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11、塞下曲(一)教学目标:1、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教学步骤: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2、揭示课题,板书:《塞下曲》3、简介作者。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2、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同桌互读,互相正音。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四、布置作业:熟读古诗教学内容:学习《塞下曲》。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教学重、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教学过程:一、复习1、谁来展示背诵以前学习过的军旅方面的古诗。(指名背诵古诗《从军行》)2、指名说说古诗所描写的内容。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战争时期的古诗。4、板书:塞下曲。二、初读古诗:1、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2、展开朗读比赛。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解题。《塞下曲》“塞”是边界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卢纶:曾经参过军,他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歌,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2、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草惊风引弓白羽没3、有谁愿意讲讲它们的意思?4、教师进行总结:草惊风:草忽然被风吹动。引弓:拉弓准备射箭。没:插。5、串讲诗句的意思。6、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7、思考:《塞下曲》描写了一位怎样的将军?是从哪些诗句中看出来的?四、总结1、这首古诗写了一个怎样的将军?2、你要对这位将军说什么?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塞下曲》。2、用自己的话说说《塞下曲》的意思。教学内容:13、早发白帝城教学目的:1学会本首古诗中的生字新词。2在弄懂词句意思的基础上,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3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教学重难点: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板书)1预习情况,解释词语意思。白帝城辞江陵还2出示地图从图上找到白帝城和江陵的大概位置。师:作者正是从白帝城回江陵?那么他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船)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轻舟已过万重山)同学们思考:作者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坐船需要多长时间?师:诗中用多长时间?(一天)师:为什么用一天就可以到达千万里的路程?二、学习新诗1、教师简单讲诗的背景:李白在朝中做官时遭人陷害被皇帝流放到很远的地方中途的赦返回家乡。这时的李白是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返回家中的。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写下了经典的《早发白帝称》。师: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这首古诗呢?(轻松愉快的心情)板书:朗读古诗。(创新之处打节奏读古诗)师:刚才大家说喜欢读古诗,因为读起来比较优美,我们以前用什么样的方法读古诗?(拍手打节奏:一句来两拍一句四拍一句七拍)2、学生分别用三种节奏来朗读古诗,感受诗的节奏美。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小结用那一种节奏读起来比较好?(一句两拍)大家再来读一遍。4、板书:体会古诗师:读完古诗,你从中知道了诗中写了那些内容?(学生回答)师:诗中写了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李白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去)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诗的题目)师:“发”是什么意思?(出发学生对出发可能不懂,教师稍加讲解。例:我们从学校出发到烈士陵园。)5、学习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学生的要学习方法:自己理解,教师启发。师:彩云间是什么意思?白帝城沐浴在彩云中间。(解释诗意)早晨离开了沐浴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师:白帝城距江陵有多远?诗中写了吗?(相距千里)师:一千里是真正的一千里吗?千里不是实数,是一个大概得数字。这样远的路程作者什么时候才能到达?。(一日表明速度快)学生想:一天能到达吗?现在坐火车到北京还需要一个晚上,坐船一天就能到吗?师:从这句话中可以知道作者的心情愉快,所以觉得船行的快。(学生解释诗意)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师:作者如此喜悦的心情,他不去欣赏沿江两岸那美丽的风景吗?他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猿猴的叫声看到万重的高山)师:万重山是什么意思?是一重两重。(解释诗意)在猿猴不断的叫声中,轻快的小舟已经穿过了连绵不断的群山。朗读诗意。小结:这首诗主要讲作者在归途中觉得千里的路程很快就可以到达。表明他无比喜悦的心情。作者还为我们描述了长江两岸,群山连绵,猿声不断,响彻山谷的壮丽画面。还写出了一叶小舟快速直下的情景。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作者归途的喜悦心情。三、布置作业:熟读古诗教学内容:1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这首词。2、结合资料,大致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教学重点、难点:结合资料,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人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愁苦之情。教学过程:一、第一教学板块――了解作者,知晓背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辛弃疾南归十余年,在江西任刑法狱颂方面的官吏,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不舍昼夜流逝而去的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二、第二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感知文本的意思,不明之处,举手提问,教师正音,并巡回答疑。2.强调下列词语的意思:⑴可怜:值得怜悯。⑵长安:代指都城汴京。⑶江晚正愁余:愁,使……悲愁,使动用法。三、第三教学板块――品味语言,鉴赏形象。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句中加点的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提示:如今,长安只能引颈以望,而且远望不到了!那重重叠叠的连绵不尽的青山遮住了视线,也阻断了建功立业的进取之途!“望”“可怜”两个词写出了无限的忠诚,无限的惆怅、无限的感愤!2.如何理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的意思?提示:从字面上来理解,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3.“山深闻鹧鸪”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提示:天色渐渐暗了,黄昏悄然来临,深山中又传来鹧鸪鸣叫,声声悲鸣,吟唱出词人惊悸不安,忧心忡忡的复杂心情。四、作业:熟读古诗教学内容:15、《弟子规》出则悌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熟读并理解〈出则悌〉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兄弟姐妹及其长辈的尊重和孝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熟读“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感受古人对兄弟姐妹及其长辈的尊重和孝心。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以多种方式表达对兄弟姐妹及其长辈的尊重和孝心。设计理念:《弟子规》教材侧重于生活教育和家庭教育。所以,我在教学上,通过一些小故事,提升学生的情感,联系生活,引导学生与生活相结合,学习做人的道理,教育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友爱兄弟姐妹,言行谨慎讲信用,对他人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学习有仁德的人。对于塑造孩子聪慧乖巧、端正品行大有益处。通过趣味动画的讲解和互动,更能让启蒙学习的孩子容易接受。教学过程:新授1、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与兄弟姐妹相处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的句子。(出示板书:出则悌)2、课件出示,指导学生朗读。(1)师吟诵(配乐)(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小组内选出读得最好的一名同学。由每组选出的一人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读。(3)小组接龙读一读。(4)全班学古人读书的样子朗读。(5)全班同学打拍子配乐,有节奏的读句子。3、理解其义(1)同学们读得很精彩,谁来说说这些句文讲的是什么内容?(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读懂了哪些句子?再全班汇报。(3)解释这些句子的含义(学生试着自己来解释字的意思)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当哥哥姐姐的要能友爱弟妹,做弟妹的应做到恭敬兄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而减少冲突,父母心中就快乐。在这和睦当中就存在孝道。(兄道:为兄之道。友:友爱。恭:恭敬。睦:和睦。)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把身外所用的钱财物品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就不会产生怨恨;讲话时不要太冲动,伤感情的话要能忍住不说,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就会消失无踪。(轻:看轻。怨:怨恨。忍:忍让。忿:愤怒、愤怒。泯:消除、消灭、消失。)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不要因为大人的宠爱而忽略了应从小培养礼让的美德,不管是吃东西或喝饮料,要请长辈先用;如果和长辈坐在一起,要请长辈先坐;如果和长辈走在一起,应让长辈先走。(坐:就座。走:行走。幼:年纪小,相对于“长”而言,并不专指幼童。)(4)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解释这些句子?(小组内合作,再由组内派一人汇报。)(5)说一说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三)延伸1、对照今天学习的内容,想一想以前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自己今后该怎么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吧!3、播放《弟子规》全文。板书设计出则悌兄道:为兄之道。友:友爱。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恭:恭敬。睦:和睦。轻:看轻。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怨:怨恨。忍:忍让。忿:愤怒、愤怒。泯:消除、消灭、消失。坐:就座。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走:行走。幼:年纪小,相对于“长”而言,不专指幼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