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编写规则和制定程序(包括范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企业标准编写规则和制定程序2内容目录第一篇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第二篇企业标准制定程序3第一篇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第一章绪论1GB/T1․1的沿革情况编写国家标准草案暂行规定GB1․1-1981《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定》GB1․1-1987《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GB/T1․1-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一规则: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4第一章绪论2GB/T1.1的相关标准情况2.1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1.3《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技术工作程序》2.2GB/T20000《标准化工作指南》GB/T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GB/T20000.2—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GB/T20000.3—2003《标准化工作指南第3部分:引用文件》GB/T20000.4—2003《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GB/T20000.5—200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5部分:产品标准中涉及环境的内容》5第一章绪论2.3GB/T20001《标准编写规则》GB/T20001.1—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术语》GB/T20001.2—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2部分:符号》GB/T20001.3—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GB/T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4部分:化学分析方法》6第二章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1要求1.1在标准的“范围”所规定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1.2清楚、准确。1.3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1.4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1.5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写的专业人员所理解。2统一性2.1结构的统一。2.2文体的统一。2.3术语的统一。7第二章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3标准的协调性3.1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协调。3.2与基础标准的协调。3.3与强制性标准的协调。3.4与相关标准的协调。3.5同一标准中相关条款之间的协调。4适用性4.1标准的内容便于实施。4.2标准的内容便于被其它文件引用。8第二章编写标准的基本规则5采用国际标准5.1按GB/T1.1的规定编写。5.2等同采用时,标准的文本结构应与被采用的国际标准一致。5.3技术性差异、文本结构差异的情况应指明。5.4应包括被采用国际标准的全部修正案和技术勘误。5.5其他规则应遵守GB/T20000.2—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9第三章标准的结构1标准内容的划分1.1内容划分的总原则1.1.1标准的表现形式——作为一个整体出版的单独的标准;——分为几个部分出版的标准。1.1.2内容的划分涉及产品的不同方面的内容,可能引起各方分别关注时,可按内容划分标准。1.2部分的划分1.2.1划分出的各部分能单独使用1.2.2划分出的各部分不能单独使用10第三章标准的结构1.3单独标准的内容划分1.3.1由要素的规范性或资料性的性质划分—资料性概述要素—资料性要素——资料性补充要素标准的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11第三章标准的结构1.3.2由要素的必备性或可选定性的状态划分必备要素标准的要素可选要素要素的典型编排见GB/T1.1-2000中表2。12第三章标准的结构2标准的层次2.1部分指一项标准被分别起草、批准、发布的系列文件之一。2.2章指标准的基本单元。2.3条指章的细分。2.4段指章或条的细分,段不编号。13第三章标准的结构2.5列项列项的表达形式有四种。2.5.1可用一个句子引出。示例;下列各类仪器不需要开关:——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功耗不超过10W的仪器;——用于连续运转的仪器;……14第三章标准的结构2.5.2用一个句子的前半部分引出,该句子由分别列举的各项来完成。示例:仪器中的振动可能产生于:·转动部件的不平衡;·机座的轻微变形;·滚动轴承;·气动负载。15第三章标准的结构2.5.3需要识别或者可能被引用。示例:按要素的规范性或资料性的性质划分为:a)资料性要素;b)规范性要素。16第三章标准的结构2.5.4有时列项还可细分更小的层次。示例:由要素的必备或可选的状态划分为:a)必备要素,其要素包括:1)封面;2)前言;3)名称;4)范围。b)可选要素,除上述要素之外的其他要素。17第三章标准的结构2.6附录2.6.1附录是标准层次的表现形式之一。使用附录的原因如下:——为合理安排标准整体结构,突出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为方便标准使用者对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的进一步理解。——采用国际标准时,为了给出与国际标准的详细技术差异。2.6.2附录分为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18第三章标准的结构2.6.3编写附录时应注意如下事项:a)附录编号对能否使用“O”和“I”未作规定;b)排列顺序取决于在标准中被提及的前后;c)条款、图、表的编号。如:“图A.1”不能写成“图A1”;d)用翻译法采用国际标准时、其新增补的资料性附录应排列在国际标准附录的后面。其编号前应增补“N”,即表达成“附录NA”、“NA.1”、“图NA.1”、“表NA.1”。19第四章资料性概述要素1封面、首页、其余页见上海市企业标准格式。需征求有关专利意见时,则在标准(一般不包含企业标准)送审稿的封面上标注“请将你们发现的有关专利的内容和支持性文件随意见一并返还回”。2目次2.1功能——层次结构框架功能;——引导阅读功能;——检索功能。