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Mahayanasajgraha)中的阿賴耶識(Alaya-vijbana)思想之研究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吳汝鈞(NGYu-kwan)一、從文獻學與哲學看《攝大乘論》的重要性《攝大乘論》(Mahayanasajgraha)是無著(Asavga)的主要著作,也是唯識學(Vijbaptimatrata-vada)的挺重要的文獻。唯識學以彌勒(Maitreya)開始,無著繼承並發揚其說。但彌勒是傳說中的人物,故無著可以說是唯識學的實際開創者。即使是唯識學的另一重要人物世親(Vasubandhu),他的弟弟,也受到他的深刻和廣泛的影響。無著的著作,確實來說,有《攝大乘論》《顯揚聖教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又有對《金剛般若經》(Vajracchedi(、)ka-prajbaparamita-sutra)《解深密經》(Sajdhi-nirmocana-sutra)等的注釋。另外,那些早期唯(、)識學的重要著書,如《瑜伽師地論》(Yogacara-bhumi)、《中邊分別論》(Madhyantavibhaga)和《大乘莊嚴經論》(Mahayana-sutralajkara)等,無著都被認為有參予其中的撰作。1傳統的說法以為,《攝大乘論》是《阿毗達磨大乘經》(Abhidharma-mahayana-sutra)中〈攝大乘章〉的注釋,是承著《解1彌勒被認為是這幾部論書的主要著者。6正觀雜誌第三十八期/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深密經》、《阿毗達磨大乘經》等大乘經典,吸收《中邊分別論》、《大乘莊嚴經論》等論典的內涵而繼續發揮的。它的梵文原本已不存在,但有一種西藏文翻譯,即北京版《西藏大藏經》112,pp.215-236,pp272-ult,;113,pp.1-50。另外,有四種漢譯:佛陀扇多(Buddhawanta)譯,2卷,《大正藏》31.97-113;真諦(Paramartha)譯,3卷,《大正藏》31.113-132;玄奘譯,8卷,《大正藏》31.132-152;達摩笈多(Dharmagupta)譯,無獨立本,但收於世親對《攝大乘論》的注釋中。2在注釋方面,有世親、無性二人的注釋。3近年日本學者長尾雅人據藏譯並參考四種漢譯,為《攝大乘論》作了日譯。4荒牧典俊又據藏譯把《攝大乘論》還原為梵文。5另外,宇井伯壽又對此書的內容作了全面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6在內容方面,《攝大乘論》有很濃厚的哲學意味,系統性與組織性都很強。無著在這部出色的論著中,總體地建構大乘佛教的理論體系。這種做法,確與書名的涵義“概括地攝握大乘佛教”非常相應。實際上,書中所討論的問題,都是重要的,而且對整套佛教(大乘)義理或哲學來說,有代表性。這些問題如十地、六波羅蜜多、三身、戒定慧等,當然也包括阿賴耶識與三性在內。2《攝大乘論釋》,世親釋,真諦譯,《大正藏》31.152a-270b;《攝大乘論釋論》世親造,笈多共行矩等譯,《大正藏》31.271a-321a;《攝大乘論釋》,世親造玄奘譯,《大正藏》31.321a-380a3有關世親的注釋見註2。《攝大乘論釋》,無性造,玄奘譯,《大正藏31.380a-449b。4長尾雅人著《攝大乘論:和譯.注解》,上、下,東京:講談社,1997,1995。5荒牧的梵譯載於註4所示長尾書中(pp.3-106)。長尾曾略作更改。6宇井伯壽著《攝大乘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6。《攝大乘論》(Mahayanasajgraha)中的阿賴耶識(Alaya-vijbana)思想之研究7這都是比較專門的問題。也有一般性而重要的問題,如緣起、唯識觀、實相,自然也包括涅槃問題在內。其中心課題集中在對象(所知jbeya)的存在形態方面,這即是著名的三性說: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和圓成實性。對於這三性說,無著非常重視,特別是圓成實性,因它是轉依或捨染轉淨而達致覺悟、解脫目標的關鍵。