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群体凝聚力的形成摘要:群体凝聚力是反映运动群体、特别是集体性项目群体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已成为现代群体性运动项目竞技水平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从群体凝聚力的概念、作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影响在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等方面介绍了群体凝聚力的形成。文章以我国高校群体凝聚力存在的问题为案例,综合分析了影响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途径。关键词:群体凝聚力作用高校管理模式凝聚力是反映一个群体的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和对群体成员身份予以重视的程度,它是组织中全体成员意志和行为扩张性的有机重组和升华。群体凝聚力的强弱是一个群体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在群体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群体凝聚力的概念凝聚力泛指使人或物凝聚到一起的力量。对物而言,是指物质内部分子聚合程度,也称“内聚力”。对人而言,则是组织行为学中的概念,也称“群体凝聚力”,通常是指群体对其成员、成员与成员彼此间的吸引以及成员愿意分担群体目标的程度[1]。2群体凝聚力的作用2.1有助于促使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奋斗有凝聚力的群体,就能吸引并激励全体成员为实现群体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就能把成员的精力吸引到群体中来,产生积极向上的强烈愿望,形成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共同的奋斗中逐步形成坚强的群体组织[2]。2.2有助于形成严密的组织纪律有凝聚力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彼此信任、互相影响、互相督促、较好地发挥互相监督作用,能有效地消除散漫、随意现象,增强成员的自我约束能力[3]。群体凝聚力有教育功能,能教育成员树立敬业精神,培养集体观念,升华群体理想,强化职业道德;能教育成员严格遵守群体的有关规定,增强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2形成严密的组织纪律[4]。2.3有助于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有凝聚力的群体中,每一个成员都有强烈的责任感,关心爱护自己生存于其中的这个群体,把自己和群体融为一体,形成健康向上的群体舆论,营造团结和谐的内部氛围,有效地抵制群体外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培养勤奋好学和团结友爱的风气,珍惜群体的荣誉,振奋为集体尽职的精神。3群体凝聚力的国内外研究概况3.1国外群体凝聚力研究概况国外在群体凝聚力概念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已逐步形成条理性成果。Festinger(1968)认为群体凝聚力是使成果保持在群体内的合力。Carron(1982)认为群体凝聚力是反映群体倾向于粘合在一起,共同去追求某一目标或对象的动力过程,其实质是反映一个群体的成员在目标、情感和行为上的整合力量[5]。在群体凝聚力基础理论研究上,Martens(1972)都通过不同的实验研究发现,凝聚力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度,即任务凝聚力(TaskCohesion)和社会凝聚力(Socialcoh-esion)。研究方法上,在50至60年代,国外对于群体凝聚力的研究一直沿着Fiedler的模式进行,通过考察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方面的特征来反映群体凝聚力水平。自70年代起,随着对群体凝聚力研究的不断重视,在体育运动领域出现了各种各样测量群体凝聚力的问卷。Martens和Peterson(1971)编制了“运动凝聚力问卷”(SCQ)。Gruber和Gray(1982)编制了“团队凝聚力问卷”(TCQ)。Carton和Wiedmeyer等人(1985)根据其四维度的凝聚力理论模型,编制了“群体环境问卷”(GroupEnvironmentQuestionaire,简称GEQ)。该问卷包括18个项目,4个分量表。3.2我国在群体凝聚力研究上的现状相对于国外的研究现状,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比如测量凝聚力所用的问卷设计的不合理,问卷没有适宜的理论模型的支持,根据经验而不是根据科学的理论依据提出问题,这些方法论上的缺陷使研究的信效度受到质疑。吕刚和钟添发(1990)从群体心理学的内聚力(即凝聚力)角度出发,探讨了我国男子篮球队内聚力作用因素3的现状。张立(1993)从社会学角度结合社会心理学对我国的6支女子排球队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的看来,我国目前对运动群体凝聚力方面的研究还不够重视。在缺乏关于不同运动项目对凝聚力要求和表现特征上的差异的论述,对凝聚力影响因素和培养方法的探讨也比较少。4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4.1群体目标一致性如果群体的目标能够比较集中地体现每位成员的目标,就能把个人的目标紧紧地与群体的目标相结合,增强每位成员的集体观念,以形成成员间的共同利益。群体越能满足成员的需要,则对成员的吸引力越大,成员对群体的依赖程度越高,群体的凝聚力越强。4.2管理模式科学性群体内部运行机制科学,充满活力,工作有挑战性,用事业来激励成员的工作热情,每个成员都有晋升、提高的机会。通过有效地管理,让每位成员明确白己应尽的责任,增强成员在群体中的主人翁的意识,这样的群体就有凝聚力。4.3群体地位影响性通常群体的地位越高,则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特别是群体的地位处于上升期时,每位成员都会有一种荣誉感,为自己的群体而自豪,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反之,当群体地位下降时,群体内部常常会人心涣散,纪律松弛,严重地削弱凝聚力。4.4互相交流经常性群体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为群体成员提供互相接触、交流的机会,增加在一起的时间。较高频率的交往及相互影响,能使得成员间加强了解,增加彼此间的信任程度。如果成员之间缺乏交流,互相猜疑,各行其是,无疑不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45案例分析:高校凝聚力现状以对高校凝聚力现状调查与实践的观察为依据,描述高校凝聚力存在的缺点,从内部因素角度深入分析导致这些现状的原因,为探讨增强高校凝聚力对策提供依据。5.1工作缺乏吸引力高校没有共同的目标主要表现为:首先,高校目标过高。近年来,大多数高校尤其是省属高校在办学中盲目追求办学的多层次,提出过高的目标。使教师觉得学校目标遥遥不可及,让他们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产生怀疑,使他们无法对自己的个人发展作出长远的规划,动摇了他们对高校的信心,挫伤了他们为目标奋斗的积极性,降低了他们对学校的向心力[6]。