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人口功能教育的人口功能•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很多,发展教育是其中之一,而且被认为是长远起作用的手段。一些人口学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有人在拉丁美洲做过的有关调查表明:有工作的妇女生育率低于家庭妇女;有专业知识的妇女生育率低于一般农村妇女;受过中等程度教育的妇女的婴儿死亡率低于文盲妇女。在我国的有些调查资料中也反映出同样的倾向,即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越高,人口出生率就越低,反之亦然。•受教育程度与生孩子平均数印度的调查:教育程度高等中学不完全中学小学及小学以下所生子女数24.656.6我国的调查:教育程度大学高中初中小学文盲所生子女数1.942.413.083.814.74•教育对人口控制的影响,客观上体现在受教育年限长而推迟婚育年龄,或因受教育后不愿放弃良好的就业机会而推迟婚龄和减少孩子的数量上;主观上是因为掌握避孕知识而自觉地控制生育。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妇女婚育年龄对比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非洲亚洲拉美19世纪近年第一次婚龄1717191823第一次育龄1920201823最后一次育龄3737364030•一系列资料表明,受教育程度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育观:受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或个人向于不加节制特别是高数量的生育;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或个人倾向于有所节制的比较合理的生育。据统计,70年代中期,苏美和欧洲发达国家成年人口的文盲率不足1%,其人口平均增长率约为0.72%,而非洲大多数国家的成人文盲率在70%以上(例如埃塞俄比亚为85%,尼日尔高达92%,)其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6%,1980一1984年又进一步升高到2.9%。另据统计,在美国,每百名受过中学以下教育的母亲,一生生育的子女数为124.1个,受过中等教育的约为118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为96.9个。我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教育的发展和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什么能起到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呢?•国家经济的发展,必然提高对劳动者的文化要求,从而刺激家庭对教育的需要,而家庭教育要求的提高必然增加抚养儿童的费用,这就能起到控制生育率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转化的过程已证明了这一点。在工业化的初期,西方国家人口增长率也较高,人们并不控制人口的自然增长,因为社会生产中相当数量的劳动力不需受多少教育,要养育和培养这类劳动力所需的费用不高,家庭养得起。现代发达国家社会生产却大不相同,它需要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技术比较熟练的工人,因此父母养育儿童时要付出更多的教育费用,以使子女将来能取得工作资格或较好的社会地位。这使许多人不得不少生一些子女,人们就产生了控制生育率的愿望。我国当前农村控制生育率的愿望不强烈是与农村劳动力文化构成低、教育水平低联系在一起的。•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乐于支持政府计划生育的号召,他们比受教育较少的父母在保护环境生态平衡、有节制地利用资源、保证社会获得良好发展等方面,更具有责任心。•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更倾向于用现代的、科学的眼光看待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风俗,他们对生育子女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孩子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受到良好教育以及孩子的未来发展和事业成就上。就是说,他们主要关心的不是希望孩子给家庭增加多少收入和作为防老养老的经济保证,而是在孩子的未来发展上,因此也就不再为“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观念所束缚。•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人们往往更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对人生幸福的追求,他们不愿意因多生育而耽误自身的发展和生活的美满。•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延长,男女结婚和生育的年龄一般会往后推移,而妇女结婚越晚,生育子女的数量一般会越少。前苏联学者曾做过这样的推算,如果不加任何节制,一个生理条件刚刚成熟就结婚的妇女,一生平均可生育10个子女,20岁结婚:平均生育8.4个,25岁结婚,可生育6.2个,30岁结婚,可生育4.2个。•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提高了妇女养育儿童的难度。这些都使人们愿意控制人口的增长。2.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人口素质是由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的,它们都与教育息息相关。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大脑的功能状况。它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先天遗传,二是后天的营养、保健和锻炼。一般说来,受过较高教育的人,一般都容易掌握优生学和遗传学,懂得近亲结婚以及各类遗传病对新生一代的危害,能有意识地注意妇女孕期的保健卫生,尽量减少因用药不慎、疲劳过度、神经紧张等对胎儿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大大减少了先天愚型儿和先天残疾儿的出生。近些年兴起的胎教,对胎儿的智力发展也有所帮助。可见,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能为人口质量的提高把住出生关。此外,受过教育的父母对人类自身生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了解和认识也较深,在安排个人及孩子的饮食起居、卫生和体育锻炼方面更能符合科学的要求,这对提高身体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对人口文化素质的影响更为明显和直接,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育的好坏。世界上通常用下列具体指标来衡量人口的文化素质:文盲率或识字率,义务教育普及和提高程度,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每万人口中科技人员数,每万人口中的大学生数。显然,这些指标直接受制于教育。近些年,联合国已经把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作为判断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例如:如果一国的成年人口的识字率低于10%,就可把该国看成最不发达的国家。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据1993年的《世界教育报告》报道,每十万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1990年中国是186人,同期的日本是2328人,美国5591人,阿根廷3293人,韩国3899人。在该报告所列的23个国家中,中国只高于印度。1994年《世界科学报告》载:每千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中国是0.4人,日本4.7人,美国3.8人,以色列4.4人,加拿大2.3人,印度0.1人。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到,我国教育事业也比较落后,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十二周岁以上文盲和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23.5%。