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病毒学部分【同步练习】一、填空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空内)1.构成病毒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病毒体结构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又称为____________。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类型是____________,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常见感染类型是____________,发病可表现为____________。疱疹病毒在原发感染后都引起____________。4.病毒复制周期中感染细胞的第一步是____________,与隐蔽期有关的是____________。5.鉴别病毒是否具有包膜,通常可采用____________。6.包膜病毒体的释放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麻疹病毒感染细胞后可形成____________。7.可将自身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上的病毒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8.干扰素的主要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9.病毒的繁殖方式为__________,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导致细胞的病理变化称为__________。10.病毒的生物合成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二大重要步骤。11.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五个阶段。12.病毒合成的蛋白质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13.病毒的穿入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14.无包膜病毒体多数通过___________释放,有包膜病毒体主要通过______方式释放。15.正链RNA病毒的RNA可直接作为___________,在细胞的__________上转译病毒蛋白质。16.单链RNA病毒的核酸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种。17.病毒对温度的抵抗力表现为耐_______不耐_______。加热_______℃_______min即可使病毒失去_______,称为_______。18.病毒污染器具的消毒可采用_______浸泡;保存含病毒的组织块可用_______。19.脊髓灰质炎病毒在人群中可通过______________传播,在机体内通过_______播散。狂犬病毒在机体内通过_______播散。20.病毒的持续感染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1.病毒感染可引起的细胞病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2.人白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产生_______型干扰素,T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型干扰素。23.机体抗病毒免疫中,主要的非特异性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主要依靠_______。24.抗体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主要包括_______作用和清除_______病毒。二、A型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将其字母填在括号里)1.可直接测量病毒体大小的方法是()A.光学显微镜观察B.电子显微镜观察C.X线衍射法D.超速离心法E.超过滤法2.决定病毒体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A.衣壳B.包膜C.核酸D.刺突E.核蛋白3.病毒的特征中不包括()A.无细胞结构B.含两种核酸C.对抗生素不敏感D.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E.可*导细胞产生干扰素4.病毒包膜的特点不包括()A.来源于宿主细胞B.镶嵌有细胞编码的蛋白C.可被脂溶剂溶解D.决定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特异性E.具有抗原性5.与衣壳生物学意义无关的是()A.保护病毒核酸B.组成病毒抗原C.决定病毒的致病特点D.裸露病毒体吸附细胞的结构E.壳微粒数目是病毒分类依据6.病毒体的定义是()A.无感染性的前病毒B.无包膜的裸露病毒C.有刺突的包膜病毒D.可**生存的病毒E.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7.病毒体核心的主要物质是()A.磷酸B.蛋白质C.核酸D.类脂E.肽聚糖8.病毒感染造成细胞损伤的因素中不包括()A.中和抗体直接溶解靶细胞B.Tc细胞直接杀死靶细胞C.病毒大量增殖损伤靶细胞D.病毒引起细胞融合E.包涵体干扰细胞正常代谢9.病毒的致病物质是()A.内毒素B.外毒素C.热原质D.蛋白质和核酸E.侵袭性酶10.用于预防病毒感染的减毒活疫苗是()A.狂犬疫苗B.乙肝疫苗C.脊髓灰质炎口服糖丸疫苗D.乙脑疫苗E.卡介苗11.可直接作为mRNA翻译蛋白的病毒核酸类型是()A.单股正链RNAB.单股负链RNAC.双股RNAD.双股DNAE.单股DNA12.与病毒复制中的隐蔽期有关的是()A.吸附B.穿入C.脱壳D.生物合成E.装配和释放13.子代病毒释放的途径中不包括()A.细胞裂解释放B.细胞融合释放C.通过细胞间桥释放D.出芽释放E.整合释放14.病毒感染细胞的宿主范围主要取决于()A.细胞表面的受体B.病毒表面的接触蛋白C.病毒表面的血凝素D.病毒的衣壳E.病毒的包膜15.逆转录病毒的核酸类型为()A.单股负链RNAB.单股正链RNAC.单股正链DNAD.单股负链DNAE.单股正链RNA二聚体16.逆转录病毒特有的酶是()A.依赖DNA的DNA聚合酶B.依赖RNA的RNA聚合酶C.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依赖RNA的DNA聚合酶E.胸腺嘧啶激酶17.病毒遗传信息从RNA转为DNA的过程称为()A.基因变异B.基因转化C.噬菌体转导D.逆转录E.基因重组18.易发生潜伏感染的病毒是()A.轮状病毒B.流感病毒C.麻疹病毒D.疱疹病毒E.脊髓灰质炎病毒19.干扰素的本质是()A.病毒抗原B.受病毒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C.缺陷病毒编码的蛋白D.抗病毒化学制剂E.受病毒感染后细胞产生的蛋白质20.下列抗病毒免疫因素中,特异性杀伤病毒感染细胞的因素是()A.巨噬细胞B.NK细胞C.Tc细胞D.补体E.抗体21.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是()A.抑制病毒吸附B.阻止病毒穿入C.抑制病毒生物合成D.*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E.阻止病毒释放22.