他以三性為基礎,作義理和實踐上的開展。例如:把六波羅蜜多與十地建立為悟入三性真理的具體的實踐項目和程序;把唯識觀或唯識真理視為悟入三性的最後成果。再就三性的所依而說阿賴耶識,這是由於它攝藏所有種子的緣故。7現在我們要在與阿賴耶識(alaya-vijbana)的關連這一點上,看《攝大乘論》在唯識哲學中的殊特的意義與位置。不可否認,無著在《攝大乘論》中,花了很多篇幅來論述阿賴耶識的哲學的特別是形而上學的性格。8他通過對原始佛教的緣起思想的闡釋,確立阿賴耶識是我、法的依據,整個現象世界都是由它開出。即是說,生死流轉與涅槃還滅都是基於阿賴耶識而得成立的。在“世界是存在著”這一種背景之下,人以染污的阿賴耶識為輪迴主體,而不斷在六道的界域中打滾;又依於阿賴耶識的轉化,而開7說到阿賴耶識與三性的關係,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一般佛典說佛教義理,通常是沿著四諦問題、五蘊問題說下來,或沿著緣起性空這一根本立場說下來。但無著在《攝大乘論》中,劈頭即抓緊阿賴耶識與三性的問題來發揮,並以這兩個主軸為基礎,全面地張開整個大乘佛教世界的圖象,建立這個世界的理論體系。這可說是在傳統說佛教的一貫方式之外,開出一條新的道路,從新的角度來開宗立說。這種做法,在佛教思想史上來說,是一種突破,一種創新。8所謂“形而上學的性格”(metaphysicalcharacter),指超越宇宙萬象而又作為後者的依據而言。8正觀雜誌第三十八期/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悟成覺,證入涅槃而得解脫。在這一點上,阿賴耶識可以說是個現象學的概念(phenomenologicalconcept)。9唯識學的早期文獻,如《解深密經》與《瑜伽師地論》,雖都有闡釋阿賴耶識,後者更詳論阿賴耶識的存在性與在兩期生命間的承接過程,但這些文獻的現象學性格都不如《攝大乘論》那樣濃厚。上面提到阿賴耶識是我、法的依據。關於這點,我們不是就物質性方面說,而是就精神特別是就心識方面說,即是,阿賴耶識是有依據義的心識,我、法的現象都是由它而來。故阿賴耶識說可以說是一種唯心論,或觀念論(idealism)。日本學者上田義文與長尾雅人都有唯識學是一種觀念論的說法。上田是就護法(Dharmapala)的《成唯識論》(Vijbaptimatratasiddhi-wastra)解識轉變(vijbana-parinama)為識變似相分與見分因而開出法、我現象世界而說護法的唯識學是觀念論的,這是以識為觀念性的實在。10這種說法雖非特別針對《攝大乘論》,但對《攝大乘論》還是有效的。長尾則認為,阿賴耶識說作為觀念論,是從實踐上立論,透過瑜伽的修行以達致解脫的目標;並不是萬物從心識中發出或流出而成的那種存在論。11長尾的見解,有它的道理。在修行實踐方面,主體或心的位置非常重要,因實踐歸根究底是心的事情。不過,就阿賴耶識說作為一種哲學理論看,它是形而上學地9現象學(phenomenology)的意思,指存在於流變無常的現象世界而又有終極的轉化的可能性而言。這與現象論(phenomenalism)不同,後者是純然對現象的描述,而視現象為實有,不言終極義的轉化。10水野弘元監修、中村元等編:《新佛典解題事典》,東京:春秋社,1965,pp.140-141。11長尾著《攝大乘論:和譯.注解》,上,p.18。《攝大乘論》(Mahayanasajgraha)中的阿賴耶識(Alaya-vijbana)思想之研究9解釋和交代現象存在的可能依據的,這不能不涉及存在或存有的問題,這是存在論或存有論所討論的範圍。12觀念論是以觀念為實在,視之為現象存在的根源;而觀念是心的觀念,由心所創發。故以阿賴耶識說作為觀念論,以阿賴耶識為觀念性的實性,這種說法是有充分理據的。這便有存有論的意味,上田是近於這個意思的,他的說法不能忽視。我們以為,從實踐的角度來說阿賴耶識說是觀念論,意思不是很確定,所涉範圍也很寬廣。從存有論方面來說阿賴耶識說是觀念論,意思相當確定,清楚表明它是我、法的存在根據。實際上,無著在《攝大乘論》中說阿賴耶識是“所知依”,其存有論的意味是很明顯的。最後我們要就《攝大乘論》在唯識學的思想史上的位置作一12所謂“存有論”(ontology)是指研究事物的存在性格與存在根據的哲學理論。日本學者一般則說“存在論”。