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元则电器有限公司继电器生产、技术、品质培训教材(1)继电器生产常见问题处理方法讲义(二OO六年一月十四日修订)继电器生产的品质取决于人、机器、物料、环境、方法等几大因素。在这一系列中几方面相互关联,尤以人的因素最为重要。因此,对员工不断的培训、教育,尤其是自我检查意识的教育是产品品质提升的基础。对生产环境、清洁、状况、生产物料、作业方法与设备有效控制是品质的重要保证。针对工厂生产中常见问题与对策,基本按各主要产品生产工序,作如下探讨。一、绕线问题点1、绕线品质原因1-1、线包松线1)绕线机张力不足或转速设置不当,调整设备参数即可:A、张力计确定张力;B、张力轮及夹具调整张力。2)配线不当。1-2、线包严重变形1)排线距离或各线轴张力设置不当,需调整设备;2)设备电压异常波动;3)绕线机轴机械运动故障;4)绕线模头、治具或骨架未装配到位、松动。1-3、线圈电阻偏大或偏小或异常波动1)匝数设定偏多(或偏少)导致电阻偏大(或偏小),调整匝数,不同供应商漆包线对匝数设定。2)张力偏大导致电阻偏大,反之亦然。3)个别线轴电阻异常波动常因漆包线品质之故,极端情况下,因走线挂伤漆包线皮膜导致异常。4)线包内短路或有线头会导致异常。1-4、线轴挂线1)线轴有毛刺;2)排线距离设置不当或电压异常波动或设备治具、模头异常亦可能导致断线或划伤漆包线。3)线轴毛刺可能导致划伤漆包线,漆包线未入导轮等可能损伤漆包线皮膜,张力过大等亦可能导致损伤漆包线或断线。4)绕线导致的漆包线损伤(尤其内部),会导致线圈短路或层间约缘不良,危害极大。2、插PIN品质2-1、端子松1)常因塑件孔与端子尺寸配合问题导致,此情况要慎重处理。2)插PIN机刻痕位置不对或治具调整不当。3)机器插脚、焊锡因折弯调试不当亦会造成。4)焊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亦会导致。5)对PIN松动的Coil原则上应固定处理(如点胶固定)才能使用。2-2、端子长短不一或歪斜1)机器插脚因设备、治具调整不当;2)手工插脚因治具堵塞导致长短不一,或未入治具校正歪斜;3)周转盘堆放及搬运不当或挤压会导致长短脚与歪脚;4)压入治具调整不当或散件尺寸(角度)亦可导致歪脚;5)压入治具孔位变大可导致歪脚,孔变深会导致端脚外露尺寸变长。3、缠胶纸3-1、胶纸松等贴胶纸无张力导致松,用力不当或使用刀片切割不当会导致断线或损伤线包。4、配线配线纯属手工作业,全部之品质问题仅有通过培训解决。按每机种作业指导书规范每一员工之作业方法并自检。每一工序应仅有唯一之作业方法,配线位置及配线圈数需特别重视。5、焊锡品质5-1、焊锡断线(机器)1)打弯C脚或测Ω值因打折位置及探针直接打击于漆包线而导致断线或漆包线皮膜损伤。须调打弯治具探针位置于焊锡层上。治具未调整好可能导致碰伤Coil。2)上锡长度短导致打折、探针测试断线。须对焊锡长度调整,必要时还要调助焊剂深度。3)助焊剂深度大于焊锡深度,或线圈沾上助焊剂,长久会腐蚀线圈而断线,是一种品质隐患。4)上锡温度偏低或助焊剂浓度问题或锡渣过多易导致虚焊。上锡温度偏高而可能导致漆包线脆化而于焊锡层与未焊处断线。这些要据具体情况分析处置,此种情况,原则上NG品报废。5)锡渣飞溅于线圈可能导致短路或断线。线圈上有锡渣,原则上产品应报废。锡渣要随时清除,减少虚焊可能及焊锡段短路问题。6)线圈于传送带或周转盘堆积或手拿不当会造成断线及线圈损伤。7)探针长时间未更换(磨损等)可能造成虚报NG。8)对助焊剂浓度进行控制,减少锡尖,及虚焊可能,提高可焊性、光泽,对虚焊、断线Coil修复要特别遵守作业指导书规定。5-2、机器焊锡端子松、歪斜、角度不一等1)焊锡机端子夹持水平线与周转线轴水平不一致时,易发生端子松现象。2)打折角度或治具调整不当易造成歪斜或打折角度不一现象。3)探针长短不一,亦会造成打折角度不一。4)打折角度过大或治具未调好,可能导致C脚断裂。