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和瓷器你能区别哪个是陶器哪个是瓷器吗?它们有什么明显的区别?我国最早的原始陶器发现于江西的万年县仙人洞和湖南道县的玉蟾岩,距今在万年以上,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时期。陶器的出现丰富了原始人的经济生活,作为人工制品的一种新形式,陶器使人类能够综合地利用水、火、土,不仅改变了对象的形状,也改变了对象的性质。陶器的产生陶器的种类陶器彩陶素陶(黑、白)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彩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动物纹:蛙纹、鱼纹、鹿纹、鸟纹,尤以人面鱼纹、鱼鸟结合纹最为精彩。几何纹:抽象几何纹编织纹:线纹、篮纹、绳纹。风格:朴实厚重彩绘纹样丰富。陶器以卷唇盆和圆底的盆、钵及小口细颈大腹壶、直口鼓腹尖底瓶为典型器物,造型简单。船形彩陶壶《彩陶人面鱼纹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庙底沟彩陶比半坡成熟,器形以盆、钵、瓶为主,造型多呈倒三角形,给人以挺秀、饱满、轻盈而又稳定的感觉。纹样的点线面搭配得当,空间疏朗明快,曲面之间穿插活泼的点和线,使纹样节奏鲜明,具有韵律感。纹样绘制的部位多集中在口沿和腹部外壁。《鸟纹彩陶盆》《鹳鸟石斧彩陶瓮》植物纹:旋花纹、叶状纹动物纹:较少,有蛙、鸟等形象编织纹:线纹、篮纹、绳纹几何纹:圆点、钩叶、弧线三角、曲线组成的带状花纹马家窑彩陶文化《彩陶舞蹈纹盆》《彩陶旋涡纹瓮》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器形上大下小,纹饰多在罐口和罐肩部。制陶工艺已开始使用慢轮修坯。利用转轮绘制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纹饰,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彩陶的大量生产,说明这一时期制陶的社会分工早已专业化,出现了专门的制陶工匠师。素陶素陶就是指在制作过程中未加彩绘及釉料的纯土陶,不以色彩,纹饰为重,以造型和工艺见长。白陶——就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它是用瓷土和高岭土为制陶原料,烧成温度在1000度左右。泗水尹家城白陶鬶炊具大汶口文化晚期白陶鬶黑陶——黑陶文化又称龙山文化,龙山黑陶分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以细泥薄壁黑陶的制作水平最高,胎壁厚仅0.5-1毫米左右,表面乌黑发亮,故有蛋壳黑陶之称。器形分为三部分,上面是一个敞口侈沿深腹的小杯;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下面是覆盆状底座,由一根细长管连成统一的整体。杯壁厚度均匀,薄如蛋壳,质地细腻坚硬。该器形仅见于少数大中型墓葬,极可能是一种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蛋壳黑陶杯》唐三彩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彩陶器”也是唐代制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充分说明中国瓷器的精美绝伦完全可以作为中国的代表。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瓷器的烧制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重要贡献。瓷器商代——原始瓷原始瓷器是在制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瓷器的原始阶段制品。一种用含铁量在2%左右的粘土成型,经过人工施釉,有1200℃左右的高温烧成的青釉制品。原始瓷五联壶东汉时期青瓷制作精致,施釉方法已改为浸釉法,胎色多为灰白或淡青灰色,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瓷化程度较高,敲击声音清脆。青釉堆塑五联瓷罐东汉——(青瓷)东汉魂瓶唐代瓷器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进贡朝廷的一种特制瓷器,简称秘瓷。釉层特别薄,釉层与胎体结合特别牢固。瓷器外表有“如冰”、“似玉“的温润美丽。五曲葵口秘色瓷盘出现了“南越北邢,南青北白”的局面。唐青釉凤首龙柄壶这件青瓷凤头龙柄壶,堪称为唐代瓷器中的瑰宝。通体青釉,造型奇特,纹饰新颖,细颈,斜溜肩,腹部自上而下逐渐圆鼓,下腹缓收,圈足呈喇叭形。壶盖与壶口吻合成凤头状,凤的嘴下啄,凤头扣在壶的口沿上,使得壶整体颇似一只挺立的凤鸟。在凤头的后侧,从口沿顺肩而下至底部,壶柄塑成一条直立的蟠龙,龙口衔住口沿,作窥视探饮状,前肢撑于壶肩部,后肢立于喇叭形底座上。青绿中略泛黄色的釉色,具有一种古朴淳厚的玉质感。