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桐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序言桐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桐庐县委关于制定桐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县人民为之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现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是我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工业强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和谐兴县”四大战略,组织实施重大建设项目“十大工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完成,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较快增长,较“十五”期末基本实现翻番。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城市功能加快提升,基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社会民生建设成效显著,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文明县城、省教育强县、省卫生强县、省科技强县、省体育强县,制定实施一系列惠民政策和措施,城乡居-2-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级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和“中国优秀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平安桐庐”、“法治桐庐”、“廉洁桐庐”建设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表-1桐庐县“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分类序号指标名称单位2005年实绩“十一五”目标2010年预计绝对值年均增长%绝对值年均增长%经济发展1GDP亿元102.7417811.519613.82人均GDP(户籍)元2602344000114850013.33三次产业比重%10.5:61.9:27.67.0:58.0:35.0–8.2:61.2:30.6–4工业销售产值亿元277.1458316550.0714.75农业总产值亿元15.9823.5823.768.36财政总收入亿元10.2818.11223.317.87地方财政收入亿元5.088.21013.0820.88旅游总收入亿元142512.32814.99自营出口额亿美元2.956.2156.4617.0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五年累计202五年累计35910五年累计413.0917.011实际利用县外资金亿元五年累计76.49五年累计16010五年累计19725.8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五年累计13670五年累计23000–五年累计40327–1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7.24481259.416.9社会发展13人口(户籍)万人39.5340.3–40.25–14城市化水平%46.760–60–15城镇登记失业率%3.834.5以内–3.27–16初升高比重%92.8998–99–17R&D经费占GDP比重%0.81.5–1.15–18万人医生数人1824.9–25–19互联网普及率台/百人1020–20–可20※城镇绿化覆盖率%3739–43.37–2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8.512–10.27–22※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污染指数%0.761.0以下–0.93–-3-持续发展23※主要水系监测断面水质III类以上比率%5070以上–70–2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60100–100–2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597–98–26※万元GDP综合能耗吨标准煤0.740.592降低20%0.579降低21.76%27※COD排放量下降吨15100削减2265吨降低15%削减2760.8吨降低19.6%28※SO2排放量下降吨10500削减1575吨降低15%削减2888.8吨降低27.5%29※耕地保有量万亩34.634–35.49–人民生活30农民人均纯收入元68231050091166511.3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47082263092402610.332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平方米22.525–35–33人均预期寿命岁7378以上–80.3–34人口自然增长率‰1.594.81–2.57–35恩格尔系数%农村:38.6农村:35–36.4–城镇:35.3城镇:32–36.6–36基尼系数(农村)%32.630–31.76–37※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90.82100–100–注:1、带※为约束性指标;2、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同时,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经济总量不够大,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展缓慢,服务业发展水平偏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待加强,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制约不断加剧,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区域竞争优势不够明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任重道远。第二节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我县总体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同时也是我县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关键期和重要战略-4-机遇期,是解决深层次矛盾、应对多方面挑战的困难期。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处在重要的调整期。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将再趋活跃,有利于我县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合作,提高开放层次和水平。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新变化,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我县传统产业外向度较高,且多为国际代加工,国际环境的这些变化为我县外向型经济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形成了倒逼的转机。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关键的转型期。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发展速度更趋平稳,国内需求不断扩大,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民生改善加快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有利于我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但是,产能过剩和市场需求不足、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加快经济发展与社会均衡化等深层次矛盾,一方面为我县加快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带来重要契机,另一方面也带来更大压力。从区域环境看,杭州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和都市经济圈建设深入推进,区域性的协同发展、组团发展,城区与县(市)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更加明显,要素流动更加频繁,相互联系更加密切,杭(州)黄(山)铁路客运专线(杭黄高铁)、临(安)金(华)高速公路等大项目的启动实施,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同时,周边县(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竞争态势更加凸显,不进则退的形势激励我县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5-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十二五”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富民强县为主旨,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工业强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和谐兴县”和“服务业优先”的“4+1”总战略,做强产业、做优城市、做美环境、做精文化,努力建成以富春江山水风光为特色、宜业宜居宜游宜学的精美现代化中等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要始终贯彻把握以下基本准则:——更加注重解放思想。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发扬“大气开放、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精神,鼓励支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和实践,努力营造干事成事的氛围。——更加注重融入发展。积极参与杭州都市经济圈和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融合,大力发展承接杭州、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郊区经济,增强综合竞争力。——更加注重转型升级。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为强大动力,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城乡统筹。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逐步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走-6-“增城减乡、增居减农,强城带乡、强工补农”的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路子。——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低碳桐庐”,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完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体制机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更加注重民生和谐。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的财政优先保障机制,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使发展成果惠及全县人民。第二节发展目标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县人均生产总值实现7000美元向10000美元新跨越,建成惠及全县人民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现代化进程。——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在优化结构、提质扩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县生产总值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15年突破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经济质量显著提高。——转型升级取得重大突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推进,到2015年,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增强,投资、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不断趋向协调。——新型城镇化实现新跨越。县城达到中等规模城市发展要-7-求,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1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5%,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左右。——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生态经济加速发展,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形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前列。表-2桐庐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分类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属性2010年2015年年均增长经济发展1GDP(按可比价计算)亿元预期性19631610%2人均GDP元预期性48500767009.6%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预期性30.636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4工业销售产值亿元预期性550.0788610%5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预期性10.814–6R&D经费占GDP比重%预期性1.151.65每年提高0.1个百分点7地方财政收入亿元预期性13.082110%8自营出口额亿美元预期性6.4610.410%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万以上)亿元预期性100192.514%10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预期性59.410913%民生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预期性11665196561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预期性240263869410%-8-社会13基尼系数–预期性农村0.32≤0.3–城镇0.2814非农从业人员比重%预期性7782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15城市化水平%预期性6065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16城镇登记失业率%约束性3.27≤4–1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预期性47≥50–18保障性住房建筑面积(五年累计)万平方米预期性55.2111–19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约束性7090–2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约束性96.898–21人口自然增长率‰约束性2.57≤3–生态文明22耕地保有量万亩约束性35.49≥32.11–23万元GDP综合能耗吨标准煤约束性0.579完成国家、省市目标分解任务24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吨约束性–2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COD)吨约束性12415二氧化硫(SO2)吨约束性7610氨氮吨约束性514氮氧化物吨约束性577426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约束性98100–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主营业务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下同。第三章空间布局依据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统筹城乡、产业、居住、生态布局,形成“一圈两带三区”的县域国土空间总体格局。(附图1:全县国土空间格局示意图)第一节城乡空间布局围绕“突出重点、优化布局、统筹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