關於“存有論”一詞,牟宗三先生用得很多,而且對此種理論所涉的存有或存在,持肯定態度。存有或存在通常指現象而言,肯定存有或存在即肯定現象世界。對於這“存有論”,牟先生有很清楚明確的界定,他是從範疇一概念說下來的。他說:“一個存在著的物是如何構成的呢?有些甚麼特性、樣相,或徵象呢?這樣追究,如是遂標舉一些基本斷詞,由之以知一物之何所是,亞里士多德名之曰範疇。範疇者,標識存在了的物之存在性之基本概念之謂也。存在了的物之存在性亦曰存在性或實在性。講此存有性者即名曰存有論。……此種存有論,吾名之曰,‘內在的存有論’,即內在於一物之存在而分析其存有性也。”(牟宗三著《圓善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p.337)這種存有論應與本體論分開,雖然二者的相應英文詞都是ontology。存有論是研究現象存有的,本體論則是研究本體存有(即宇宙的本體)的,兩者的研究對象的層次不同。另外,“存有論”的意義可以定得寬鬆一點,雖然主要指涉現象的存有,但亦可涉及現象以外的東西。這又是比較普泛的用法。10正觀雜誌第三十八期/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檢討,我們還是以阿賴耶識說作為焦點來討論。《攝大乘論》是唯識學論典中首先提出八識說的作品,只這點便可確立它在唯識思想史上的獨特位置,因八識說是唯識理論的思想主軸。這“三層八識”的心識的理論架構,是以阿賴耶識為最具根源性的心識,由這一層再下開末那識(mano-vijbana)與眼、耳、鼻、舌、身、意六種轉識(pravrtti-vijbana)兩個層次。阿賴耶識是根本的心識,第七末那識與六識都以它作為存有論的依據。第七末那識是自我意識的基礎,六識的開展,則形成主體與客體都概括於其中的現象世界。這個心識的理論架構確定了,後來世親與十大論師的思想,都在這個架構之下發展,成了《攝大乘論》心識說的註腳。對於這種心識說的整個圖像,無著以自原始佛教以來即極為強調的因果關係作為中軸而撐開,這因果關係亦成為整套唯識理論的思想發展的核心。13即是,阿賴耶識與末那識並六轉識有互為因果的關係,這種關係在流轉的世界中有持續性。這需要從阿賴耶識的功能說起。它能攝藏六轉識因現行而存留下來的經驗,這些經13原始佛教的根本教義,如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特別是後二者,都涵著因果關係而成立。三法印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二法印為因,“涅槃寂靜”法印為果。四聖諦中苦、集二諦以集諦為因,苦諦為果;滅、道二諦以道為因,以滅為果。再概括地說,四聖諦可以苦、集二諦所成的世間領域為因,以滅、道二諦所成的出世間領域為果。至於十二因緣的說法,其因果關係意味至為明顯,不需細贅。關於這些方面,參閱拙著《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pp.26-39。較詳盡的說明,可參考藤田宏達著〈原始佛教.お..因果思想〉,載於佛教思想研究會(中村元代表)編:《佛教思想3:因果》,京都:平樂寺書店,1982,pp.83-124。至於唯識理論,我們可以說,整套理論是建立在下面即將談到的種子與現行、現行與種子的因果關係上的。《攝大乘論》(Mahayanasajgraha)中的阿賴耶識(Alaya-vijbana)思想之研究11驗以種子形式藏於阿賴耶識中。在這種情況,六轉識的現行是因,種子是果。而這些種子亦可作為因,生起作為果的六轉識的現行,而成未來的經驗。14我們可以說,阿賴耶識扮演著場所的角色,在其中,種子與現行、現行與種子的因果關係交替地進行,以成就15緣起(pratityasamutpada)的現象世界。二、有關《攝大乘論》中的阿賴耶識說(01)世尊何處說阿賴耶識名阿賴耶識?謂薄伽梵於阿毗達磨大乘經伽他中說:無始時來界16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諸趣,及涅槃證得。即於此中,復說頌曰:由攝藏諸法,一切種子識,故名阿賴耶,勝者我開示。如是且引阿笈摩證,復何緣故此識說名阿賴耶識?一切有生雜染品法,於此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