嘧啶类杀菌剂发展现状及趋势-李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最早的嘧啶类杀菌剂系由英国卜内门公司在1968年开发。其中有两个产品商品化,即(1)乙嘧酚(ethirimol)和(2)二甲嘧酚(dimethirimol),它们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白粉病,使用量为2kg/hm2,作为浸种用则为500g/L。2.1第一个含嘧啶环的杀菌剂乙嘧酚乙嘧酚,化学名称:5-丁基-2-乙基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理化性质:乙嘧酚属杂环类杀菌剂。纯品外观为白色粉状固体;熔点:159~160℃;蒸汽压(25℃):0.267mPa;溶解度(室温):水中为0.02g/100ml,几乎不溶于丙酮、微溶于双环丙酮醇和乙醇,在氯仿、三氯乙烷、强酸和强碱中能够溶解。原药质量分数≥95%,外观为白色粉状固体;对热以及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均稳定。乙嘧酚25%悬浮剂外观为可流动、易测量体积的悬浮液体,存放过程中可能出现沉淀,但经手摇动,应恢复原状,不应有结块;悬浮率≥90%,常温储存两年稳定。毒性:乙嘧酚原药大鼠急性经3940D505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结果,属弱致敏物;原药大鼠3个月亚慢性喂养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雄性为50mg/kg,雌性为1050mg/kg。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三项致突变试验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乙嘧酚原药属低毒。应用:乙嘧酚为内吸性杀菌剂,通过叶片和根部吸收,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的白粉病。二甲嘧酚,化学名称:2-二甲氨基-4-甲基-5-正丁基-6-嘧啶酚理化性质:无色针状结晶,熔点102℃,蒸气压1.47mPa(30℃)。溶解性(25℃):水1.2g/L,丙酮45g/L,氯仿1200g/L,乙醇65g/L,二甲苯360g/L。作用机理与特点: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主要用于防治烟草、番茄、观赏植物的白粉病,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50~l00g(a.i.)/hm2。土壤处理,使用剂量为0.5~2kg(a.i.)/hm2。2.2其他重要的含嘧啶环的杀菌剂2.2.1比较早的嘧啶环杀菌剂七十年代,又开发了几个新的嘧啶环的杀菌剂。除了对六十年代产品进行结构改造外,又开发了新的含嘧啶环的化学结构作为杀菌剂。如卜内门公司于1975年开发的(3)乙嘧酚磺酸酯(bupirimate),其实质上为乙嘧酚的磺胺衍生物,但通过简单的结构改造,使其用量减少到5~15g/100L即有效,从而取代了乙嘧酚和二甲嘧酚。而在1971年,德国赫斯特公司从二嗪磷得以启发,开发了杀菌剂吡嘧磷(pyrazophos)。它同样对白粉病有效,用量400~600g/hm2,也比乙嘧酚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在七十年代,最为突出的嘧啶类杀菌剂产品则为1975年由美国礼来公司开发的(4)氯苯吡嘧醇(fenarimol)。该产品不仅对白粉嘧啶类化合物因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菌、除草、抗病毒等,从而引起人们对这类化合物的广泛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含有嘧啶基的化合物是生命体的重要组份,以此作为农药的研究开发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自1952年,瑞士汽巴-嘉基首先开发了含嘧啶环杀虫剂二嗪磷后,更引起了国外众多公司对此类化合物作为农药的兴趣,并继续开发了一大批含嘧啶环的除草剂、杀虫刊和杀菌剂。以下就对嘧啶类杀菌剂的研究开发概况作一阐述。山东农业大学农用化学品研究所JournalofChinaAgrochemicals中国农药JournalofChinaAgrochemicals中国农药Jan曲线.indd42-432010-1-2815:18:08最早的嘧啶类杀菌剂系由英国卜内门公司在1968年开发。其中有两个产品商品化,即(1)乙嘧酚(ethirimol)和(2)二甲嘧酚(dimethirimol),它们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白粉病,使用量为2kg/hm2,作为浸种用则为500g/L。