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描述:王××,男生,初一年级,不爱说话,爱玩游戏,看玄幻小说。家庭表现:喜怒无常,家里有个小弟弟,经常跟弟弟抢夺玩具,有时候跟父母也大吵大闹。学校表现:老师跟他交流总是爱答不理,有时还故意跟老师顶撞、对着干;跟同学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交流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怎么玩游戏,看什么网络小说等。1.王××两岁时爸爸、妈妈去了国外工作,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六岁时妈妈才从国外回来,之后家里很快就有了弟弟,爸爸一直没有在身边。2.爷爷奶奶隔辈亲,对他非常溺爱,基本是有求必应,造成了以“我”为中心,任性妄为的性格。正确对待孩子的叛逆行为1教育话题问题探究如今社会青少年叛逆问题在教育领域非常受重视,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而以成人自居。追溯家庭追溯学校初一年级刚入学,由于老师在短时间内难以深入了解学生,教师没有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家庭、性格、心理等问题,没有让王××离开家庭走入学校时,立刻感受到来自学校、来自老师的关注和安全感。另外,学校在家校联系方面的工作也有所欠缺。孩子的叛逆行为是进入成长过渡期的一种表现,许多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1.孩子的自主性被忽视或受到妨碍。父母不听取初中生的意见,将他们一味的置于支配从属地位。当他们提出的提议被驳回,或者要求执行某种观点行为方式的时候,他们常常不会一口答应,为了显示自己并不盲从,会表现出反抗的倾向。马某的父亲忙于生意,长时间在国外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2.孩子的自我意识突然高涨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高涨,他们更倾向于维护良好的形象,追求独立自尊,但他们的某些想法及行为不能被社会现实接受,屡遭挫折,于是就产生一种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于成人。马某想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便产生反抗心理。3.初中学生特殊的年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为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由于孩子的学习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中学时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父母的教育乃至学法指导问题剖析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因此,父母一旦发现学生对自己形成了“逆反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疏导。对待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极面,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循善诱,进行教育。家长更应该看到逆反心理的积极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现的好奇心,是一种渴求认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动力。让孩子明白,叛逆其实是这个年龄普遍的心理特征。叛逆的性格不是不好,不过要学会控制;能够反驳大人,证明孩子已经长大了,但是大人的教会还是应该听的。当然也要告诉孩子们叛逆期的优点和缺点,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平等的面对孩子,这是最关键的一点。不然,高高在上的成人不可能得到孩子的认可,得不到认可,就别想了解他们的心事。不知道他们的心事,就很难对症下药了。歌德曾说:“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认真对待别人叙说他自己的事,这是一种教养。”其实叛逆的孩子不喜欢别人的唠叨,但是他们自己喜欢向别人倾吐班主任支招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期让孩子了解叛逆的特征学会平等的面对孩子学会倾听心事。家长要平心静气当个好听众,通过倾听,帮助孩子去除心中的委屈和烦恼。最好是采取非正式倾听的方式,如可以跟孩子去野外散步,或者跟孩子一起运动,那样彼此感觉会很轻松。中学时期的孩子正初于“心理断乳期”,有了独立的倾向。同时他们的内心又充满矛盾,渴望独立与依赖心理并存。这阶段的孩子情感起伏大、变化大,难以驾驭。他们有了喜怒哀乐,不但不愿向父母吐露,还要买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如果父母处置不当,如对孩子表现刨根问底或是漠不关心,就会增强他们的反抗情绪。青少年这种叛逆心理的出现打乱了正常的家庭秩序,也给自己制造了烦恼。作为父母,应该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只有当孩子的知心朋友,成为他们倾吐心事的对象和安慰者,才能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心理断乳”期。针对逆反期的孩子家长首先要自我反思1.您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否和谐?2.孩子是否有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和相对自由的个性空间?3.孩子是否能够从您这里得到尊重、平等和信任?如果您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请先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无条件的悦纳您的孩子!因为只有家长悦纳孩子,孩子才可能接纳家长,力的作用从来都是相互的。做孩子青春期的摆渡人教育故事欣赏问题反思————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最伟大的爱就是给别人幸福”,这是美国著名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在小说《摆渡人》中的蕴意,作为父母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子女能够幸福,而最需要做好的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要成才,必须先成人,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意志坚强、品质高尚的人。父母是人生最重要的老师,家庭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是人成长的根本。父母应关注孩子的心灵、习惯、个性、求知、做事、共处、做人,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会自我教育。孩子快乐幸福地成长是我们父母的期盼。马某13岁,今年上初一,是一个从乡镇学校升到县城学校的学生,在原来的学校马某非常优秀,担任过班里的班干部,而且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也是大放光彩,但升到中学后马某平平淡淡,考试成绩一次比一次落后,而且经常不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事情。对于每一个学生我都是非常的关心,因此我也在积极地寻求马某出现问题的原因,其中有一个事情引起了我的注意,在一次偶然的英语课上,即将下课时,作为班主任我来到教室巡视,组织学生放学,正好听到了英语老师与马某的对话,因为马某上课没有认真听讲,所以老师要求他必须跟家长说明情况并在今天晚上的英语作业上让家长签字,我看到了马某并不是很积极的相应老师而是有气无力地回答,这并不像马某以前的行为,而且在这件事情发生的第二天马某没有来到学校,我跟马某的母亲沟通了一下,孩子母亲说,孩子昨天晚上并没有把英语老师的要求传达给父母,反而把英语课本与资料都撕掉了,孩子的母亲是一个对孩子要求比较高的,非常生气,所以就没有让马某来到学校,经过一些沟通孩子来到了学校,但是在之后的时间里马某断断续续的以各种原因请假不到学校上课,后来我到了马某家里去家访,我跟孩子单独交流中,我发现马某心理是非常渴望学习的,但是对母亲的一些要求和想法,非常不理解,甚至在交流中说出了“不是他妈妈的这样的话”,“是我的妈妈为什么这样对我”,我立刻就想到了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更多是父母对孩子一些行为、处事方式的不理解与不支持,像马某在周末想跟同学一起出去玩,孩子的妈妈都不允许,有的时候还经常拿自己的弟弟跟自己比较,后来我又与马某的妈妈认真的交流,发现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并没有在身边,而且有时候对孩子的一些要求也过于苛刻,所以孩子出现了些我们认为不太正常的的行为,其实这就是我们经常所提到的叛逆行为,经过我跟孩子与孩子妈妈的一起交流,孩子的妈妈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应该更多地去关心孩子的心理变化,关于孩子的事情要与孩子认真的讨论、交流,马某也保证了以后会跟妈妈好好的交流,在之后马某也来的学校上课,能与同学们正常的沟通交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我们不能随意的肯定或否地某一个人,我们需要耐心的倾听、引导,你怎么知道那个孩子的未来更灿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