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道师能师品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师道师能师品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张诚一我今天开讲的题目是:师道、师能、师品。我是作为一个从教年的普通教师,来谈我的一些体会和感受。主要想和大家在一起探讨,我们应该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按照我的体会,在一生的教师生涯中,我们应该不断地追求,尊崇师道,锻炼师能,提升师品。我先来谈尊崇师道。什么是师道呢?一个是我们从事教育活动应遵循的规律。另外一个就是作为一个教师,由此所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也就是为师之道。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新时代的教师可能他的任务不仅仅如此。我觉得他应该有这样三方面的任务。第一,他要传授知识。第二,呢他要传承文明。第三,他要培育德性。那么要完成这样一个使命,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就应该自敬自重、无上荣光;乐道敬业、诲人不倦;安贫守贱、甘于奉献。师道之一,自敬自重、无上荣光。社会上经常这样来描述教师。把教师比作蜡烛,比作园丁,比作春蚕。其实这种比喻是不全面的。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蜡烛是什么呢?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蜡炬成灰泪始干。园丁呢,辛勤劳作,默默耕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培育了千万幼苗,把春色送给了人间。春蚕呢,吃进去的是树叶,吐出来的是丝,而且是到死丝方尽。以上对于老师的歌颂,只是强调了教师的奉献。强调了教师的外在的社会作用,这不够。马克思在岁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写过一篇毕业论文。题目叫做《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他在文中这样写道,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里独立地进行创造。我想,每一个已经选择当教师的人和可能选择当教师的人,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看到了教师职业,能给人带来的内在的尊严。你的职业劳动质量,是否已经达到了因创造而获得尊严和内心欢乐的水平。如果你没有考虑这一点,我劝你先不要着急选择教师。作为每一个教师,他应该有一种充满自豪的光荣感。作为教师,他永远都是过去和未来之间活的环节。是克服人类无知与恶习的最重要的社会成员。他是过去的历史上所有崇高而伟大的人物和新一代之间的中介者。他是人类先进与优秀文化,薪火相传,让民族的智慧之火永不熄灭,越烧越旺的添柴人。师道之二是乐道敬业,诲人不倦。在不少的教室,或者是在教师的办公室里边,会挂着这样一段话: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疑问,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当然是不亦乐乎。如果不是英才呢?如果你现在看不出是英才,将来可能是英才呢?刚刚去世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他是英才,他是大才。但是他的入室弟子告诉我们,他读中学的时候上课看小说,读完了《金瓶梅》。他读大学的时候,高等数学只得了分。在那个时候,你能判断他是英才吗?所以我觉得这样一句话应该改一改。改成什么呢?得天下少年而教之,使之成为英才,才是不亦乐乎。教师应该像一个雕刻大师,因材施教,因材施工,要能够化平凡为不俗,化腐朽为神奇。要用自己的生命之火去点燃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打开每一扇心灵之门。展现一个又一个的神采各异的世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创造的积极人生,树立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的高远的志向。这样的工作,当然是不亦乐乎。师道之三,应该是安贫守贱,甘于奉献。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这样一段传奇的佳话。一个学校,前后只存在了九年。而且是在非常艰苦的环境下,没有大楼,没有高档的实验室。但是,这个学校,几乎聚集了当时代的一大批中国最优秀的教师的人才。又培育出了一大批在后来影响了我们的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和众多建国需要的重要的人才。这些大师们,我们可以举出来,像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周培源、陈省身、闻一多、等等。他们的学生,比较知名的像杨振宁、李政道、王浩、汪曾琪等等。这所学校是什么呢?这所学校就是在抗战时期著名的西南联大。它是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在抗战期间西迁到昆明所建立起来的。当时抗战大后方的艰苦生活,大家可想而知。教授们曾经风趣地这样描写道:饭甑凝尘腹半虚,既典征裘又典书。什么意思呢?就是饭碗和锅呀已经落了厚厚的尘土了。这可见很少有开火、开灶的时候。腹半虚,肚里边只有半饱,一半是空的。既典,把赶路穿的大衣都典当出去换吃的了。把学者们认为最重要的,视为生命的书也不得不典出去了。而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那些教师们仍然是坚持着一身正气,为人师表,自敬其业,诲人不倦。不愿意为了一个字的修改,为了一个书名的修改而去屈服于当局的要求,而放弃自己出书的机会。这样一个凝聚了堪与魏晋风度相媲美的绝代风流,这样一个学校,将会永远被我们后人所敬仰。一个教师,如果把人的培养,而不是把知识的传递,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他的工作就不断地会向他的智慧、他的人格、他的能力发起挑战。成为推动他学习、思考、探索、创造的不息的动力。给他的生命增添发现和成功的欢乐。他自己的生命和才智,也在为事业的奉献过程中、在培养出一代一代杰出的弟子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像叶澜教授说的那样,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我们《尚书》(《礼记》)里的&#;学记&#;里有这么一段话,叫做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大意是这样:求学的道理呀,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地去学习。当你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的时候,我们应该发自内心地来敬畏这个职业,要自觉地用为师之道来规范我们的言行。而不断地追求在我们的教师生涯中,升华我们的情操。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因为不称职会战战兢兢。这样的人,但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具有的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也变得高尚。第二部分,是锤炼师能。