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章现代企业生产管理概论第一节现代企业生产系统一、生产系统的概念生产系统是现代企业整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由供应商向企业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经过企业的制造过程和服务过程,将生产要素转换为有型产品或无形服务,供给用户,实现价值增值。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生产对象、生产手段、生产信息、生产资金等。劳动力:主要指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生产手段:主要指作用于生产对象,实现由投入到产出的的手段。生产信息:主要包括技术、知识、计划、经验、标准、数据、方法流程等。生产资金:主要指用于生产的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二、生产系统的功能满足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是设立生产系统首要功能和基本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质量质量主要指产品的使用功能、可靠性、寿命、外观等。(二)数量数量主要指不断满足用户在产品和服务数量方面的需求。(三)交货期交货期主要指在供货时间上的保证能力。(四)品种产品品种是企业满足市场需求多样化、差异性的集中体现。技术改造:指在坚持科学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在企业现有的基础上。用先进的技术改造落后的技术用先进的工艺和装备代替落后的工艺和装备。以改变企业落后的生产技术面貌实现以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五)价格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是企业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又一因素。(六)服务产品的服务包括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像产品功能的宣传、介绍、展示、引导、安装、、使用培训、指导、使用中的维护、修炼、保养、更换等。三、生产系统结构要素(一)生产系统结构化要素生产系统结构化要素是指构成生产系统物质形式的那些硬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生产技术主要指生产工艺技术特点、工艺水平、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等。2.生产设施主要指生产中的设置、生产装置的构成及规模、设施的布局和布置,并体现其相互联系方式。3.生产能力主要指生产系统内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数量、种类及组合关系决定的反应生产系统的能力。4.生产系统的集成主要指生产系统的集成范围、集成方向(即生产作业过程的纵向集成、横向集成)、生产系统与外部的联系等。结构化要素对企业生产系统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称为硬件部分。(二)生产系统非结构化要素非结构化要素是指在一定结构化要素组合所形成框架的基础上,起支2撑和控制生产系统运行作用的要素。包括以下几部分:1.人员组织要素包括:人员素质特点、要求、工作设计、人力资源制度、组织机构、激励政策等。2.生产计划要素主要包括:生产计划的类型、编制及其实施、控制以各种方法和手段。3.库存控制要素主要包括:库存系统类型、库存控制手段等。4.质量管理要素主要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质体系等。非结构化要素支配着结构化要素,使得结构化要素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更为突出。四、生产系统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一)生产系统面临的问题1.市场竞争国际化2.市场需求多样化,产品更新速度急剧加快3.市场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4.资源紧缺、环境保护问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严峻地摆在企业面前5.信息化给企业生产与作业带来新的冲击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生产和服务过程控制为核心的自动化系统,以财务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化系统和以投融资决策与营销系统为核心的电子商务系统三大部分。6.倍加重视的安全问题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管理的五要素:安全生产文化、安全生产法制、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科技、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文化:就是安全生产意识,树立”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生产、落实责任、科技兴安等意识和理念,这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生产法制:就是要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各种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定、命令,这是安全生产的最基本的要求和前提条件。安全生产责任:强调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生产的监管责任,生产人员执法守法责任,工会、群众、中介机构的服务责任、媒体的监督责任。安全生产科技: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强调企业飞速发展必须把安全生产科技作为重要的支持因素,它是安全生产的动力。安全生产投入:指安全生产上要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以保证安全生产的有效展开它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根本保障。要牢记: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可以控制、安全重在管理。(二)生产系统对策1.坚定地遵循生产管理以市场为导向、讲求经济效益、科学管理、均衡生产等原则。2.狠抓产品和服务质量。3.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4.技术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提高到发展生产、引领企业未来的高度。第二节生产管理概述一、生产管理的概念3生产管理是指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有效地利用生产资源,对生产过程进行组织、计划、控制,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管理活动。生产管理的基本职能是组织、计划、控制。二、生产管理的内容从管理职能的角度分析,可以将生产管理的内容概括为以下五大方面:(一)明确清晰的生产系统战略职能生产系统战略主要包括:①生产系统总体策划。如自制还是外购、批量的大小、运作类型;②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开发及设计;③生产系统的设计(二)确定合理的生产组织形式1.对企业生产过程要从空间、时间角度进行分析。2.研究工厂的布置问题,对生产线的设置进行分析和确定,以适应生产的客观要求,保证生产正常进行。3.从时间动作角度对生产线的设置进行研究,制定合理、科学的劳动定额。从而使生产过程省力、高效。4.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对市场需求要有灵敏的嗅觉和快速的应变能力,建立一个良好的生产机制。(三)制定科学的生产运行计划1.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分析市场需要和社会需求,搞好生产预测,体现生产围绕市场及经营决策的意识和思想。2.根据生产预测结果,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认真、严肃地编制综合生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以形成企业生产的纲领。(四)实施准确的生产运作系统运转活动运作系统运转活动主要包括:①实施生产作业计划;②生产控制;③生产现场管理。