其次,高校目标不明确。高校工作缺乏吸引力主要是高校没有使教师看到工作的重要性、自由探索性和成长发展性。5.2组织结构设计不合理我国高校内部实行的是直线制或直接—职能制的组织结构模式,都属于典型的科层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通常是金字塔式的,实行纵向分层次、横向分部门的垂直管理。这种科层模式组织结构十分不利于高校凝聚力建设,具体表现在三方面:首先,不利于教师参与管理。另一方面,层层传递的信息,容易造成信息传递失误,形成理解偏差,从而引发教师间不必要的矛盾,不利于教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再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平衡机制缺失。5.3管理制度不科学目前高校的情况来看,高校管理制度不科学主要表现为高校没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教师薪酬津贴制度、教师职称晋升制度、教师考核或评价制度。5.3.1教师的薪酬津贴制度存在问题薪酬津贴待遇仍是影响高校教师忠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薪酬津贴制度不合理影响了高校对教师的凝聚力,也提示高校要提高学校对教师的吸引力,增强凝聚力,就应该制定科学的薪酬津贴制度[7]。55.3.2职称晋升制度存在问题专业人员职务晋升与管理人员相比机会少。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因职务系列不同而略有不同。不合理的晋升制度,使广大教师感到不公平,从而引起他们对学校产生不满,降低他们对学校向心力。再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存问题[8]。这种不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显然会因为考核、评价的不公平、不合理而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并引起他们对学校的不满,对高校凝聚力建设造成破坏性的影响。5.4增强群体凝聚力的途径5.4.1实践中探索增强凝聚力能否形成强有力的核心是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关键。群体的决策层特别是主要领导者,一定要运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严以律己,做好表率,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产生“向心力”,只有代表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才能产生“亲和力”把全体成员吸引在核心的周围,形成强有力的战斗群体,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主要领导者应该相互尊重,和谐共进,努力形成核心中的核心。5.4.2信息沟通增强群体凝聚力沟通是群体成员相互通报信息的主要形式,沟通的类型有:同级之间的沟通和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个人之间的沟通,个人与部门之间的沟通,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等[9]。沟通的方式有决策之前预先沟通,重要事情及时沟通,认识不一再三沟通,改变决定主动沟通,情况紧急事后沟通等。通过沟通,建立信任,营造和谐氛围。5.4.3情感维系群体的纽带群体对其成员应注重情感的投人,着意营造心情舒畅的宽松环境。要尊重成员的主体意识,注意倾听和吸收他们的意见与建议。要关心成员的进步,对他们取得的成绩要及时肯定并适时鼓励。要关心成员的工作、生活,对工作遇到挫折或生活遭受不幸的要及时予以关心慰问,送去群体的温暖[10]。要善于换位思考,对因难以抗拒的客观因素导致成员的工作不到位,需帮其减轻精神压力。要善用弹性控制要求,对成员6既能约束以必要的法度,又能以一定的弹性空间使其感到充分的自由,使得群体内部充满活力,以达到增强群体凝聚力的目的[11]。6总结与展望由于凝聚力概念的复杂性和多维性,凝聚力理论研究是一个充满挑战的领域;由于凝聚力概念的通俗性和有效性,它又成为国内外企业管理者都愿意将其付诸于管理实践,作为提高管理效率的竞争利器,这都为我们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凝聚力理论提供了不竭的强大动力。从管理实践的角度看,组织凝聚力的研究应更具有现实意义。群体凝聚力和组织凝聚力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受哪些因素影响、影响程度如何,以及群体凝聚力在何种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组织凝聚力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目前,我国对凝聚力问题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凝聚力理论大多是由西方学者在西方文化环境下总结出来的。这些理论在中国文化环境下是否具有同样的指导意义,如何在中国文化环境下运用凝聚力理论服务于我国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如何总结和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凝聚力理论,是我国理论工作者和企业管理者所必须设法解决的问题。7参考文献[1]吕刚,钟添发.篮球内聚力对战术配合的影响及其现状[J].湖北体育科技第一期,1990.P:31~41.[2]张力.关于我国女子排球队凝聚力的初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第一期,1993.P:15~20.[3]张忠秋.群体凝聚力主要表现与培养方式的探讨[J].体育科学第三期,1996.P:68~72.[4]漆昌柱.群体凝聚力近年来研究的方向与现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P:63~66.[5]Carron,A.V.Widmiyer,W.N&Brawley,L.R.Thedevelopmentofanintumenttoassesscohesioninsport-team[J]:Thegroupenvironmentquestionnaire,Journalofsportpsychology.1985(7).P:244~265.[6]袁凌,谢赤,谢发胜.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3):103-106[7]邱向宁.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18(1):77-79[8]谢钢.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心理浅析[J].技术经济,2000,(5):52-53[9]王有远,姚永红.构建高校学习型组织[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7(3):94-98[10]雷晓云.试论学校组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及其超越[J].现代大学教育,2006,(6):28-31[11]毕宪顺,杨海山,王艳明.高校学术人员参与管理和决策的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