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认识》说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6和7的认识》说课稿大家好,我是信计专业的杨洪翠,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6和7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特色等六个方面来谈。一、教学背景(一)教材分析我今天说课的教材是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6和7”部分的第一课时“6和7的认识”,即教材第39到40页的内容。从教材内容来看,这两页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情境导入、6和7的表示、5、6、7的大小关系、7与第7的区别(也可以说是基数与序数的区别)、6和7的书写。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还有第43页练习九中的1~3小题。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0~5的认识,“””””=”等符号的表示,第1到第5的认识。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后,我们还要学习8和9的认识、10的认识、11~20各数的认识。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归纳为已学过的相关内容:0~5的认识、0~5的大小比较、第1到第5的认识、0~5的书写;本节课的主要内容:6和7的认识、5、6、7的大小比较、基数与序数的区别、6和7的书写;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8、9、10的认识、8、9、10的大小比较、8、9、10的书写、11~20各数的认识。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本节课的内容在本册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促进这节课的学习,在这节课的延伸中为以后的学习作铺垫。在教材分析之后,我又进行了课标分析。(二)课标分析在新课标中对“数的认识”的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能认、读、写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能用符号和语言描述数的大小。(三)学情分析由于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所采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都不同。所以,我又进行了学情分析。在学情分析中我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处于单向思维、表象思维、自我中心阶段。那么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性格特点是:活泼好动、精力不易集中、比较敏感。同时,维果斯基曾说过“教学不能只适应儿童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那么,这个阶段学生的第一发展水平是会认、读、写0~5、会比较0~5大小关系、了解第1~第5。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从1数到7,知道可以用点子图、小木棒来表示这些数。但对6、7这两个数认识、直观感受、书写、大小意义、基数与序数的意义等内容的理解并不很清楚。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在如何在第一个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第二个发展水平。(四)我的思考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课标的分析、学情分析,引发了我以下两点思考:如何使学生在第一个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第二个发展水平?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基数与序数的意义?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1)能熟练地数出6和7、会读、写6和7、能用6和7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能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3)能够理解基数与序数的意义。2.数学思考(1)在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中,培养数感。(2)在运用7以内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3.问题解决(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2)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情感态度(1)能参与数学活动,对身边与数学有关事物有好奇心。(2)在他人的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3)培养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读、认、写6和7,会比较5、6、7之间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基数与序数的区别三、教法学法教法:由于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讲授者、引导者。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结合本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性格特点、以及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所以,我将采取讲授法、演示法、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学法:由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的思想。我将采取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提出问题:我们学习过了哪些数字?学生回答,随着学生的回答,把对应的数字卡片无顺序的贴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把这些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黑板上。【设计意图】复习以往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排列意识,为之后的学习和数学游戏活动作铺垫,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新课讲授1.创设情景,引出问题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看着图片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问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发言。2.解决问题,导入新知(6和7的初步认识)(1)让学生数一数图片中有多少学生?问学生如何数的?总结数的过程(3个扫地的,1个端水的,一个搬椅子的,一个擦黑板的)出示数字6,并将数字卡片6贴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6?(点子图、小木棒)问学生6根小木棒可以摆出什么图形?出示图形(2)让学生数一数图片中有多少人?问学生如何数的?总结数的过程(6个学生、1个老师),出示数字7,并将数字卡片7贴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7?(点子图、小木棒)问学生7根小木棒可以出什么图形?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设计意图】让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在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新知。通过直观的教学演示,加深学生对6和7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3.5、6、7的大小比较(1)出示计数器,让学生回答现在是多少个珠子?出示5。然后拨过来一个问学生现在是几个珠子?出示6。再拨过来一个珠子,问学生现在是几个珠子?7。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规律)然后让学生把黑板上的6和7放在对应位置上。出示6和7的大小比较。【设计意图】通过计数器的拨动,让学生直观上感受5、6、7的大小关系,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2)出示直尺让学生从0数到7,然后找到5、6、7的位置关系,然后用点子图来表示5、6、7,先出示5的图,然后6是在5的基础上再加1个,7是在5的基础上再加2个。让后让学生比较5和6的关系、5和7的关系。【设计意图】复习0~7的顺序,然后通过直尺上5、6、7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在长度上感受5、6、7的大小关系,然后通过点子图来进一步理解5和6、5和7的关系。层层递近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5、6、7的大小关系。(3)游戏环节:猜数字:规则:1.老师随便指数字,学生猜2.猜的同学可以向其他同学提问题,但其他同学只能回答是或不是3.直到猜对游戏结束。【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做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7以内数大小关系的理解和记忆,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4.基数与序数的区别(1)先出示7个圆柱杯,让学生数一数。然后让学生按照村长、灰太狼、沸羊羊、懒羊羊、红太狼、美羊羊、喜羊羊的顺序排成一行,引导学生能左到右报出第一个、第二个...............第七个,然后出示一堆小彩棒,将小彩棒随机分入圆柱杯中,让学生数一数每一杯中有多少个小彩棒,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找其他学生回答。最后同位之间相互提问题并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对圆柱杯的排列,让学生初步感知第几的意义,然后通过数杯中的小彩棒数,让学生理解几的意义。然后引出问题,学生解答。层层递近的方式,让学生清晰理解知识的同时,还渗透的是一种解题思路。(2)出示鱼缸图,先出示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说为什么?然后演示结果,提出第7与7的不同引发第几与几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不同。【设计思路】回归课本,运用解题思路。先出示问题,然后再逐层解决问题。这既是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对上一环节解题思路的运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更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两个环节的层层递近是为了突破教学难点。5.6和7的书写引入智慧小人,让学生在智慧小人的帮助下,学会6和7的书写。播放ppt,在播放的同时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写一边记。【设计意图】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智慧小人,引入智慧小人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同时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巩固练习回归课本上的练习,让学生打开书第43页,完成1到3题。这既是对知识的巩固运用,又是对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的检验。五、教学特色“两个突出特点”:1.“游戏“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数的大小比较的理解。2.”圆柱杯小彩棒“环节,通过学生课件演示、同学间相互提问,让学生对基数与序数的不同有了直观的理解,同时渗透出了一种解题的思路。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