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丰县中小学教学常规为了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根据《赣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的精神,结合我县中小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学校教学常规。一、教学计划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一般包括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工作要点、管理措施、主要活动安排等内容,每学期前制订一次,由主管校长或教导(务)处起草,校务会或教师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学期初公布,期中、期末检查执行情况。2、各教研组应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订本组教学计划。教研组计划包括本学科学期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学研究专题、学科竞赛要求、示范课、优质课、合格课安排、青年教师培养安排等。教学计划由教研组长起草,本组教师讨论通过执行。3、备课长要根据教研组的要求,制订本年级备课组计划,计划包括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教材分析、教时安排、教学重点难点、训练项目、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教学研究专题、学科课外活动计划、教学进度、青年教师培养等。由备课组长起草,本组教师讨论通过执行。4、每个任课教师均应根据学校和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在钻研课标,通读教材和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的前提下,制订出学科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①教学任务与目标;②教材内容的基本分析(含重点、难点等)、教学进度安排;③学生综合性素质因素的基本分析;④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措施;⑤教学改革的大体设想。⑥阶段反思要求。教师学科教学计划一般写在备课本前面,以便在平时教学中落实和学校领导检查。二、备课常规要求。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5、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要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课人,定记录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两节课。6、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合作,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7、每位备课组成员都要在每次集体备课活动前认真做好个人初备工作。8、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构建、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案。每位备课组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9、集体备课中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活动,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10、学校要定期对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情况和教师教案的撰写情况进行检查指导,依据实际评定等级,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个人业务考核档案。个人备课11、确定目标。深刻领会课程理念,全面理解课程内容,挖掘课标要求的内涵并拓展外延。教学目标的制订要全面、具体,贴近学生实际,做到三维目标有机融合;教学目标要具有操作性,体现学生主体性;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辩证处理好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系。12、分析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13、整合内容。基于教学目标,吃透教材,采集、整合学生生活经历、社会生产实际等教学资源,恰当选择、处理教学素材,注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挖掘教学内容中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4、优化方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及课程资源条件、教师的个性特征,灵活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15、选用媒体。根据教学的需要,以教学效果最优为原则,合理选择、有效组合、恰当运用实验器材、挂图、模型、网络等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16、设计过程。紧扣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环节,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各环节之间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学生认知的规律性。创设的情境问题力求真实生动,有启发性和探究性。17、预设练习。合理有序的配置有层次、有梯度的当堂达标检测题,课后作业要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以基础性练习为主,适当布置拓展性、开放性习题。18、设计板书。板书设计要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布局合理、美观大方,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解释知识结构和学习方法。19、撰写教案。在环节齐全、格式规范、详略得当的基础上,体现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彰显个性特点。各种课型都应有书面教案。教案应包括以下内容:①课题或教学内容;②教学三维目标;③教学重点、难点;④课型、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手段;⑤教学的过程;⑥小结;⑦作业;⑧板书设计;⑨教学反思。(反思的内容:教学思想的反思、教学内容的反思、教学方法的反思、教学环节的反思、教学方式的反思、教学效果的反思等。反思的方式:集体反思;个人反思。反思的目的:解除困惑、总结经验、激发创新、追求成功。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不刻意要求每节课必写,但需达到所授课时的60%)。20、各校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要不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检查结果要有记录,并存入学校档案。不允许先讲课后写教案。三、课堂教学常规要求。21、教师根据班长报告,填好点名册,落实点名制度。22、按课程表上课。教师不准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23、教师上课不迟到、不拖堂、不训斥、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歧视差生,不讲忌语,不满堂灌、不上无准备课,不坐着上课,进入课堂手机、小灵通等要关机或设为震动状态,上课时不能接听电话。24、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熟悉教案、学案,提前把学案发给学生,以便学生预习;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要加以检查,了解学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5、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合理。