宋朝瓷器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天青釉盘汝窑以青瓷为主,“釉色天青色,胎体一般较薄,釉层较厚,有玉石般的质感。青釉方花盆官窑由官府直接营建,分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宋代官窑瓷器主要为素面,既无华美的雕饰,又无艳彩涂绘,胎体较厚,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纹为饰。哥窑以青瓷为主,颜色浓淡不一,主要是灰青色。釉层厚薄不匀,把“开片”的美发挥到了极致,产生了“金丝铁线”这一哥窑的典型特征。哥窑青釉鱼耳炉钧窑也属于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为主的瓷器,还有红、蓝、青、白、紫交汇相融,千变万化。质地细腻釉色较厚。六棱花盆元、明、清时期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色釉瓷器(青釉、白釉、釉里红、蓝釉)和彩绘瓷器(青花瓷、斗彩、五彩、粉彩)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元、明、清瓷器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瓷在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瓷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嘉靖青花三羊纹碗碗呈仰钟式,内外均为青花装饰。碗心绘麒麟,辅以松、石、花草。外壁绘神态各异的三羊,一羊正面伫立,一羊侧面作行走状,一羊回首观望。三羊间衬以松、竹、梅及杨柳、芭蕉。此碗所施白釉莹润泛青,青花发色浓重艳丽,所绘三羊图案为吉祥图案,寓意“三羊开泰”。青花海水龙纹瓷扁瓶瓶圆口,口边微外侈,长颈自上而下渐阔,扁圆式腹,椭圆形浅圈足。通体青花为饰,瓶口及颈部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各一周。腹部为青花留白海水龙纹,一条矫健威猛的白龙在苍茫无际的大海中遨游,以青花点白龙双睛,白龙回首曲体,须发飘扬,四肢伸张,呼之欲出。青白相间的波涛上下翻滚,汹涌澎湃,又见点点黑斑,大有铺天盖地、水珠激溅、迎面而来之感。尤其是以青花点白龙双睛,愈显神采。斗彩斗彩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以釉下青花为轮廓,釉上填以彩色,烧成后遂有釉下彩与釉上彩斗妍斗美之态势,色彩丰富而华丽故称斗彩。在胎釉上施含砷的粉底,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粉彩清雍正粉彩牡丹纹盘口瓶釉里红釉里红是传统陶瓷中的艺术珍品,它以氧化铜作着色剂,于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烧成。因红色花纹在釉下,故称釉里红。釉里红三鱼高足瓷杯侈口、薄唇、浅腹、高足呈喇叭型,平底。胎体坚硬,施白釉,质地凝厚,杯的外壁绘有三条釉里红鳜鱼作装饰。白釉是瓷器传统釉色之一,真正的白釉应该是乳白色的。其他白釉并不是白色的釉,而是透明的,现在习惯上将这种透明釉也称为白釉。白釉白釉塑贴红蟠螭纹蒜头瓶瓶口呈蒜头形,细长颈,溜肩,鼓腹,高圈足外撇。瓶通体施白釉,釉质洁白细润。口部刻细线蒜瓣纹,腹部有粘接痕一周。瓶颈至肩部塑贴一条红色螭龙,曲体上仰,口衔仙草,由肩部向颈部盘绕,卷尾与首相接,四肢平伏于瓶肩部。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又称“积蓝釉”、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蓝釉元代景德镇窑产的梅瓶,瓶身通体施积蓝釉,云龙、宝珠施青白釉,主纹刻划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并衬以象珊瑚枝一样的四朵火焰形云纹。巨龙威武、雄壮、悍猛,腾空飞舞于万里蓝天之中,颇有叱咤风云之势。此器造型秀挺,釉色净润,纹饰精美且又生动活泼,气势磅礴,是梅瓶中的极品。红釉郎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它的特点是:色彩绚丽,红艳鲜明,且具有一种强烈的玻璃光泽。由于釉汁厚,在高温下产生流淌,所以成品的郎红往往于口沿露出白胎,呈现出旋状白线,俗称”灯草边”郎窑红釉观音尊瓷器与陶器的区别1、胎土不同陶器——几乎任何粘土都可以烧制瓷器——2、烧成温度不同陶器——在700-850度之间烧成,气孔率和吸水率较高,没有瓷化,敲击之声较沉闷。瓷器——一般在1200-1400之间烧成;气孔率和吸水率较低,敲击之声清脆。3、表面观感不同陶器——瓷器——早期陶器大多不施釉,表面采用磨光或拍平处理,后期陶器也施釉,陶器的釉属于低温釉。瓷器都必须施釉,釉层光滑、玻璃感强。氧化铝含量较高的泥土方可烧制。(高岭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