2.1第一个含嘧啶环的杀菌剂乙嘧酚乙嘧酚,化学名称:5-丁基-2-乙基氨基-4-羟基-6-甲基嘧啶理化性质:乙嘧酚属杂环类杀菌剂。纯品外观为白色粉状固体;熔点:159~160℃;蒸汽压(25℃):0.267mPa;溶解度(室温):水中为0.02g/100ml,几乎不溶于丙酮、微溶于双环丙酮醇和乙醇,在氯仿、三氯乙烷、强酸和强碱中能够溶解。原药质量分数≥95%,外观为白色粉状固体;对热以及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均稳定。乙嘧酚25%悬浮剂外观为可流动、易测量体积的悬浮液体,存放过程中可能出现沉淀,但经手摇动,应恢复原状,不应有结块;悬浮率≥90%,常温储存两年稳定。毒性:乙嘧酚原药大鼠急性经3940D505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2000mg/kg,对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结果,属弱致敏物;原药大鼠3个月亚慢性喂养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雄性为50mg/kg,雌性为1050mg/kg。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睾丸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三项致突变试验均为阴性,未见致突变作用。乙嘧酚原药属低毒。应用:乙嘧酚为内吸性杀菌剂,通过叶片和根部吸收,主要用于防治作物的白粉病。二甲嘧酚,化学名称:2-二甲氨基-4-甲基-5-正丁基-6-嘧啶酚理化性质:无色针状结晶,熔点102℃,蒸气压1.47mPa(30℃)。溶解性(25℃):水1.2g/L,丙酮45g/L,氯仿1200g/L,乙醇65g/L,二甲苯360g/L。作用机理与特点: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主要用于防治烟草、番茄、观赏植物的白粉病,茎叶处理,使用剂量为50~l00g(a.i.)/hm2。土壤处理,使用剂量为0.5~2kg(a.i.)/hm2。2.2其他重要的含嘧啶环的杀菌剂2.2.1比较早的嘧啶环杀菌剂七十年代,又开发了几个新的嘧啶环的杀菌剂。除了对六十年代产品进行结构改造外,又开发了新的含嘧啶环的化学结构作为杀菌剂。如卜内门公司于1975年开发的(3)乙嘧酚磺酸酯(bupirimate),其实质上为乙嘧酚的磺胺衍生物,但通过简单的结构改造,使其用量减少到5~15g/100L即有效,从而取代了乙嘧酚和二甲嘧酚。而在1971年,德国赫斯特公司从二嗪磷得以启发,开发了杀菌剂吡嘧磷(pyrazophos)。它同样对白粉病有效,用量400~600g/hm2,也比乙嘧酚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在七十年代,最为突出的嘧啶类杀菌剂产品则为1975年由美国礼来公司开发的(4)氯苯吡嘧醇(fenarimol)。该产品不仅对白粉嘧啶类化合物因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如杀虫、杀菌、除草、抗病毒等,从而引起人们对这类化合物的广泛兴趣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含有嘧啶基的化合物是生命体的重要组份,以此作为农药的研究开发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自1952年,瑞士汽巴-嘉基首先开发了含嘧啶环杀虫剂二嗪磷后,更引起了国外众多公司对此类化合物作为农药的兴趣,并继续开发了一大批含嘧啶环的除草剂、杀虫刊和杀菌剂。以下就对嘧啶类杀菌剂的研究开发概况作一阐述。山东农业大学农用化学品研究所JournalofChinaAgrochemicals中国农药JournalofChinaAgrochemicals中国农药Jan曲线.indd42-432010-1-2815:18:08病有效,而且对黑星病、炭疽病等也十分有效,其杀菌谱更广,而用量仅为50g/hm2,活性更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到八十年代,美国礼束公司又通过对氯苯吡啶醇的结构改造,开发了(5)氟苯吡啶醇(nuarimol)。该化合物于1980年在希腊投产,作用对象同氯苯吡嘧醇,用量为40g/hm2。在八十年代,由于三唑类杀菌剂的问并占领了杀菌剂的市场,且作用对象与上述嘧啶类杀菌剂相仿,从而使此杀菌剂的开发受到了冲击。但到九十年代,又形成了新的高潮,这归功于1990年日本组台化学公司成功的开发了嘧菌胺(mepanipyrim),其作用对象又有新的发展,由此,世界许多大公司掀起了对嘧啶胺类杀菌剂的开发热潮,开发了一批此类化合物,继三唑类后又形成嘧啶胺这一类新的杀菌剂系列。