20第四章资料性概述要素2.2内容、次序——前言;——引言;——章的编号、标题;——条的编号、标题;——附录编号、附录性质、标题;——附录章的编号、标题;——附录条的编号、标题;——参考文献;——索引;——图的编号、图题;——表的编号、表题。21第四章资料性概述要素3前言3.1特定部分内容3.1.1说明标准的结构。3.1.2说明采用国际标准有关情况。注:GB/T1.1—2000中没有设置国际标准前言。但在GB/T2000.2中规定,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时,一般不保留国际标准的前言,只有在十分需要的情况下才可保留,并置于前言之后,(发布该国际标准的组织名称)前言例如:“ISO前言”。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不是等同时,不应保留有国际标准前言。3.1.3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的全部或部分其他文件。3.1.4说明与标准前一版本的重大技术变化。3.1.5说明标准与其他标准或文件的关系。3.1.6说明标准附录的性质。22第四章资料性概述要素3.2基本部分内容3.2.1标准的提出单位。3.2.2标准的批准单位(法人代表)。3.2.3标准的归口单位。3.2.4标准的起草单位。3.2.5标准主要起草人。3.2.6标准所代替的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3.3专利情况如果在编制标准(一般不包含企业标准)的过程中没有识别出涉及专利的内容,则应有如下内容:“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23第四章资料性概述要素4引言4.1功能与内容4.1.1制订该标准的原因。4.1.2有关标准内容的特殊信息或说明。4.2要求4.2.1不应包含要求。4.2.2一般不编号。当需要分条时,条的编号为0.1、0.2等。4.2.3如果在编制标准(一般不包含企业标准)的过程中已经识别出涉及专利的内容,应按GB/T1.2—2002中“附录D”的规定编制。24第五章规范性一般要素1名称1.1基本要求a)力求简练;b)主题明确。1.2构成要素a)引导要素;b)主体要素;c)补充要素。示例1:船用柴油机试验方法示例2:工业用液体化学产品密度的测定25第五章规范性一般要素2范围2.1主题内容完整、简洁表达标准的主要内容的提要。2.2适用范围规定标准适用的范围。必要时还应规定标准亦适用的范围及不适用的范围。示例: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及其测量仪表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正常运行下标称频率为50Hz的电力系统。本标准不适用于电气设备的频率允许偏差。26第五章规范性一般要素3规范性引用文件3.1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对象。3.2四级标准之间的关系。3.3引用文件的方式。3.4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3.5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排列顺序。3.6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排列格式。3.7规范性引用文件中不应引用的文件。27第六章规范性技术要素1术语和定义可选要素,可含有其他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1.1选择原则a)难以理解的术语;b)会引起误解的术语;c)通用的术语,需要给于特定含义的术语。28第六章规范性技术要素1.2内容构成a)引导语;b)术语;c)定义;d)外文对应词;e)同义词;f)符号(包括缩略语、量的符号);g)拒用和被取代术语;h)示例;i)注(可包含要求)。29第六章规范性技术要素1.3编制格式示例示例1: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分层delamination由于缺乏粘性导致两个相邻层片的分离。3.2色调hue色相表示红、黄、绿、蓝、紫等颜色特征。[GB/T5698—1985,定义3.6]30第六章规范性技术要素示例2:3.1电阻resistanceR[IEC+ISO](直流电)在导体中没有电动势时,用电流除电位差。注:电阻用欧姆表示。3.2基数radix底数base(拒用)(基数数制)为了得到任意数位上邻数位的权,而与本数位的权相乘的正整数。示例:在十进制数制中,每个数位的基数为10。注:由于术语“底数(base)”的数学应用,因此在本意义中被拒用。31第六章规范性技术要素2符号和缩略语2.1给出为了理解标准所必须的符号和缩略语。2.2为了便于标准的编写,可与“术语和定义”合并,此时的标题定为“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3分类和标记3.1产品分类3.1.1内容——产品品种、型式、规格的划分及其系列;——产品代号或产品标记。32第六章规范性技术要素3.1.2基本要求——应满足使用的要求;——应优先采用国际通行的品种、型式、型号和规格;——系列产品应尽可能采用优先数和优先数系或模数制。3.1.3分类原则——产品品种不要分得过细,在满足用户需要的前提下,只规定必要的品种;——按产品的性能、性质、参数、状态、成分、结构、型式、规格、尺寸、环境适应性、质量、接口等诸因素分类;——反映产品个性、特点,便于用户选择。33第六章规范性技术要素3.2产品分类结果表达形式3.2.1产品标记——由描述段、识别段(标准代号和顺序号段、特性段)组成;——示例“温度计标记”见GB/T1.2—2002中C7.1;——只适用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2.2产品型号是用字母和数字来表示具体产品技术特征的代号。a)组成:1)主体要素:一般用字母表示,反映产品的型式或类别;2)补充要素: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产品的主要尺寸、性能参数和其他必要的特征等。b)示例:34第六章规范性技术要素3产品分类3.1按耐燃性能分:a)耐燃型,以R表示;b)阻燃型,以Z表示。3.2型号命名□□×××-×××规格代号前三位为每平方米质量(g/㎡)后三位为可用幅宽(㎝)型式代号产品名称代号非织造针剌毯用ZT表示如:ZTZ400-150表示每平方米质量为400g/㎡,用宽幅为150㎝,用作电热毯的阻燃型的非织造针剌毯。摘自QB/T1744-199335第六章规范性技术要素4要求4.1选择标准技术内容的三项原则4.1.1目的性原则——适用性;——相互理解;——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或资源合理利用;——认证;——接口、互换性、兼容性或互相配合;——品种控制。36第六章规范性技术要素4.1.2性能原则——尽可能由性能特性表达,而不用设计或描述特性表达;注:1)性能特性:指产品的使用功能,要在使用时才能显示的特征。如洗衣机的额定洗涤容量,微波炉的烧烤功率等。2)描述特性:指产品的具体特征,是那些在实物上或图样上显示出来的特征。如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成份与配方等。——通常不应包含生产工艺要求,而以成品试验代替。——避免因规定性能特性而引入耗时

1 / 5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