5-3、手工焊锡品质问题1)烙铁温度过高易造成焊锡层处易脆及漆包线断裂。过低温度易虚焊、包焊、锡尖等。2)烙铁易烧伤线轴导致断线,助焊剂固着漆包线头、尾亦可能导致断线。3)烙铁使用时将漆包线溶入骨架易造成断线。4)温度与锡丝松香含量对焊锡品质影响大,过多松香易造成骨架松香污染(导致产品mΩNG),焊锡部位发黑,锡渣飞溅伤害线圈等。5)C脚因电镀或酸洗不良可能导致焊锡问题,大量发生时应停用。注意:1)、2)、3)情况NG品须报废。6、测电阻1)易发生不同规格混淆与标识方面的问题。2)NG品放置未严格标识,立即处理,导致返修后混料。3)仪器未定期校验及产品标准误会仪器设置错误易导致规格错误。7、轭铁整形1)整形尺寸未经测试(点检);变异大,尤其在不同批次或厂家材料变更时,易发生,对不同批次厂家来料,应分别点检合格后使用。2)标识不明,整形与未整形品混用。3)机器整形NG品未挑选或存在严重压痕。8、装轭铁、铁芯1)因标识问题易发生装错铁芯。2)轭铁、铁芯未装到位。3)装轭铁用力过大或骨架轭铁槽尺寸偏小,导致轭铁变形,骨架损坏。4)手持动作不规范导致的断线、Coil损伤等。二、调整问题点:9、静点铰合品质问题(冲压或旋铆)1)触点面毛糙,须对触点模抛光处理;触点面变薄或变厚,下模尺寸不配,设备行程不当,须换模、调整设备。2)铰合延展尺寸不足或触点松动,须调冲床行程或上模型腔尺寸不配;延展面毛糙,须对上模进行磨平或抛光处理,注意铰合痕迹与延展面园应同心。3)A、B脚变形及接点铰合有缝,下模型腔尺寸深或浅,且调模不当,须更换模具,并调整行程。4)不同接点材质物料因标识、隔离不清而混料。10、动点铰合品质问题1)动点上或下表面粗糙,须抛光模具至镜面。2)铰合后小头部分尺寸或尺寸不符(大或小),须更换上模;大头部分尺寸变大或小或变厚、薄,须更换下模,尤其注意小头部分尺寸之变化及模具尺寸。3)铰合后S.C.C头部变形:由上、下模配对不良,冲床行程太大所致,须换模,调整行程。4)S.C.C台阶变化,模具台阶位预留不足且行程调整不良,或手持S.C.C不平而铰合所致。5)不同材质触点因隔离、标识措施不当造成之混料。6)动点铰合后,导致S.C.C与I.C.B有缝(如SRD、SRU等)须立即调整下模定位高度及纠正员工作业方法。注意:触点铰合原则上大头部分尺寸不允许变化(变形)。11、S.C.C&I.C.B铰合品质问题(拍合式继电器,如SRD、SRU等)1)S.C.C&I.C.B铰合松,铰合点延展尺寸不足或凸台高度偏大,可能导致I.C.B撕裂力不足;须调整冲床行程,(I.C.B凸尺寸偏小),或下模顶针高度。2)铰合后S.C.C&I.C.B不能脱模,下模顶针尺寸偏大或高(I.C.B凹点尺寸偏小),须调整下模凸针及冲床行程。3)S.C.C&I.C.B铰合后有缝,上模冲压时,未能压紧S.C.C。应调整上模或I.C.B凸台尺寸无倒角情况(SRU),应停止使用此I.C.B。4)铰合后,S.C.C变形,如扭曲等,往往因铰合太紧,模具调整不当(或S.C.C与I.C.B孔配合尺寸)所致,须调上模。5)S.C.C&I.C.B铰合后凸台不平整,上模粗糙所致,须调整上模,铰合痕迹与凸点不同心,须调整治具。6)对S.C.C&I.C.B铰合太紧,亦可能导致两段动作严重或保持不良;铰合太松或S.C.C&I.C.B有缝,可能导致释放不良、I.C.B脱落等不良情况。12、I.C.B整形(推动结构继电器,如SJ、SMI、DI-H等)1)I.C.B有压痕、划伤等。NG须挑选出,整形治具调整、放置到位。2)I.C.B压偏或未整到形,须调整设备行程(机械冲床)或气压。3)I.C.B整形变形大,对不同批次、供应商来料投料时,必须点检组立试做,合格后生产。4)定时点检,尤其位移,须与Core一并点检。甚至组立确认整形效果。注意:整形勿导致电镀层脱落(可能生锈)。对SJ、SMI、SZ、SPA、DI-H、SJE、SJN等类型产品,I.C.B整形是重点控制岗位。13、挂勾(HingeS.C.C)与轭铁铰合(SMI、SZ、SJZ、SJN、SPA等)品质问题。