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21岁的鲁迅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背景知识堕落duò丫杈chà憔悴qiáocuì肃杀sù诀别jué荡漾dàngyàng嫌恶xiánwù笑柄bǐng可鄙bǐ什物shí惊惶huáng瑟缩sèsuō虐杀nüè宽恕shù恍然大悟huǎng苦心孤诣yì模样mú惩罚chéngfá蜈蚣wúgōng伶仃língdīng不堪kān缠绕chánrào掷zhì生词教学孤独;没有依靠。文中指风筝少。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此指风筝色彩黯淡。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别人所达不到的)分别(多指不易相见的离别)。厌恶。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令人鄙视。虐待人而致死。因寒冷、受惊而蜷缩或兼抖动。形容忽然醒悟。惊慌。(书)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伶仃:憔悴:苦心孤诣:诀别:笑柄:嫌恶:虐杀:可鄙:惊惶:瑟缩:恍然大悟:肃杀:风筝1、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后来我知道自己(),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表达作者()的感情。错了不记得了沉重悔恨悲哀整体感知2、找出“我”和弟弟对风筝的态度“我”:“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弟弟:“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思考: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写弟弟对风筝的喜爱?3、找出“我”发现弟弟偷做风筝后“我”和弟弟的神态、动作。(1)“我”:“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2)弟弟:“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4、“我”为什么那么做?弟弟为何不反抗?“我”受封建礼教影响,严格管教弟弟弟弟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认为哥哥是为自己好,应该遵从哥哥的管教5、“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野蛮粗暴的“虐杀者”,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以及深深的自责。6、找出“我”是如何省悟和补过的,弟弟的态度如何?7、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从中你又感悟到了什么?作者接触科学思想,认识到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朗读第12自然段①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一直很沉重,这种悲哀意想不到,又“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②为什么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弟弟全然忘却,作者理当心情轻松,然而作者却说“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作者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作者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不可能因为弟弟的忘却、无怨就会自我说谎,自我欺骗地认为自己无过了。本文主旨作者对弟弟的愧疚之情作者善于反省和自责,严于自我解剖的精神抨击封建社会落后的教育思想多角度思考(一)从手足之情上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二)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鲁迅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希望儿童的精神从此不受压制,能够健康成长。(三)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先生严于解剖自己,严于自省,一丝不苟,知错必改。(四)从被“虐杀”者毫无怨恨上看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原来他偷做风筝,自己也并不认为正当,以为兄长该管,因此毫无怨恨。五、总结文章中心的两个要点:忏悔:我对弟弟的“精神的虐杀”——自我谴责悲哀:弟弟自甘受辱、受辱而不知、全然忘却。运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