抗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A.阻止病毒吸附B.激活补体杀伤靶细胞C.ADCC效应D.降解病毒核酸E.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杀伤活性三、名词解释1.病毒体2.吸附3.核衣壳4.干扰素5.包涵体6.病毒复制7.复制周期8.致细胞病变效应(CPE)9.隐蔽期10.缺陷病毒四、问答题1.举例说明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2.举例说明病毒在体内播散的途径。3.简述病毒复制各期的主要特点。4.病毒侵入细胞后可产生*些致病效应?5.举例说明病毒潜伏感染和隐性感染的区别。6.简述病毒体的结构及化学组成。7.简述病毒衣壳和包膜的生物学意义。【参***】一、填空题1.核酸,蛋白质2.核心,衣壳,核衣壳3.慢病毒感染,隐性感染,急性感染,潜伏感染4.吸附,生物合成5.脂溶剂6.出芽,细胞融合7.逆转录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疱疹病毒(CMV、EBV、HSV任一)8.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9.复制,致细胞病变效应(CPE)10.基因组(核酸)复制,蛋白质合成11.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释放12.结构蛋白,功能蛋白13.包膜和细胞膜融合,病毒胞饮14.细胞裂解,出芽15.mRNA,核糖体16.正链RNA,负链RNA,含逆转录酶的正链RNA17.冷,热,56,30,感染性,灭活18.1%~3%盐酸溶液,50%中性甘油盐水19.消化道,血液,神经20.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感染21.细胞裂解,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改变,细胞转化22.I型,II型23.干扰素,NK细胞,Tc细胞24.中和,游离(或细胞外)二、名词解释(参见概念简释)三、A型选择题1.B2.C3.B4.B5.C6.E7.C8.A9.D10.C11.A12.D13.E14.B15.E16.D17.D18.D19.E20.C21.D22.A四、问答题1.病毒侵入机体的途径主要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具体包括:(1)经黏膜侵入,常见①经呼吸道,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②经消化道,如甲型肝炎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③经泌尿生殖道,如HIV、疱疹病毒。④经眼结膜,如腺病毒。(2)经皮肤侵入,包括经注射、输血、动物咬伤、昆虫叮咬、和经皮肤微小伤口入侵。如①乙型肝炎病毒、HIV经注射和输血侵入机体;②狂犬病毒经疯狗咬伤侵入;③乙脑病毒经蚊叮咬入侵;④人乳头瘤病毒经皮肤微小伤口入侵。(3)经胎盘、产道侵入,由感染母亲经胎盘或分娩时经产道传给其胎儿或新生儿,如疱疹病毒、风疹病毒。2.病毒在体内播散的途径:(1)经血液和淋巴液播散,如HIV、HBV、麻疹病毒等。(2)经神经播散,如疱疹病毒、狂犬病毒。(3)局部播散,如流感病毒、人乳头瘤病毒。3.病毒复制各期的特点主要有:(1)吸附期:主要取决于易感细胞表面的受体;(2)穿入期:主要以包膜融合和病毒胞饮方式进入细胞。(3)脱壳期:在宿主溶酶体酶和(或)病毒脱壳酶作用下脱去衣壳,游离出核酸。(4)生物合成:分病毒核酸复制和病毒蛋白质合成二大步骤。①核酸复制:双股DNA病毒的基因复制主要在细胞核内利用宿主细胞的复制酶,通过半保留复制;RNA病毒的基因复制一般在细胞质内,病毒自身携带或编码复制酶和转录酶。②蛋白质合成:分m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两个过程。单股RNA病毒有三种类型:正链RNA病毒的RNA可直接作为mRNA;负链RNA病毒需先转录出正链RNA作为mRNA;逆转录病毒先以病毒RNA为模板转录出DNA,然后以前病毒的形式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上,再转录病毒mRNA。4.病毒侵入细胞后可产生*些致病效应?(1)细胞裂解死亡。如裸露病毒体的感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的感染,由于病毒在细胞内大量复制,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病毒,同时病毒复制阻断了细胞的正常代谢,造成细胞裂解死亡。临床上常表现为急性感染。(2)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包括①细胞膜抗原改变,如带有病毒抗原,或细胞膜损伤暴露新抗原。这些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对其进行识别和杀伤。②细胞膜融合,如麻疹病毒的融合蛋白可是邻近细胞互相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影响细胞功能而使细胞死亡。③细胞内形成包涵体,如疱疹病毒和狂犬病毒均可在细胞内形成包涵体,影响细胞的正常代谢。(3)细胞转化。如肿瘤病毒、乙肝病毒等可将病毒基因整合在宿主细胞基因上,引起宿主细胞转化,成为肿瘤细胞。5.举例说明病毒潜伏感染和隐性感染的区别。(1)肠道病毒感染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呼吸道病毒感染约1/3表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一般病毒最终被清除,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可抵抗再次感染。(2)疱疹病毒的感染大多都可引起潜伏感染,如VZV、HSV的初次急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体内脊髓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节。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便急性发作。在潜伏期体内查不到病毒,即使体内有特异性抗体也无法清除潜伏在细胞内的病毒,无法阻止潜伏病毒的再次发作。6.简述病毒体的结构及化学组成。(1)核心:由核酸(DNA或RNA)构成病毒核心。病毒体的核酸由双股或单股DNA或RNA分子构成,为病毒的基因组,蕴藏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可控制病毒的复制增殖,亦是病毒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并决定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性和感染类型。某些病毒的核心内还有蛋白和复制酶。(2)衣壳:由包裹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组成。衣壳由一定数量的壳微粒组成。不同病毒的壳微粒可分别按立体对称、螺旋对称、复合对称方式排列。核酸加衣壳构成核衣壳。裸露病毒体即由核衣壳组成,是最简单的病毒体。(3)包膜与包膜子粒(刺突):包膜病毒体在核衣壳外尚有包膜,由类脂、蛋白和糖蛋白构成。包膜是病毒从宿主细胞内出芽释放时从宿主细胞获得的。在病毒包膜表面,有病毒编码的蛋白呈钉状、棒状或蘑菇状突起,称为刺突,也叫包膜子粒。7.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