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和解决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近代中国国情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随着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改变了中国社会一般发展的轨道,使社会性质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个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为半封建的中国。认清国情是认清和破解一切革命问题的逻辑起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第一,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第二,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是,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软弱的,它的大部分是对于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第三,皇帝和贵族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在沦陷区,则是日本帝国主义及其傀儡的统治。第四,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在沦陷区,则一切被日本帝国主义所独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第五,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不统一的状态,又由于中国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第六,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也是根本任务就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繁荣富强的国家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这两大历史任务是相互关联着的,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任务,才能为完成后一个任务创造条件。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时代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标志着人类历史开始了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进程。视频视频视频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之一,就是把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提炼和总结,上升为理论,实现“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实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和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初表现形式。1923年党的三大总结了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的教训,认为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可能取得革命的胜利,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1925年党的四大总结了在统一战线中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斗争的经验,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1926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集中全党智慧,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历史过程大革命失败后,在领导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毛泽东认真总结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潜心研究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初步形成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国革命已经经过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有了比较完整的实践经验,才使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的规律有了完整、充分和深刻的认识,才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视频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是根本指导路线。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基本内容。1948年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的对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从总体上来说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但在中国革命的不同阶段,由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革命的对象是不同的。国民革命时期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新军阀;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解放战争时期的主要敌人是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新民主主义的对象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代表着中国最落后、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只有推翻这三座大山,才能解放生产力,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新民主主义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人民大众,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根本动力;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小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动力之一。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又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对民族资产阶级应取慎重的政策。新民主主义的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性质和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其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中国革命分为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革命的第一步是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发展到第二阶段,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两个革命中间必须衔接,中间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的基本内容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国家既不同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同于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基本内容: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用,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基本内容: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视频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1.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2.中国革命道路的依据及其内容3.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1.统一战线2.武装斗争3.党的建设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革命道路的探索“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现今社会的最下层,如果不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就不能抬起头来,挺起胸来。…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革命道路的探索各国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走什么样的具体道路?1872年,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所写的序言中,在说道“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时强调指出:“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的注意力“需要放到我们应该而且可能夺取城市的问题上”。--斯大林“天下决不能有无城市的政权长期存在的事实。”--布哈林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1924年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建立后,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这一时期,党在城市站稳了脚跟,开展了工农运动,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向前发展。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把武装斗争的主攻方向首先指向农村。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中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初步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时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标志着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初步形成。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我不愿意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毛泽东八七会议后婉拒瞿秋白的邀请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代表人物“上山做革命‘做革命的山大王’。”“我们这个山大王,是特殊的山大王,是共产党领导的,有主义、有政策、有办法的山大王,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武装。”毛泽东1927年9月中旬在文家市对秋暴受挫后起义将士的讲话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国革命道路的客观依据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第二,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革命要想成功,必须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和武装农民,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中国革命道路的客观依据第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心城市,农村则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薄弱环节,中国革命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先占乡村,后取城市,走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道路的现实可能性近代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由于政治上的不平衡,城市是反革命力量统治的中心,农村则是其统

1 / 5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