(五)提供良好的生产系统维护和改进工作包括:①业务流程再造;②大规模定制;③精益生产;④供应链;⑤企业资源计划、商务智能;⑥清洁生产。三、生产管理应遵循的原则(一)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就是企业组织生产经验,必须按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求来进行。自始至终,企业组织的活动要立足于市场,服务于市场。在突出市场为导向的方面,要体现对市场的灵敏反应,要加快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果断地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二)创新原则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创新既能满足用户和市场的需要,又能从创新中获得效益和发展。(三)讲求经济效益的原则1.讲求经济效益就是在符合市场需求的前提下,能充分合理地调配资源和利用资源。2.讲求经济效益。要强调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围绕企业目标做好企业生产的每一项细微工作。3.讲求生产效益,一方面要选好产品,另一方面,要认真组织生产。(四)科学管理的原则4提倡科学管理,就是要尊重客观规律,积极推行符合现代化的生产的制度和方法。1.应用现代化的工具、方法和手段。2.强调人的作用,采用新型的、科学的生产方式。幻灯片183.按科学管理的要求,建设好生产指挥系统。4.加强制度建设,使企业各项工作上心台阶。5.安全生产、清洁生产,强调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位置。6.信息科学是科学管理的重要一环,要形成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有效机制。7.实现科学管理,人的素质是关键。(五)均衡生产的原则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计划,按比例地组织生产,消除盲目生产,克服前松后紧。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其它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要强调系统管理、协助配合。四、生产管理的发展生产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富国论》中强调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优越性。实行劳动分工,使工人工作范围缩小,熟练程度提高,工作速度加快。生产管理的作用明显体现出来。这一阶段的生产管理习惯上称之为“制造管理”阶段。第二阶段:“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生产管理的一些有效做法如设置专职计划部门;展开时间研究和定额管理;在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上实现标准化;管理人员明确规定工作程序、加工路线;生产的实际工作按照职能划分,由组长负责,这一阶段称之为“职能组长制”第三阶段:作为生产管理生产方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T型汽车装配生产移动式装配流水线。这种大批量生产方式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显著降低,成为20世纪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产方式。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种生产方式习惯上称为“生产管理”。第四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批量生产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加之计算的广泛使用,以及服务业的迅猛发展生产管理从观念到范围以及生产方式的采用都发生了重大机的变革。制造业与服务业由于其过程和特点的相近使服务业融入了生产管理研究的范畴。新的生产理念的出现把生产管理推向了新的高度。全球经济一体化,计算机及网络的广泛应用,使生产管理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运行,生产管理被人们称之为“生产运营管理”。总的来看,生产管理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其一,现代生产管理的管理范围与传统的生产管理相比大大加宽。其二,按照市场的需求,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成为企业生产的主流。其三,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给生产管理和生产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其四,改不了长期以来生产管理侧重于研究制造业的状况,生产管理逐步向服务业务扩展。5服务业与制造业是相对而言的:1.从生产过程来看:制造业主要出产有形产品。服务业则面很广,有的可提供有形产品,有的是无形服务。2.根据与用户的接触程度来划分,可分为:①纯服务型,如医院、旅馆、交通运输、教育等;②混合型,如银行、餐厅、商店、等;③偏重制造型,如仓库、供应、批发、后勤;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共同点:①都需要投入生产要素和转换,实现一定的产出。②制造业和服务业都需要以市场为导向。③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强调提高质量降低成本,要求讲求经济效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区别:制造业:①提供有形产品②产品可以再销售和转换③产品可以库存④质量可以直接衡量服务业:①提供有形产品也有无形产品②再次提供服务十分困难③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④质量可体验但难以衡量制造业与服务业最突出的特征是服务产品是无形的,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提供服务的异质性及不可存储性。第三节现代企业生产战略生产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先简单介绍企业战略。一、企业战略的组成(一)企业战略的概念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谋求企业生存和发展,对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总体性管理决策和谋划。企业战略的特点:1.总体性特点。2.指导性特点。3.未来、长远性特点。4.现实性特点。5.竞争性特点。6.集合性特点。7.创新性特点。8.可操作性特点。(二)企业战略的作用1.要实施企业战略,就要求企业认真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政治、经济动向,发展趋势,明确企业发展方向、目标,确定企业定位问题。2.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扩充资源,追求效益最大化,实现整体的优化和提高。3.有利于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展开。(三)企业战略的组成1.企业战略的构成因素:(1)经营范围,指企业所处行业所具有的产品和市场地位,经营的内容与规模。(2)增长向量,它表明企业在不同的经营条件下从事经营活动的方向。(3)竞争优势,是指企业产品与市场的特殊性,以及这种属性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4)协同作用,主要体现企业的各种要素互相配合的作用,其所产生的合力效应,体现了增量放大。2.从层次上看,企业战略的组成包括:(1)企业整体战略。主要为经营战略和增长向量。(2)经营战略。指企业中各个经营单位自身所制定的战略。6(3)职能战略。指企业内主要职能部门的短期战略,如产品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生产与作业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等。企业战略管理构成图企业愿景、目标企业总体战略经营(业务)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生产战略财务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二、生产战略的概念及作用(一)生产战略的概念生产战略是指在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根据目标市场和产品服务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