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精益求精、科学严谨地组织教学,教学环节完整、层次清晰、张弛有度;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合理构建知识结构。26、教学过程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体现教的过程,更要体现学的过程。要摈弃满堂灌的陋习和过于重视结论教学的倾向,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个体差异,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要根据教学实际和个体差异,选用恰当的教法,因材施教;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突出一个“准”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点),落实一个“行”字(引导学生通过读、议、思、练等方法学习知能)。27、科学设计问题,精选例题和习题。设计的教学问题要具有思考和探究价值,利于思维的开放和能力的培养;精选的例题和习题要体现基础性、针对性、梯度性、思维性,精讲精练,及时矫正巩固。巩固知识突出一个“实”字(课堂上要有一定的练习时间,练习内容要考虑各个层次的学生,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科学地安排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分钟的效益。28、合理选择使用实验器材、挂图、模型、网络等教学媒体,有机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注重实效;演示、验证和探究实验教学,要组织有序,操作规范,指导及时,确保安全。29、用普通话授课,语言规范、精练、生动、准确、具有启发性;仪容整洁,教态自然、大方。30、板书规范、科学、正确、清楚、条理性强;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揭示知识结构。31、课后及时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借鉴,并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四、听课常规要求32、教研组、备课组应组织教师听课,可同年段、同学科听课,也可跨年段、跨学科听课。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线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新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其他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8节。33、听课要有详细记录。听课记录要反映教学过程,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34、要经常开展评课活动。教师要认真填写课堂教学评价表,本着互相学习的目的,认真参加评议,评价中不讲不着边际的客套话,尽量评到点子上。35、听课或评课后,要善于总结教师的特点、风格、经验和不足。借鉴教师的长处,促进自身的提高。五、作业布置与批改常规要求36、作业的选择要精、实、活,反对重复作业和机械训练,杜绝体罚作业训练;作业要发挥巩固、反馈、矫正、补漏、提高与激励等功能。37、作业批改要及时,格式、书写要规范,作业评价以等级形式呈现,作业评语要体现激励性;要求以教师批改为主,提倡精批精改、面批面改和在教师指导下的互批互改。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38、立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学生及时订正错题,建立错题档案,指导学生使用错题本。39、学校要定期检查教师的作业批改情况。六、课外辅导常规要求40、课外辅导必须做到规范辅导要求,强化分类推进,重视个别辅导,精心实施,讲究实效。41、课外辅导主要包括学业类辅导、兴趣特长辅导和身心健康类辅导等。(1)学业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热情关怀学困生,细心分析其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他们树立信心。(2)兴趣特长类辅导要重视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力争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取得好成绩。(3)心理健康类辅导要重视心理疏导,及时缓解学习压力,注重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42、课外辅导要做到“六定”:定计划、定内容、定主讲、定对象、定时间、定地点。七、考试常规要求学校应认真组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及时组织年段、学科教学质量评估,抓好教学反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3、以考试为评价手段要注意突出诊断性、激励性,淡化甄别功能。考前复习要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掌握知识结构体系,加深理解,增强运用能力,严禁猜题押宝。教师不得把考试范围指得太窄,更不准把考题暗示或泄露给学生。44、严肃考纪考风,严禁舞弊作假。考试的命题、监考、阅卷、统分等考务工作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严明考风,规范操作,确保考试过程和考试结果的客观、公正、有效。对违纪者要严肃处理。45、保证阅卷质量,要准确把握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做到宽严适度,集中时间,采用流水作业形式。评卷要及时、公正,期中、期末考试后,教师要写出试卷分析,成文备案待查。书面分析应含以下内容:考试概况;考题分析;质量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学生考试成绩要及时造册上报,统一存档。46、恰当评讲。考试的讲评应及时,讲评的内容应包括对学生取得成绩的肯定和错误原因的分析。讲评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提倡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不能用对答案的方法代替考试的讲评。47、提高命题质量。试题结构合理,梯度明显,难易适度,信度较高,赋分合理,题型多样。八、学生评价常规要求48、评价遵循科学性、民主性、多元性、主体性、开放性原则,既要重视甄别与选拔功能,更要重视发展与激励功能;既要重视学业成绩,更要重视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既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49、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采用观察、调查、记录、访问、讨论、作业、考试、评议、档案、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50、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要有激励性。(1)评价内容主要为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程度、学习方法等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2)评价主体除教师外,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评价,提倡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3)评价方式除一般性激励语言外,提倡运用动作、眼神、表情等体态性语言进行评价。(4)对学生的评价要做到及时、客观、准确,具有针对性。51、对考试的评价要立足诊断性,体现促进性。(1)关注考试过程中态度、诚信、技巧、习惯和规范等方面的评价。(2)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主,强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纠正错误。(3)评价要立足改进和矫正。从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数据和其他材料开始,从学生答题情况入手,找出存在问题,探寻导致学生错误答题的原因,确定矫正方案,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杜绝把考试成绩作为标示学生类别的标签。52、综合素质评价要全面、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