作为教师,教学有三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要把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第二个境界呢,就是要把知识转化成学生的能力。第三个境界呢,就应该是把知识升华为学生的德性。要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我想有两点是必须要牢记的。第一点呢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第二点,是要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先来谈努力使自己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特别是在我们当今的社会里,我们有几个这样的特点,已经很突出地显现了。一是知识更新的周期变短了。关于这一点我不想多谈,我只想强调两点。第一,就是越是前沿的知识,更新得越快。有些内容,可能在我们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学习的,等你走出大学校门的时候已经落后了。第二点,就是恰恰是教师职业对知识更新的感觉,最为迟钝。在某一个大城市里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他请了一部分重点高中的物理教师来做了一个测试。测试的内容呢就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也是最常见的那些知识,你知道不知道,了解不了解。结果很遗憾,测试的结果是所有参试教师的平均分不及格。同样的试题,又拿给了这些老师们所教的高三的学生,结果高三学生的测试的平均分,比他们的老师平均高了分。你想,一个教师如果他不能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他所教给学生的,他引导学生去学习的那些知识,不是当今的最新的,最具生命力的知识,这是不是我们教师的一种失职。第三,就是知识传播的速度加快了。极速网络,它打破了时间、空间、对象、内容的限制,把万万千千的对象,把海量信息,都集成于小小的电脑里。事实上网络教学的时代,已经来临了。我们的教师,如果跟不上这种信息社会的发展的步伐。还是靠过去的一本教案,几本教材,靠你的粉笔,靠你的黑板,你能够把这么多的,这么新的知识,介绍给、传授给你的学生吗?还有就是知识的质量和保鲜度提高了。大量的信息包围着我们,那么我们就要有一个选择的需求。怎么样从海量信息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最有质量的那些信息,这也是一门科学,这是老师应该教会学生的。过去有一个理论,叫做一桶水的理论。就是说,学生比如说是一杯水,老师就应该有一桶水,有一桶水才能教会一杯水。这个理论现在已经过时了。为什么呢?你这一桶水常年不换,不就是一桶死水嘛。一桶死水还有什么用呢?仅仅是一桶水,也不够啊。所以说,我觉得我们应该换一种观点,在武夷山的天游峰下,有一个朱熹草堂。那里有一首小诗,是朱熹留下的。叫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在的教师,应该也必须成为一条流动的小河。为了提高师能,教师还应该注意文理相容,兼收并蓄。我们所看到的大师们,各个都是文理相容的典范。我们先来看文科的。像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呢,除了对于哲学、历史有独到的研究和见解之外,对于自然科学也有深入的了解。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马克思写过一篇数学论文,收在他的文集里,题目叫做数学手稿。也就是在当初国际数学界在对于微积分里的无穷小概念进行争论和讨论的时候,他也加入了这场争论,谈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他当时所谈出的看法,应该与我们现在的无穷小的概念是基本上很接近的。此外,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里,他总结和概括了世纪的物理学以及相关领域的大量的科学的成果,研究的一些结论。另外呢,我还想谈一个例子。我记得我在内地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在书店里无意中淘到了一本书,叫做《费马最后定理》。是写的英国的那位数学家威尔斯,他最后攻克了费马最后定理的一个故事。这个作者应该是泰晤士报的一个专栏作家。但是他竟然把这样艰深的数学定理的攻克的推导,写成了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我记得我当时在火车上,看到了十点以后,卧铺车厢关灯了。但是还不忍释卷呢,我就拿了这本书走到了卧铺车厢的两个车厢的接口处,就着那里的灯光,硬是一口气把一本大约有三百多页的书读完。在理科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杨振宁先生大家都知道,他是物理学的大师。但是他在中国科协年开幕式的时候,年会开幕式的时候,他做过一场报告。题目叫做&#;中国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在那篇文章里,他就美国哲学和亚洲哲学进行了对比比较研究。并且,也对我们亚洲哲学进行了很委婉的批评。在年代的时候,我有一次有幸在长春,还听到过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长春的一次推广优选法的一次报告。在那个报告里,华先生手里就拿了一把剪子,拿了一把纸条。面对的对象,很多是来自工厂里的第一线的工人和技术员。非常通俗地,又非常清楚地教给了大家,怎么样使用优选法来进行设计试验。此外,概率论的大师王梓坤院士,他也写过一本很著名的书,题目就叫做《科学发现纵横谈》。还有像苏步青啊,等等啊,你们看他们的著作里,尽管是非常严谨的理科大师,同时也照样流溢着文学的色彩。对于教师,文理相容是尤为重要的。对于教师,文理相容是尤为重要的。因为首先你要表达。你在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时候,你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这种表达,特别是对于理科教师来讲,一定要注意你的文采。此外,你文理相容以后,才可能使你的上课来得有趣味,来得有趣味才能吸引到你的学生。此外在你教书的过程中,在你表达的过程中,你可以通过你的文理相容,把很多形象的生活中的事例贯穿于你的教学中去。而在潜移默化中来培育你学生的德性。也就是达到润物细无声这样一个效果。那么要想做到这些呢,每一个教师都应该热爱生活,注意积累。一个教师,应该热爱生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培养全面的素质,而不要做一个书呆子。只有热爱生活,你才能有创造未来的高度的热情。你不能愁眉苦脸地教书,你不能愁眉苦脸地生活。你知识面越广,兴趣越广泛,就越会使你的思想活跃,你的联想力丰富,你的创造力强。一个教师要注意,特别是在生活中来累积你的知识,它会在无形中帮你很多忙。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非典流行的时期,因为海南当时是一个健康岛。我和几位老师,我们有一天在一起吃饭。正在吃饭的过程中呢,他收到了从北方朋友发来的一个短信。感觉到挺有趣,就读出来让大家共享。那个短信,是改编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词,就是《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个短信改成了什么呢?是这样改的。SARS病魔何时了,疑似知多少。小楼昨夜又被封,京都不堪回首月明中。大家看了这个短信都哈哈一笑。可是我旁边的文学院的一位赵教授呢,却慌忙地请服务员找来笔,没有纸呢就拿了餐巾纸,非常艰难地把这首短信抄在了这个餐巾纸上带回去。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