2.2.2嘧啶胺嘧啶胺以100~1000g/hm2,能有效地防治果树黑星病,番茄、草莓等灰霉病。日本武田药品公于1991年开发的嘧菌腙(ferimzone)以300~800g/hm2剂量对水稻多种病害有效。2.2.3嘧菌腙嘧菌腙:晶体。熔点175~176℃。蒸气压4120nPa(20℃)。密度1.185mg/cm3。溶解性(30℃):水162mg/L,溶于乙腈、氯仿、乙醇、乙酸乙酯、二甲苯。对日光稳定,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稳定。大鼠急性经口LD50642~725mg/kg。由2-甲基苯基甲基酮与4,6-二甲基-3-肼基嘧啶缩合或者由2-甲基乙酰苯脒腙与2,4-戊二酮反应制得。主要防治水稻上由稻尾声孢、稻长蠕孢和稻梨孢等病原菌引起的病害。制剂有30%可湿性粉剂。2.2.4Pyrimethanil1992年日本宇部兴产公司开发的diflumetorim则以100~200g/hm2的剂量即对白粉病有效。同年,德国艾格福公司也推出了嘧啶胺类杀菌剂pyrimethanil,其对多种作物的灰霉病有优异的防效。其分子式:C12H13N3。分子量:199.25。物理性质:原药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93.3℃,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室温下(25℃)在水中溶解度为0.121g/L,在25℃下蒸汽压为2.2mPa,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稳定,油水分配系数(logP)为2.48(正辛醇/水)。2.2.5嘧菌酯(Azoxystrobin)1994年,瑞士诺华公司开发的cyprodinil为一出色的内吸杀菌剂,用途广泛。近年,以天然源物质为先导物开发新结构农药成为农药创制的热潮。如从strobilurin出发开发了一系列甲氧丙烯酸类杀菌剂。其中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的甲氧丙烯酸类4241杀菌剂azoxystrobin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十分引人注目。其分子式:C22H17N3O5。分子量:403.4。物理性质:密度:1.34(20℃),熔点:116℃,纯品为白色固体,溶解度(20℃)水6g/L,微溶于已烷、正辛醇,溶于甲醇、甲苯、丙酮,易溶于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毒性:急性经口LD50:大小鼠大于5000mg/kg,鹌鹑大于2000mg/kg。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对兔眼睛和皮肤轻微刺激,无致畸、致突变、致癌作用。在推荐剂量下于田间施用对其它非靶标生物均无不良影响。用途:嘧菌酯是新型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士壤处理。它对几乎所有真菌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卵菌纲和半知菌类)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且与目前已有杀菌剂无交互抗性。用于谷物、水稻、葡萄、马铃薯、蔬菜、果树及其它作物,对这些作物安全。3.1嘧啶胺类此类化合物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每年都有许多篇专利文献报道。杜邦公司发明的一类具有杀虫、杀螨和杀菌活性的化合物有9种类型近千种,见专利US5.378.708。AgokaneahoCo.ltd.的专利93-21390(1993),介绍了一类含嘧啶环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和药效。日产化学工业公司,专利日特开91-271278给出了2-苯胺基嘧啶衍生物的制备。赫司特公司Klemens等人则介绍了4-苯氨基嘧啶类杀菌剂的制备,见Ger.offen4029645。汽巴-嘉基公司(现诺华公司)专利GB2,137,99是关于一类有杀微生物活性的N-(2-硝基苯基)-4-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其中的化合物对小麦白粉病、锈病和葡萄霜霉病防效大于70%。有的在64ppm下对黄瓜霜霉防效为100%,有的化合物在10ppm浓度下100%抑制禾白粉菌。还有的化合物60ppm可完全防治小麦假尾孢引起的病害。3.2咪唑并嘧啶衍生物类这类化合物也是当前研究开发的热点。ShelllnternatjonalRsear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