这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极难适应的,现代化的所有梦想在低素质人口中都可能化为泡影!因此,教育人民,使人民成为自律自重、敬业乐业、团结刚健的人民,这是跨世纪的历史使命。•人口思想品德的形成也依赖于教育,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就会培养出什么品质的人。马卡连柯说过:“没有健全的教育环境而能养成真正可贵的品质的例子,我连一个也没有见过,或者反过来说,有了正确的教育工作而会产生堕落的性质,也是不会有的。”因此,一个文化素质较高、文化氛围较浓的家庭以及良好健全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环境,对提高人口思想品德素质的作用是不容忽视和低估的。3.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与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的年龄、性别等方而的比例。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的比例。所谓人口结构的含理化就是指人口结构有利于社会生产和人口的自然平衡。教育与性别年龄结构。•由于受过一定教育的妇女生育观的改变,使她们摆蜕了“重男轻女”的传统意识,从而降低了女胎流产率,进而调整着新生儿的性别结构。教育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对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影响上。由于教育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使得生育率大大降低,人口增长缓慢。另外,一系列调查数据表明,教育与死亡率成反比例关系(见表4--3和表4--4)。这是因为受较高文化教育的人群,具有较丰富的科学知识,因而常常比较了解营养、卫生、体育与身体素质的关系,按照较科学的方法生活、劳动和锻炼,降低了自身死亡率;同时也能按照科学的方法培养儿童,使婴儿和儿童死亡率较低(见表4--5)。生育率与死亡率的改变,不可避免地要改变着人口的年龄结构教育与人口的城乡结构。•人口的城乡结构实际上就是城镇人口的比重。城镇人口比重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从1983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看,全世界总平均为39%,发达国家和地区为70%,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为29%。我国有史以来就一直是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展,城镇人口比重有所上升,城镇总人口比重,1964年全国人口普查时达到18.4%,1982年上升到20.8%,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们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要家加快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化,改变城乡人口比例,尽快实现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就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那么如何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力,使多余农业人口离土不离乡,就地转化为非农业人口或工业人口,就有赖于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普及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从而为提高农村科技水平,发展乡镇企业提供可能。教育与人口的行业和职业结构•教育对人口的行业和职业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由教育所带来的科技进步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复杂细密,有的行业淘汰了,衰退了,有的行业兴起了。最显而易见的是二战后随着半导体、电子计算机、微电子学、激光、光导纤维和遗传工程等尖端枝术工业的急剧发展所带来的在业人口行业和职业结构的变化。一般说来,逐步提高脑力劳动者和体脑劳动者的比重,逐步减少体力劳动者的比重,将是现在和未来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我国1990年7月,通过对大陆30个省区、直辖市64724万在业人口的调查显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商业工作人员等比重较1982年都有所上升,其中各类专业人员所占比重为5.31%,仍只相当于美法的1/3。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创造相应的教育条件,为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提供相当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4.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是指人口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的迁居活动,人口有计划的合理迁移,对适应生产力发展和资源开发,促进地区间文化技术的交流、合作与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诸多,其中教育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受过教育的人口更容易作远距离迁移。这是因为受过较好教育的人不易受本土观念的束缚,他们更想到最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去工作。另外也由于迁入城市大多是以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或是第二、第三、第四产业为经济主体的城市,这就决定了迁入这些城市的人员必然是些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人。以广州为例,在1990年的流动人口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人口都较少,分别为93.04万人和13.06万人,占总人口的28.07%和3.94%,而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206.44万人,占总人口的62.28%。与全省人口平均水平相比,流动人口的大学、高中和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重分别高出0.13、3.48、26.35个百分点,相反,小学和文盲半文盲人口所占比重分别减少12.4和6.62个百分点,可见流动人口总体文化素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文化教育发达的城市和地区更吸引迁移人口。如前所述,迁入城市大都是些科学技术发达的城市。我国80年代以后,出现人口大量流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倾向,迭是因为改革开放的政策使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了科技发展的步伐,从而吸引了大量流动人口。仍以人口迁入量最多的广东省为例,迁移人口以珠江三角洲腹地为核心向外围呈梯级分布状态。珠江三角洲不仅是广东迁移人口的聚集地,而且是全国人口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该地区的迁入人口占全国总迁移人口的9.18%。人口迁入量仅次于广东的是全国的文化教育中心京津沪三市。可见,发达的经济,先进的科技是吸引迁移人口的重要因素。•教育本身就实现着人口的迁移。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如同一个人才集散地,它把各地区的人才收拢上去,加以培养,然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者的志愿和特长,再把他们输送出去,从而实现跨区域的人才流动。据统计,学习培训和录用分配与省际迁移量的比重分别为7.8%和4.7%。这种由教育本身所实现的人口迁移,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可使各个地区有计划地输入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校车事故与教育的人口功能校车事故的背后是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