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余粮收集制”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在战争时期有什么作用?“余粮收集制”是战争时期的非常措施,它的实施为苏维埃政权赢得军事上的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工人收粮队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目的:2、内容:3、评价:为了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应对严峻形势,解决粮食问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采取的政策,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结合俄国的现实和列宁的话,讨论一下,(4)为什么“余粮收集制”不能继续实行了?这一政策用强制性经济统制手段来管理经济,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它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土地属于我们,但面包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1、背景:(1)农民对战时实行的“余粮收集制”强烈不满;(2)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遭受长期战争破坏的经济亟待恢复。2、内容:(1)农业领域: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工业领域:允许本国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那些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3)流通领域:恢复商品贸易。二、新经济政策3、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4、评价:(1)它是俄国社会主义革命任务完成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开始;(2)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3)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5、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承认多种经济形式,恢复商品贸易。•沙俄(1547—1917)十月革命前•苏俄(1917—1922)十月革命后•苏联(1922—1991)“沙俄”“苏俄”与“苏联”三、苏联的成立四、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结合20世纪20年代苏联国际国内情况,说一说工业化实施的背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类别内容举措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即采取制订五年计划的做法时间1928—1937年,第一个与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如钢铁、电力、机器制造等)标志性工程第聂伯河水电站结果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1940年,其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国防力量大大加强;为以后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存在的问题农业生产和轻工业生产发展缓慢○从“一五”计划的目标、重点等方面,概括苏联工业化的一些特点。目标: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由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重点:发展重工业。特点: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采用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统一管理,追求高速度,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控制国家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宣传海报(二)农业集体化苏联的重工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其农业在生产技术、生产方式等方面则比较落后,贫富分化也不断发生。如何发展农业,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工业化促进了农业集体化,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继续。理想中的农业集体化现实中的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资料1: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资料2: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1928年和1932年苏联的农产品产量○资料1表明苏联中央在农业集体化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带来什么问题?变化:苏联改变农业政策,加快集体化进程(全盘集体化)可能带来的问题:采用行政命令,不可避免出现强迫。○为什么会出现课文图2-15和资料2中的现象,你认为这会产生什么后果?由于有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行为,引起农民的不满与抵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请根据这段话来分析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客观结果。课堂小结苏联早期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斯大林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背景内容作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