1)HingeS.C.C&York铰合不紧、松落应立即调整治具,加大铰合延展直径。对因S.C.C孔与York凸台配合NG情况,NG散件应停用。2)HingeS.C.C铰合后被压扁、变形或中心线与York加不垂直,须立即调整治具等,查清原因对策。此种情况,极易导致继电器动作不灵。3)HingeS.C.C变形,尤其挂勾部份,须立即调整铰合治具及设备。此种情况,会导致I.C.B脱落、运动不灵等严重问题。NG品应选出报废。4)HingeS.C.C与York不紧贴,往往因HingeS.C.C角度误差,或散件配合尺寸误差,应停用。5)对SJ类之HingeS.C.C压入产品,压入后要确保HingeS.C.C压到位,不松落,HingeS.C.C不变形。注意:对SJ、SJN、SJE、SMI、SZ、SPA等结构类产品HingeS.C.C之不良,均会导致继电器吸合、释放等故障,I.C.B装入时(SMI、SZ、SJN等),注意切勿使HingeS.C.C变形。14、线圈基座组立(SJ、SJN、SJE、SMI、SZ、DI、SPA等)1)要确保线圈压入到位,并在工艺上尽量避免人手组立,以减少人为变异,治具的研究、改善。2)组立导致Base破裂、Coil损坏,C端压歪、短等,要据具体产品、工艺情况分别处理,NG品按规定处理。注意:Coil未压入到位会导致继电器生产参数之异常波动。15、S.C.C曲品质问题(拍合式继电器,如SRD、SRU、SRDH、SD、SAR(W)、SH、SL(A、C、I、K)、等)1)B压力不足,调整上模滑块及行程;压力不稳定,注意使气动冲床冲压时气压、时间、行程等稳定性,保持一定的冲压时间。2)触点歪(不对中),S.C.C折线歪斜,调整下模与上模使打折线与S.C.C中线垂直。3)S.C.C头部伸出及挂外壳,S.C.C曲打折位置偏后及角度调整不当(或S.C.C本身偏长,偏长之S.C.C应停止使用),须调整打曲上、下模。4)S.C.C曲后,导致I.C.B与S.C.C挡片(SRD)严重磨擦或衔铁与轭铁压力过大,打曲角度不当亦会阻碍I.C.B&S.C.C运动。须调打曲位置或角度。5)S.C.C曲打曲亦应线条清晰、棱角分明,避免拉划伤S.C.C(可能疲劳早期失效),减少S.C.C打曲后之弹性回复。注意:S.C.C打曲后之压力特性点检对生产很重要。避免挤压S.C.C。16、铁芯铰合品质问题1)段差控制不良,波动大,原因多方面。设备稳定性(如气压),治具稳定性方面可能性大些(散件原因亦大),也即员工操作是否准确放入到模具型腔。2)铁芯极靴面不平或有两个平面,主要因铁芯铰合劈开面(线)不在圆心,冲压时受力不均,此情况须调模;也有因下模与上模水平与平行关系不良所致,或产品铰合时放入型腔不平,对旋铆往往因另件入型腔不准所致,或旋铆机模头及治具调整不当。3)铰合后塑件变形或损坏,往往是冲床或旋铆机行程过大,铁芯铰合高度过低所致,须调整模具,铰合后塑件严重变形也易使Coil内部漆包线损伤或断线。要防止塑件严重变形发生。4)铰合后轭铁变形(轭铁前、后靠或变高、变低),主要原因可能是:A、铁芯铰合高度过低;B、铁芯与轭铁孔配合过盈太多,或铁芯未装配到位;C、产品放置型腔位置不当或模具,要据具体情况分析解决。5)铁芯铰合不紧松动,主要可能是:A、顶针角度偏小;B、轭铁孔与铁芯铰合间隙大;C、铰合偏高或铁芯尺寸有误;D、旋铆机行程或气压问题。6)对SRU铁芯铰合后,A、B脚GAP等变化,须由模具上综合考虑。7)铁芯极靴面产生油污、铁屑电镀层脱落等,或导致York或Core电镀层破坏,应立即消除产生原因。17、A、B脚装配不良主要为A、B脚压入不到位或变形1)对SRD、SYS1类产品,要培训员工确定装到位,必要时应压入。2)SRDH、SH、SL类治具压入时,确保到位,且A、B脚平行。3)对SYS1K压入,GAP不足,或A脚不到位,须调整治具。4)对SJ、SZ等压入治具调整到位即可。18、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