时细胞质也在进行均等的分配,则该细胞一定是初级精母细胞。44.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了2个ab、2个ab的配子,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一定不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45.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患病的女孩,则该致病基因一定是隐性且位于常染色体上。46.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中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理论比为6/16。47.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果蝇,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与此同时产生的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xb、y、y。48.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xbxby(色盲)的儿子。如果异常的原因是夫妇中的一方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发生了一次差错之故,则这次差错一定发生在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49.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的时期包括g2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与中期。50.基因型同为aa的雌雄个体,产生的含a的精子与含a的卵细胞的数目之比为1:1。51.某二倍体生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5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某种变化,使得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a,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这种变化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53.在正常情况下,同时含有2条x染色体的细胞一定不可能出现在雄性个体中。54.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的父母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妹妹是白化病患者;丈夫的母亲是患者。则这对夫妇生育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1/12;若他们的第一胎生了一个白化病的男孩,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的概率是1/8。55.dna不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但一切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56.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与加热杀死的s型菌混合产生了s型,其生理基础是发生了基因重组。5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同位素标记是一种基本的技术。在侵染实验前首先要获得同时含有32p与35s标记的噬菌体。5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仅直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也直接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59.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都能作用于dna分子,它们的作用部位都是相同的。60.一条dna与rna的杂交分子,其dna单链含atgc4种碱基,则该杂交分子中共含有核苷酸8种,碱基5种;在非人为控制条件下,该杂交分子一定是在转录的过程中形成的。61.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成的长链是dna分子的基本骨架。62.每个dna分子上的碱基排列顺序是一定的,其中蕴含了遗传信息,从而保持了物种的遗传特性。63.已知某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c)/(tg)=0.25,(at)/(gc)=0.25,则同样是这两个比例在该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的比例为4与0.25,在整个dna分子中是1与0.25。64.一条含有不含32p标记的双链dna分子,在含有32p的脱氧核苷酸原料中经过n次复制后,形成的dna分子中含有32p的为2n-2。65.基因是有遗传效果的dna片段,基因对性状的决定都是通过基因控制结构蛋白的合成实现的。66.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导致性状改变的基因突变不一定能遗传给子代。67.人体细胞中的某基因的碱基对数为n,则由其转录成的mrna的碱基数等于n,由其翻译形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数目等于n/3。68.转运rna与mrna的基本单位相同,但前者是双链,后者是单链,且转运rna是由三个碱基组成的。69.某细胞中,一条还未完成转录的mrna已有核糖体与之结合,并翻译合成蛋白质,则该细胞一定不可能是真核细胞。70.碱基间的互补配对现象可能发生在染色体、核糖体、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结构中。71.人体的不同细胞中,mrna存在特异性差异,但trna则没有特异性差异。72.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决定的。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73.一种氨基酸有多种密码子,一种密码子也可以决定不同的氨基酸。74.基因突变会产生新的基因,新的基因是原有基因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不产生新的基因,但会形成新的基因型。75.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76.六倍体小麦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培育成的个体是三倍体。77.单倍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因此都是高度不育的;多倍体是否可育取决于细胞中染色体组数是否成双,如果染色体组数是偶数可育,如果是奇数则不可育。78.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无论是同源染色体还是非同源染色体间都可能发生部分的交叉互换,这种交换属于基因重组。79.在调查人类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及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选择的调查对象都应该包括随机取样的所有个体。80.遗传病往往表现为先天性和家族性,但先天性疾病与家族性疾病并不都是遗传病。81.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都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82.让高杆抗病(ddtt)与矮杆不抗病(ddtt)的小麦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可从f2开始,选择矮杆抗病的类型连续自交,从后代中筛选出纯种的矮杆抗病品种。类似地,用白色长毛(aabb)与黑色短毛(aabb)的兔进行杂交得到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得f2,从f2开始,在每一代中选择黑色长毛(aab-)雌雄兔进行交配,选择出纯种的黑色长毛兔新品种。83.杂交育种与转基因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单倍体育种与多倍体育种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84.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f1均为紫花,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且紫花与白花的分离比是9:7。据此推测,两个白花植株杂交,后代一定都是白花的。85.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缺失可能会导致纯合致死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是完全致死的,也可能是部分致死的。一只雄果蝇由于辐射而导致产生的精子中的x染色体均是有缺失的。现将该雄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到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f2中雌雄果蝇的比例为2:1。由此可推知,这种x染色体的缺失具有完全致死效应。86.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87.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88.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无论是自交还是相互交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